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做“电动车”,一家新公司很难有胜出的机会。拜腾以大屏为抓手打造的智能座舱,一方面精准地满足了消费者无缝互联的出行愿景,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和竞争对手最差异化的产品优势。
传统车企和新造车究竟是对手还是队友?
如果五年前提出这个问题,大部分人的回答一定是对手。当时,汽车行业还沉浸在互联网野蛮人带来的冲击中,众多新造车公司陆续浮出水面,“颠覆”、“变革”是见诸报端的高频词汇。
新造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合作案例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新老车企之间的关系。传统车企在制造、供应链等方面积淀深厚,新势力则长于新技术、新思维,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各取所需。
众多新老组合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汽和拜腾。
2018年4月,双方刚刚宣布合作时,业内深感意外。其一,在大家的认知中,这是两个毫无交集的企业,没有任何征兆显示双方会走到一起;其二,因拜腾在南京有自建工厂,牵手的方式不是常见的代工合作,而是一汽对拜腾进行战略投资,还要开展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最近,媒体又传出消息,一汽还将继续参与拜腾的C轮融资,释放出双方关系持续深入的信号。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不禁发出疑问,新势力造车众多,拜腾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令共和国长子一汽“情有独钟”?
近日,在与拜腾首席执行官戴雷博士的访谈中,他中肯地表示:“我们不可能做到比所有人都好,但是我们真正有差异化。”
或许,与竞争对手的三个“不一样”,是拜腾获得一汽青睐的主要原因。
顶尖团队阵容
有一种说法,创业公司找对人、用对人,就成功了90%。
在外界看来,拜腾的团队有两大特点:第一,拜腾拥有新造车中最为国际化的一支团队,也是新造车中唯一一家由外国人创立并任职最高管理者的企业;第二,拜腾的团队既有从传统车企“叛逆出逃”的造车人才,拥有成功制造电动车的实战经验,也有互联网、消费电子行业的技术达人,兼具软硬件优势。
比如,拜腾设计高级副总裁、全球知名汽车设计大师叶禀焕,曾任宝马i系列新能源车设计负责人,从i8,到i3,再到拜腾M-Byte,叶禀焕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拜腾首席技术官谭文韬,曾开发过欧洲最畅销的纯电动车型雷诺ZOE;拜腾生产运营高级副总裁马督胜,在三个国家造过五个工厂,曾服务于特斯拉、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拜腾数字工程副总裁丛浩仁,苹果Mac系列产品工程团队负责人,他的团队打造了多款Mac产品,包括第一代iMac Pro……
在戴雷看来,拜腾的团队很好地做到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平衡。在工业化、产品研发、融资、企业运营等关键领域,拜腾还拥有经验丰富的本土化人才,比如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应展望、首席事务官丁清芬、研发中心(中国)负责人段连祥等等。
得益于这些中外老兵,拜腾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建先进的工业4.0工厂;在设计上对标甚至超越传统德系豪华品牌;在产品思路上独辟蹊径,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下一代智能终端。
五月初,拜腾在南京工厂举行开放日活动,核心高管团队悉数亮相。此举也被外界视为对不久前原联合创始人之一毕福康离职的回应。
这一消息确实对拜腾汽车造成了困扰,但客观来说影响有限,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因一个人的离开而崩塌,这是常理。从南京工厂现场观察来看,工厂建设处于稳步推进中,丝毫未受这一次变动的影响。
据戴雷介绍,拜腾汽车去年年底已经在这里的试制车间制造了近百台AP工程样车,并做了一系列的测试。目前南京工厂正在设备调试中,设备安装进度达到80%~90%,第三季度开始预生产,拜腾首款量产车将于年底正式投产。
开特斯拉坐拜腾?
