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湖畔,常州石墨烯小镇,碳元科技所在地。
自2017年上市以来,不少媒体自发将碳元科技归为“石墨烯股”,频频将其放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之下。
对此,董事长徐世中显得颇为无奈:“我们不是石墨烯企业,不想被炒作。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我不认为中国存在‘石墨烯股’。”
技术出身的徐世中,严谨务实,也很“较真”。由于公司主营产品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与石墨烯并不相同,他“本能”地与这些不相关的“噱头”划清界限。
碳元科技董事长徐世中
经历过5次创业后再创办碳元科技,徐世中走了一条别人未曾走过的路。
从填补国内高导热石墨膜技术和产品空白,到拿到小米首张订单,打入三星、华为、OPPO、vivo供应链,再到成功登陆上交所,徐世中就像一个统领千军的将军一般,带领碳元科技攻城略地,一步步跻身国内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企业第一方阵。
“那些成绩,是过去的。碳元要向前看,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接受新材料在线®采访时,徐世中始终面带笑容,充满自信。
惶者生存。
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市场近几年竞争激烈,手机行业更是风云诡谲。在碳元科技高歌猛进的时候,徐世中时刻保持着足够的清醒。
“碳元科技将沿着‘双头发展’的战略不断向前。”徐世中告诉新材料在线®,第一个方向是为石墨散热材料找应用,第二个方向则是为3C市场找新的材料。
十年一个轮回。成立九年的碳元科技即将重回精神原点,本着“执着、创新、共享”的初心,极力在布一个更大的棋局。
5G竞逐 严阵以待
散热材料厂商赌的下一个风口是5G,碳元科技亦是如此。
IHS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5G在全球创造的潜在销售活动将达12.3万,并将跨越多个产业部门。
作为物联网的第一入口,5G手机是争抢的关键。
但是,5G时代,芯片功耗的增加和手机结构的变化,为散热材料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在徐世中看来,石墨材料导热性能优异,是解决手机面临局部过热、空间限制等问题时,可快速导热的良好解决方案。
抢占5G风口,碳元科技严阵以待。
“这是碳元科技的6#车间,专为满足未来不断增加的散热需求建设的。”徐世中指了指办公楼后面的厂房,各条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
碳元科技办公大楼
事实上,不止碳元科技,整个行业都在竞逐5G新赛道。相关数据显示,按照150-200元/平米的单价来计算,当前高导热石墨材料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规模达近百亿元人民币。
在国内企业中,碳元科技的石墨散热材料的产能居于领先地位。当然,产能只是表面优势,碳元科技5G争胜的核心竞争力是可为多行业提供综合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下一代手机,仅仅依靠高导热石墨膜,难以满足设备散热需求,还需要搭配热管、VC板(均温板),以满足更高的差异化需求。”徐世中如是说。
为了巩固并加强在消费电子散热领域的优势地位,碳元科技在 2018 年投资设立了常州碳元热导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热管及相关的材料。
与导热石墨膜不同,热管技术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在 CPU 芯片处理器、摄像头模组等发热量较高的位置有广泛应用。
“热管会将点热源变为线热源,石墨膜再把线热源变为面热源,最终散去大量的热。”徐世中解释道:“两者可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多元化地满足客户需求。”
正所谓兵贵神速,不到一年的时间,碳元科技的热管材料今年4月已开始量产和销售。
5G竞速赛,碳元科技正在加速跑。
双头发展 完成“三步走”
徐世中呷了一口茶,经常“以厂为家”的他明显又增添了一些白发,但在一个多小时的长谈中,感受不到长期高节奏的工作带给他的倦意。
5G风口下,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在3C领域继续高歌猛进,徐世中心里却始终明白: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其实,在上市之前,关于“碳元科技产品单一,难保竞争力”的担忧和质疑之声就时有出现。事实上,碳元科技确实存在这样的风险。
以2018年营收情况来看,碳元科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但主营业务高导热石墨膜的营收就达到5.07亿元,占比高达93.5%;如果按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消费电子领域的营收为5.09亿元收入,占比也高达93.9%。
来自碳元科技2018年年报
产品类型单一、目标市场单一是碳元科技不得不面对的风险。对此,徐世中没有回避,反而主动提及。
