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一封涉及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电子邮件被公开。邮件称,由于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将中国企业华为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IEEE将无法邀请华为公司雇员担任旗下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或编辑,否则可能产生严重的法律影响。
就此,IEEE会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发表公开信表示,作为IEEE旗下期刊编委,她申请退出自己所在的两份IEEE期刊的编委会以示抗议。她同时公布了自己致IEEE候任主席福田俊夫的邮件。
截至发稿时,张海霞的公开信已在学术界引发讨论,多位学者在受访时通过社交网络表示支持。
总部位于美国的IEEE是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IEEE暂未答复记者对此事的询问。对于前述邮件,关注此事的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杜子德表示:“现在还没有确认是否属实。”
在IEEE网站上,记者查到了分别于5月22日、24日发布的IEEE关于会员和志愿者涉及BIS“实体名单”的声明及“常见问题”,其中第12条解释,被列入“实体名单”机构的雇员可以担任IEEE旗下期刊的主编、编委、审稿人等角色,但必须将接收论文投稿事项转交给与“实体名单”所列机构无关的志愿者;“实体名单”所列机构的雇员“可能无法”在论文被IEEE接收之前参与论文的同行评议工作。
29日傍晚,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张海霞教授表示:“我之所以写这封公开信,是因为它的做法挑战了国内外所有学术人的底线。”
中青报:您是如何得知“不能使用华为员工作为期刊审稿人或编辑”相关信息的?您收到(IEEE)邮件了吗?
张海霞:今天也是网上有这个帖子,还有国外的学生跟我讲这个事情。国外他们普遍都收到(邮件)。
中青报:您看到邮件完整的原文或是截图吗?
张海霞:没有,我也是看到帖子上的截图,没有别人再给我专门发截图。
中青报:从您个人的角度来看,一个跨国学术组织为什么要这么做?
张海霞:我觉得从这个组织来讲,从我过去对这个组织(的了解)来讲,这些人都是非常专业的。从他们个人来讲,或是从这个组织原始做法来讲,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来做这件事,我觉得他们也不会做。我觉得这应该是迫于政治压力——迫于美国政治压力。
中青报:这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
张海霞:我觉得其实对国内不是(具有)真正特别的影响。我之所以要写这封信,是因为这样一个做法挑战了所有做学术的人的底线,不只是我,是国内外所有学者,包括在美国的人。
你为什么要去审稿,为什么要成为编委,你审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作为一个学术人,你审稿的原则就是——你是不是qualify(合格),你是不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如果你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对相关的论文能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你就可以审稿。这个人不管是来自华为还是来自任何一个地方,哪怕他来自刚果、印度尼西亚——哪怕来自外星,只要他qualify(合格),只要他在学术界有这个水平,他都可以审稿。
所以,最不可以忍的就是它通过政治的方式——这种命令的方式,挑战你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这样一个学术评审的底线。它挑战了每个人的职业操守。你既然把我选上去做这个(编委),你是对我的认可,我去选我的审稿人是对他的认可,不是对他国籍的认可,不是对他单位的认可,也不是对他其他的认可,是对他学术能力的认可!
如果这一点我都被左右,这是违背我的原则。你想听到是客观公正的意见,你希望听到的不是带有偏见的意见,所以如果华为的人在学术上、在科技上qualify(合格),他就有权利去审稿,我有权利去邀请他。
中青报:为什么会写这样一封公开信?
张海霞:我之所以写这封信就是我不要被绑架。我作为一个学术界被选上去(的)编委,我又这么要求的话,我去“封路”,这是严重违背我的道德良心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挑战的不只是我,而是全世界的科学家。
中青报:您的同行和学术界的朋友圈对此是什么态度?
张海霞:现在是一边倒的支持。我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就是我作为一个学术人,它挑战了我的职业操守的底线。
我没有退出IEEE,我退出的是自己所在的两个IEEE期刊的编委会。因为IEEE这个组织我过去工作这么多年,我到现在为止也不相信——包括IEEE主席在内,我不相信他们自己都突破了底线。
中青报:这封回信是冲动之下的行为吗?
张海霞:不是一种冲动的行为,我是深思熟虑。我个人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
-
IEEE
+关注
关注
7文章
378浏览量
46874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5文章
34308浏览量
251189
原文标题:北大教授张海霞答中青报:这件事挑战了全世界的科学家
文章出处:【微信号:iotmag,微信公众号:iotmag】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