时间回拨至2018年1月7日,拜腾首款概念车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迎来了全球首秀。凭借惊艳的外观设计以及极富想象力的内饰设计,一炮而红。尤其是全球首创的48英寸共享全面屏,几乎成为了拜腾汽车的一大象征。
在拜腾未来的量产车上,方向盘中央还会配备7英寸驾驶员触控屏,集成大部分车辆控制功能,驾驶员可以通过这里对车辆进行设置,并与大屏交互;位于主驾与副驾中间,还会有一块8英寸的中央触控屏;后排也有独立的娱乐系统。各屏可以通过语音、触控、物理按钮、脸部识别、手势等多种方式交互。
与此同时,围绕屏幕变革,带来的将是整个座舱体验的改变:
屏幕只是一个基础,背后的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才是重点。就像戴雷所说,“拜腾是一个了解你的智能终端,它会越来越懂你,不断的优化用户体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它会学习你的喜好和习惯,提供最个性化的服务。”
目前,百度语音和导航、喜马拉雅、大众点评、猫眼电影等已经确认会成为拜腾的第一批车载应用,戴雷表示,拜腾会先把驾驶中的高频应用做好,未来再不断增加新的功能。
同时,拜腾为尚未到来的5G通信,也做好了准备,在车顶搭载的隐藏式天线,可支持最高10Gbit/s的数据传输速度,已经是目前普通家庭带宽的几百倍。
拜腾还将是第一个将可旋转座椅应用到量产车里的车企,前排座椅可向内旋转,让后排也可以毫无障碍地看到共享屏,同时也更方便车内互动。
简而言之,拜腾以大屏为抓手打造的智能座舱,一方面精准地满足了消费者无缝互联的出行愿景,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和竞争对手最差异化的产品优势。
如果说,2010年特斯拉上市,代表了电动车摆脱低速印象、实现性能与操控的逆袭;那么,2019年拜腾量产,或许将开创一个被屏幕和信息流包裹的“坐乘纪元”。
也许不远的未来,“开特斯拉,坐拜腾”将成为电动汽车时代的新风尚。
戴雷曾指出,如果仅仅做“电动车”,任何一家新公司都很难有胜出的机会。的确,作为一个新造车,要想让大家记住自己,必然先拿出最有看点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拜腾的产品思路无疑是成功的。
全球化之路
除了鲜明的智能化标签以及高水准的管理团队,戴雷认为,全球化的定位也是让拜腾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从成立之初,拜腾就制定了“植根中国,布局全球”的核心战略,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电动车。
全球资源,不仅仅是主创团队中外糅合,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不仅仅是供应链的博采众长;也不仅仅是公司各地开花,比如全球总部、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在中国南京,智能体验、自动驾驶等技术研发在美国硅谷,车辆设计和概念研发放在德国慕尼黑。
这样的配置是可以通过砸钱砸出来的。
拜腾的全球化在于,其目标市场也从伊始并不局限于中国,这从产品定义和设计上就会产生区别,更具备全球视角。事实上,在拜腾目前获得的近5万预约用户中,一半来自中国市场,另一半则是来自欧洲和美国。从一定程度上,这个配比说明了它的设计和理念是全球化的,是得到跨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认可和喜爱的。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大一些,几乎所有一流的国际品牌,比如苹果、亚马逊、特斯拉,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征:他们或许带有地方基因,享受地方优势,但绝不会带有地方标签,在全球消费者的认知中,这些品牌的第一印象是科技公司而非美国公司。
这里有很多先决条件,一当然是产品实力,二就是这个看似宏大却又实实在在的全球化。
谈及未来愿景,戴雷希望拜腾能够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提供非常高端的产品。
创业不易,尤其是对造车而言,我们还是祝福这个德国人,还有这家中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行业巨变中突出重围。
-
电动车
+关注
关注
73文章
2971浏览量
113843 -
一汽
+关注
关注
0文章
128浏览量
12314
原文标题:关注丨造车“新老配”,一汽为何对拜腾“情有独钟”?
文章出处:【微信号:e700_org,微信公众号:汽车工程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