李德毅院士曾参与了我国多项重大电子系统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给出了基本图元、图对、链接法则、设计语言等一整套用于复杂系统结构优化的实现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李德毅提出云模型、云变换、云推理、云控制等方法用于不确定性认知和云计算,并致力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发展、研究和应用,先后获得14项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
1944年11月,李德毅院士出生于江苏泰县,中学就读于江苏沭阳县高级中学,后又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83年,李德毅在英国爱丁堡赫瑞·瓦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
他曾参与了我国多项重大电子系统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给出了基本图元、图对、链接法则、设计语言等一整套用于复杂系统结构优化的实现方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李德毅提出云模型、云变换、云推理、云控制等方法用于不确定性认知和云计算,并致力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发展、研究和应用,先后获得14项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
● 1996年
李德毅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9年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
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进入人工智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来的大众物理学,生长出一个电子学,电子学里又生长出一个电子工程,电子工程又生长出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又生长出一个软件工程。所以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本身就是随着人类对自身或自然的认知不断演变变化的,这是个潮流,而不是个人有什么先知先觉,顺着这个潮流就走到了电子电气工程,后面的发展方向从从计算机,从软件工程慢慢做到了机器学习,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理解,很自然地进化到人工智能这个领域。”
智能驾驶的应用
2015年8月,李德毅院士带领团队研制的无人驾驶客车,在郑州至开封进行了实路测试。这是世界首次商用客车在实际道路上实现全程无人驾驶,引发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
在李德毅院士的眼中,汽车——这个曾经被称之为改变了世界的机器,正在被人工智能深刻改变。
“其实对我们坐车的人来说,它只是个载体,但是你要是从产业化来看,从老百姓接受的程度来看,我觉得坐大车的智能化可能更容易接受一点。好比公交车,用电动车来做,电池的更新,充电,它就可以社会化运作,所以从社会需求来看,无人驾驶,智能驾驶有广泛的需求。
再举个例子,好比说场地用车,大型码头港口、卸货装货、从仓库到船,像这样一个工厂里面,为什么一定要人开车呢?为什么不能智能驾驶呢?这个活比较单调,比较重复,我觉得这种场合都有无人驾驶的用武之地。
再举个例子,拖拉机在地里耕地时,一定要有驾驶人员坐在上面也是很乏味的,因为这块地基本上都是一家农场的,周围并没有什么移动障碍物。尤其是到新疆或者到东北,大兴安岭,一条线耕过去。如果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那开过去效率多高啊!所以从农业的现代化也需要无人驾驶的拖拉机、无人驾驶的收割机,这就是为什么机器人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
驾驶脑
由李德毅院士带领科研团队提出的“驾驶脑”概念,为智能驾驶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思路,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热点。
“驾驶脑”不只是简单的自动驾驶,它可以在驾驶员开车时进行自主学习,把应对各种路况的经验变成驾驶大数据,并和机器行为融合在一起,让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越来越高。
“我们把重点放在认知上,所以我们提出一个“驾驶脑”的概念,除了有好的眼睛还必须要有好的决策能力、记忆能力、以及驾驶经验的积累。这些东西都是在脑子里面,包括大脑和小脑,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也不一定完全做跟随研究,我觉得我们国家的类脑工程已经启动了,我们把重点放在认知上,作为一家之言,也是可以的。
我已经一天天的老了,想休息了,我就想把驾驶脑从汽车上移到拖拉机上,移到飞机上飞行器需要一个飞行脑,移到无人船上需要的是航行脑,基本上是解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问题,在水下的机器人也需要运动控制功能,实际上我们现在做的是将来世界上所有的机器人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科研精神
在李德毅院士看来人工智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影响。但每一个新事物的诞生都要经过一个曲折探索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共同推动。
“科研相对来说是需要执着和耐久的的事情,应该说是经常气馁啊,失败啊,或者兴奋当中又出现新的问题啊,我们研究智能车十年,其实很多时候很沉闷。你好比说国产的(特别好的)传感器,(暂时还)没有,用外国的传感器很贵,做出来的车虽然跑的很好,(但要思考)怎么样产业化。像我们科技工作者想把车开出更多的姿态来。其实这个问题也很重要,所以后来呢找研究所,问人家能不能做好微波类的啊,能不能做激光类的啊,如果批量生产能不能卖得便宜点啊,这件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够推动得了的,需要国家的力量,所以科研整体上是一个群体劳动,不是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就可以(研究出来)的。”
重视实践
人工智能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只有把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转变成实际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
“有些东西,你把它上升到论文来写,听起来好像挺玄乎的,其实在实际当中就那么回事,只不过用一种新的视野来看而已。
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他研究的载体,我们应该向袁隆平老先生学习,他就是在第一线上,他干了什么当然可以通过论文来表现,但是他把水稻的产量翻了一番,这多实在啊。
你看看我们图灵奖获得者,或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他们都是在第一线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第一线做出成绩的。只有在第一线或一起摸爬滚打你才感到接地气,你提出的东西呢也才能被大家所接受。”
创新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推动创新创业,让人工智能的新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李德毅院士分享了他的体会:
“我觉得创新不是说想创就创,它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是不经意间出来的东西,可能过分的创新,创新不出来,这个东西不是靠计划计划出来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执着,各方面去想,自己跟自己较劲,对自己研究的弱点不要放松,至于哪一点能够创新出来,很难说。
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长期以来我们注意的都是动力工具,比如蒸汽机、纺织机、电气化时代、电力、原子能时代,做来做去都是做动力、做的能量、做的物质损耗。
今天人们发现动力工具还不够,要研发一些智力工具,将来动力工具和智力工具结合起来,可以少一点消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物质资源、能源,多一点精准控制。但是,做智力工具要求的积累比较多,要求的储存也比较多。
现在做的东西很精准很小,可能影响不那么大,但一旦不解决就做不了,所以我的一个观点,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尤其是做实践中的研究,少做研究中的实践。出现大的贡献可能比较难,小的积累起来可能也很难。如果我们中国万马奔腾的青年人都在这样那样的行业里,哪怕有一点小小的改革,对整个社会的贡献都是很大的。”
如今,73岁的李德毅院士依然活跃在人工智能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第一线,他将和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一起,积极探索我国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之路。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6700浏览量
237215 -
智能驾驶
+关注
关注
3文章
2429浏览量
48609
原文标题:人物 |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德毅院士:智能驾驶 未来已来
文章出处:【微信号:IV_Technology,微信公众号:智车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