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机器人之父、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昨日在第一财经与日本经济新闻社共同举办的亚洲科技创新大会的一个圆桌论坛上称,人类进化有两种方式,基因进化和技术进化。而在他看来,技术层面的进化远比基因层面的进化来得快来得多。
石黑浩的研究对象是人形机器人。在他看来,理想机器人的界面应该是人形界面,不管是语言沟通还是煮饭,机器人一定程度上会有人形象征。研究证明人类智能的构成元素包括记忆、计算能力、推理和学习等等,石黑浩希望通过研究了解人类社会的思维模式,将之应用到机器人领域中,智能系统去做构筑科学。
但石黑浩同时指出,发展人形机器人不是最终目的,如果能把人类意识植入到机器人当中形成互动,可以组成更为复杂的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会关系。
当然,这是科学家们对于未来的期许和愿景。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并不能达到。
“我觉得目前的阶段还应该属于初级阶段。它还没有办法去定义问题,只能够通过人类来定义问题,然后赋予它数据,让它作出解答。”PreferredNetworksCTO奥田辽介认为机器人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很多劳作。比如在汽车的工厂,机器人可以去搬运很多的东西。他说,目前的视觉技术已经可以让机器人自动通过视觉去判断东西在哪里,然后自觉地做出相应动作。
“比如说金属片外观检测,我们给它下指令,说你检测异常,通过图像来检测异常,我们只能给它赋予课题。”奥田辽介说,“如果是人类的话,你单单给我一个金属片,(我就知道)你是让我检测上面的伤,但是单单把一个东西给机器,它不会判断。我觉得未来这一点还会发展。”
石黑浩对于机器人寄予厚望,在他看来人类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被机器人所代替。为什么呢?因为人类需要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类生存的目标不是工作,所以工作应该被取代。“人类不是要做工作,而是和其他人交流或者考虑一些哲学的问题。比如说考虑人类存在的意义这些事情,我想能考虑这些事情的只有人类,所以让机器人做工作,我们更多花时间考虑人类生物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可能更多是偏向于哲学这些方面的内容。”
这样的观点在一些虚拟游戏中已经发生。微众银行人工智能部副总经理吴海山谈起自己最近在玩一个名为《底特律变人》的游戏。这个游戏描述了50年、100年之后人类的工作会被机器人取代。人与机器人产生了非常多的矛盾和冲突。但作为一个研究脑神经的博士生,他觉得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放眼看来,任何一个技术的突破会制造更多的机会。哪些工作会被取代呢?重复性劳动的,对于人类来讲纯粹是浪费时间的工作,这些工作完全是被机器人取代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金融行业里面原来有一个职位是审计信用卡贷款的,现在完全可以通过算法技术来评估信用的风险和恶意贷款,而随之变化的是,这个职业就不知不觉消失了。那么哪些工作是最不容易被取代的?他认为是有人类情感性参与在里面的的工作永远不会消失,“尤其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交流的,包括像一些创造的音乐艺术等等,这些工作永远不会被取代。”
但不可否认的是,机器人越来越智能是趋势。吴海山认为,人类与机器人完全和谐共处,“人工智能的目标还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让人生活得更好一些,这需要国家的层面制定政策的发展。”
商汤科技亚太业务事业群总裁史军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在人类的历史上,每次新的技术出现就会引起未知的恐惧。比如在汽车代替马车的时代,当时汽车普及的城市是伦敦,伦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讨论,主题是“汽车普及以后有一半的人要被撞死”,但其实没有发生。但这样一个大讨论的结果是导致了汽车法规的产生。伦敦的第五大道从马车大道变成汽车大道。“要立规矩,每个做人工智能的公司从机器设计的角度要考虑这些。希望大家从国家的层面、社会的层面来讨论。”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文章
28384浏览量
206919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200浏览量
238268
原文标题:日本机器人之父石黑浩:人类所有工作都可被机器取代
文章出处:【微信号:tjrobot,微信公众号:天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