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3D人脸识别模组成本30美元,屏下指纹模组成本8美元。前置3D人脸识别必须让全面屏破相,而屏下指纹与全面屏冲突。
以上两种原因,让红极一时的3D人脸识别迅速被手机厂家抛弃。
从三星、华为、荣耀、OPPO、vivo和小米今年发布旗舰机型来看,人脸识别解锁要不被直接抛弃,要不悄然转成2D人脸。相反,屏下指纹+全面屏成为了今年手机市场的潮流标配。
事实上,由于中国手机市场销量逐月不断探底,今年手机市场猛然进入了“高配低价”的竞争时代。
手机厂家一方面要让自己旗舰产品具备更多新功能,另一方面又要强调手机全面屏的美观。
尽管3D人脸识别似乎安全级别更高,但如此市场现状下,还是无情被市场抛弃。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从手机供应链了解到,目前正在开发的旗舰手机,似乎也没有一款采用3D结构光的。
这也意味着,由于苹果开创3D人脸识别技术没有形成市场潮流,结合此前苹果一直推崇的压力触控技术市场遇冷来看,苹果在潮流技术的领导力已经不回复存在。
相反,近年来由华为、OPPO、vivo和小米所带来的多摄像头、屏下指纹、升降摄像头、陶瓷机身、潜望式摄像头等等,完全主宰了手机技术的潮流方向。
最近,不断曝光的苹果新一代iPhone设计图可以看出,苹果手机技术创新已经在跟随中国厂家的步伐,市场倒退也就成自然。
那么3D结构光和TOF飞行时间法在手机上还有无更大的发展空间呢?
由于3D结构光是通过近红外激光器,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光线投射到被摄物体上,再由专门的红外摄像头进行采集。
3D结构光方案功耗低、精度高,对于近距离人脸识别来说,具备应用优势。但该技术特点集中体现在人脸识别有优势,却没有其它更多的应用场景,加上屏下指纹的替代,3D结构光技术被手机抛弃已成定局。
而TOF飞行时间法的工作原理不同,是通过TOF芯片接收反射回来光线的相位差来计算深度,只需确保相位接收正确,对组装精度要求更低,生产更加容易,不会受到产能限制。
最关键的是,TOF对被测物体要求的尺寸、面积等要求更低,测距精度高、测距远、响应快。与3D结构光相比,TOF技术发射的不是散斑,而是面光源,因此在一定距离内,TOF的光信息不会出现大量的衰减。其优势在于工作距离更远,适用于手机后置镜头。
相比于二维图像,TOF可以通过计算距离信息来获取物体之间更加丰富的位置关系,区分前景与后景。进一步深化处理后,可应用在3D建模、AR游戏、AR应用、体感游戏、网上AR购物试穿戴等场景。
比如,华为P30 Pro就采用了后置TOF,通过3D建模来实现更多的应用。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从手机供应链了解到消息显示,包括OPPO在内的手机厂家也有新机型采用TOF,主要用于电商和游戏等方面的功能性场景。
不过,业界技术专家也表示,所有TOF在手机上应用场景均在设计和市场培育期,是否能真正引起手机消费者的共鸣,还是一个未知数。而这也直接决定手机厂家未来参与的热情。
-
3D人脸识别
+关注
关注
0文章
32浏览量
15391 -
全面屏
+关注
关注
5文章
907浏览量
41011 -
屏下指纹
+关注
关注
9文章
284浏览量
18506
原文标题:3D人脸识别成弃儿,屏下指纹+全面屏成手机标配 || 聚焦
文章出处:【微信号:N1mobile,微信公众号:第一手机界】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