“从2010年成立之初,我们就知道,一款产品是打不了天下的。”徐世中笑言:“如果碳元只做石墨膜,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公司。”
“创新驱动型企业”是碳元科技创立之初,徐世中定下的主基调。“九年时间过去了,这个主基调从来没有变过。”徐世中重重拍了下座椅扶手,不胜感慨。
沿着这个主基调,为了摆脱产品类型和目标市场单一的不利局面,徐世中在2012年就开始探索,并确定了“双头发展”的战略。
“简单来说,就是确定了两个大的方向。一是为3C领域的客户寻找更多的新材料,另一个方向是沿着碳材料探索新的市场。”徐世中不自觉地提高了音量。
这一切都在徐世中的计划之内。碳元科技的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利用高导热石墨膜打开市场,沉淀用户;第二步,成功上市,借助资本力量;第三步,沿着“双头发展”战略,高速前进。
碳元科技已经顺利实现了前面的“两步走”,目前正处于战略结构转移期,向着最后一步迈进。
征战三大百亿级市场
徐世中的底气来自哪里?三大百亿级市场。
液态金属是徐世中最先看中的市场,也是为3C领域客户寻找到的第一款新材料。
2014年,徐世中成立了常州世竟液态金属有限公司。同年,液态金属冷却被美国NASA列为十大前沿方向之一。
彼时,液态金属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尚未实现产业化。
但是不得不承认,徐世中的眼光是超前的。如今随着5G时代的到来,金属中框和非金属后盖逐渐成为主流,液态金属中框表现除了极强的竞争力。
“液态金属用于手机结构件的成本在300元左右,按照10亿部的手机出货量和10%的渗透率来算,仅手机领域就有几百亿的大市场。”徐世中算得很清楚。
真正让徐世中看到液态金属可能爆发的是折叠屏的兴起。在三星、华为等主流品牌商相继发布折叠屏手机后,折叠屏已成为手机厂商争夺的下一站。
牢固的折叠转轴机构是实现可折叠功能的关键。由于需要将屏幕折叠部分的弯曲曲率半径保持在设定值,因此折叠屏手机所采用的转轴结构需要进行全新设计,并且为了降低厚度有望采用高弹性高强度的液态金属作为材料方案。
事实上,碳元科技已经与国内知名的手机品牌商达成合作。徐世中表示,基于双方达成的保密协议,还不方便透露具体的品牌商名字,但今年7月将交付首批折叠屏手机用液态金属结构件。
另一个让徐世中投入重金的领域是3D玻璃和陶瓷手机背板。
3D玻璃和陶瓷是5G时代手机背板材料的主要选择。据市场预测,2020年3D玻璃市场空间将达到952亿元,氧化锆陶瓷的市场规模也将突破百亿元。
一旦看中,徐世中就敢于重金押注。
2018年4月,碳元科技投资10亿元设立了全资子公司碳元光电,用于生产3D玻璃和陶瓷背板。同年5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碳元科技又6000万增资控股了宏通新材,继续延伸产业链布局。
徐世中称,碳元光电项目今年5月6日已经实现量产,目前每天可生产5万片3D玻璃和7.5万片2.5D玻璃。宏通新材深圳工厂也计划 2019 年二季度完成建设并投产。
3D玻璃市场玩家众多,碳元科技作为“后来者”能否居上?
徐世中并不认为自己是后来者,“3D玻璃还处于工艺不断成熟的阶段,尤其是良率还需大幅提升,选择这个时候进入并不算晚。我觉得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鹿死谁手’就看谁跑得快了。”
从高导热石墨散热膜,到液态金属中框和折叠屏转轴,再到3D玻璃和陶瓷手机背板,碳元科技沿着手机产业链不断延伸,棋盘越布越大。
但是,徐世中目前投入最大精力的,还是他看好的第三个百亿级市场——绿色建筑。
作为碳元科技“双头发展”策略的重点方向之一,石墨材料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拓展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徐世中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是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我认为未来的房子不是有多大,而是有多舒适,‘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是我们追求的终极居住状态。”
这也是碳元科技全资子公司江苏碳元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元绿建”)推出“五恒系统”的初衷,利用石墨材料的特性,提供高效、节能、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系统调节方案。
碳元科技2018年财报显示,五恒系统的营收突破1500万元。徐世中表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这一革命性的产品能够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标配。
革命的对象,无疑是传统的中央空调、地暖,难度很大。
但是,徐世中非常有信心,“风总会来的!”徐世中微笑着、郑重地说。
-
石墨烯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549浏览量
79555 -
5G
+关注
关注
1354文章
48436浏览量
563957 -
3D玻璃
+关注
关注
5文章
58浏览量
11537
原文标题:碳元科技的5G棋局:散热石墨膜抢先下手 液态金属、3D玻璃、陶瓷背板纷纷落子
文章出处:【微信号:xincailiaozaixian,微信公众号:新材料在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