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5G商用与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主题,与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传统厂商等展开交流。
当下,5G被认为是未来关键网络的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趋势之下,5G与工业互联网落地成为多方深挖的重点。
昨日的研讨会现场,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三大运营商等人士讲解了技术落地场景可能存在的风险挑战。
场景落地的趋势与难点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此前表示,5G增强宽带、海量连接、低延时高可靠,将为构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体系提供平台,为各种跨界融合和跨行业应用开发提供支撑。细化到工业领域,徐晓兰称,5G是驱动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关键技术,其与各垂直领域的深度融合将催生诸多新业务、新业态,从而创造经济价值,我国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方面,目前具体落地到的应用行业包括化工、机械、汽轮、飞机制造等。
不过,徐晓兰也指出,目前我国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5G与工业互联网跨界融合仍不充分。一方面,运营商、设备商、工业互联网企业间的行业壁垒仍较高,企业之间融合融通,相互促进、共生供应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徐晓兰认为,消费互联网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应用,而工业互联网在ICT与OT融合上的难度便非常高。其次,各部门之间鸿沟难以跨越。在徐晓兰看来,运营商与设备商对工业行业特性与专业壁垒的把握存在跨界鸿沟,对工业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以及工艺流程缺少掌握,缺乏将现金技术与知识、工艺、流程等融会贯通的服务经验,提供的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难以准确、有效地满足工业企业的实际运营功能需求等。
此外,5G+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尚不清晰,5G在工业互联领域的应用模式与传统2C市场模式有较大差别,企业运营模式呈现多样性,双方合作的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5G网络建设及运营的成本十分高昂,移动流量业务“增量不增收”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包括不同的服务与场景对网络的带宽要求、网络资源消耗等方面。
因此,徐晓兰建议首先需要加强5G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跨界合作与供需对接;其次,在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开展5G商业试点示范;第三,业界各方积极探索开放共赢的新型商业模式。
运营商责任重难度大
5G技术趋势下的庞大经济体量已然是确定的事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5G产业经济贡献》认为,预计2020至2025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
一定程度上,5G与工业互联网结合中,作为支撑方的运营商肩负巨大压力,中信建投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阎贵成在一次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国家网络建设规模足够大,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5G基站数量可能就是全球最多的。从年初来看,我们一直给市场的预期是今年三大运营商5G建设量在10万个站左右,但目前来看很多城市、省级政府对5G规划还是比较积极,有可能三大运营商2019年5G建设量会超过15万个站。”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院长陈豫蓉表示,中国移动当下主要面对四大矛盾——第一,时间上的压力,4G技术花费五年时间逐渐实现落地,而当下5G还有不到一年的准备期,时间紧任务重;第二,成熟度与高预期之间的矛盾,比如中国移动多番调研发现,各级政府对5G都有很高预期,但实际从标准到产业到终端的成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投资与收益之间的矛盾,5G基站功耗是4G的3.5倍至4倍之间,投资成本非常大,商业模式也不够完善,对运营商的压力非常大;第四,资源层面的压力也需认真对待。
-
5G
+关注
关注
1354文章
48454浏览量
564204 -
工业互联网
+关注
关注
28文章
4322浏览量
94111
原文标题:5G+工业互联网提速落地 多重挑战待解
文章出处:【微信号:wulianwang66,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工业】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