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禁止机器人伪装成人类 你怎么看?

Gv1N_smartman16 来源:陈年丽 2019-07-09 11:39 次阅读

机器人不得伪装成人类。”

7月1日,加州的一项新法生效了。

从此,任何用作商业 (或正攵氵台) 用途的聊天机器人,都必须说明自己是机器人。不论是打电话、发短信、还是在社交网络上发言。

违法的机器人主人可能面临罚款。

纽约客写到:

这个规定就好比,制药公司必须声明,广告里说自己吃了药就好了的人,是花钱请的演员。

在美国,这样的法律还是第一次生效。

于是,网友又开启了热烈的讨论。不到一天Hacker News热度便超过了600。

反欺诈,也有人不同意

这条法规,是加州一位名叫Robert Hertzberg的参议员提出的。

他说,这就是把高端的科技概念融入到基本的法律原则里来。不能以经济为目的去欺骗,也不能在竞选过程中欺骗。

当初之所以发表这样的提案,很重要的一个缘由,就是2016年美国大选。

那时,川川和希希都有竞选机器人,但川川的机器人以五倍数量压倒对手,且其中大部分机器人都来自俄罗斯。

推特曾经像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透露,2016年大选前,有5000只机器人 (来自俄罗斯) 转推川川的竞选推特,一共接近500万次。相当于希希机器人转发的10倍。

另外,还有一次电视辩论的网上投票,川川大胜也是依靠机器人的支持。

竞选只是一个栗子,人类因为机器人/AI的存在而大呼上当的情形并不少见。尤其是在Deepfakes出现之后:

小电影女主,变成神奇女侠

Facebook还曾经因为没有及时发现一条南希·佩洛希 (美国众议院议长) 的假视频,受到了墙裂的指责。

不过相比整治伪造视频,聊天机器人的规范化可能来得更加简单一些。

但即便是这样,要变成法律实施,并没有那么容易。

法案早期的版本,要求平台把没说是机器人的机器人全都下架,不限于商业/选举造势用途,所有聊天机器人都包括。

于是,一提出便遭遇了迅猛的反弹,反对意见主要来自互联网协会 (Internet Association) ,以及电子前线基金会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这一条很快便从草案里删除了。

不断修改过后,才有了今天看到的版本,并在去年10月通过。

但在已经生效的今天,依然有不少人担心,这条法律的打击范围过大。

华盛顿大学技术政策实验室的Madeline Lamo教授说,机器人也会做好事的:

不止是画画,机器人还会通过假扮人类和去聊天,来学习人机关系该怎样处理。

教授还提到,机器人的代码也是人写的,并不能因为一句话是机器人说的,就否定它也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

电子前线基金会的态度也是这样:许多人都把机器人当做一种有破坏性的工具,不会觉得它们也是一种表达的媒介。

你怎么看

不过,常常接到AI骚扰电话的人类们,可能会支持这样的法律。

毕竟,如果必须要说“您好,我是来自某某公司的机器人”,这个电话可能就不会打了。

Hacker News的顶楼,大概也是AI客服/AI推销的受害者之一。ta说:

我们是有机器人,这个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已经把欺骗当成了商业活动的日常,允许机器人假扮人类。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

    文章

    28745

    浏览量

    208909

原文标题:不准机器人假扮人类?这是哪门子法律?

文章出处:【微信号:smartman163,微信公众号:网易智能】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让机器人一样,而不是更实用的形态?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让机器人一样,而不是更实用的形态? 将机器人设计成人形(即仿人机器人)的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探讨,涉及技术、社会、心理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0:03 47次阅读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这个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机器人计算系统,自主机器人的感知系统,自主机器人的定位系统,自主机器人
    发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也使得人类能够更轻松地借助机器完成复杂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大模型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机器人能力的认知。它们不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是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
    发表于 12-29 23:04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市场的融合闭环是自主经济中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没有人类直接控制的情况下自主执行任务的
    发表于 12-28 21:1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7-9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与大模型

    将自然语言理解与运动规划融为一体。这种端到端的方法使机器人能够直接从人类指令生成动作序列,大幅简化了控制流程。该项目的工作流程包含设计并封装一个人机器人函数库、编写清晰地描述提示词、在仿真环境中执行
    发表于 12-24 15:03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数据在具身人工智能中的价值

    嵌入式人工智能(EAI)将人工智能集成到机器人等物理实体中,使它们能够感知、学习环境并与之动态交互。这种能力使此类机器人能够在人类社会中有效地提供商品及服务。 数据是一种货币化工具 数据是互联网
    发表于 12-24 00:33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6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背景知识与基础模块

    ,互联网行业占成熟经济体的GDP增长的21%,世界经济正面向数字经济转型的大趋势。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动态互动实现智能行为。 在第2章“具身
    发表于 12-19 22:26

    “能生育”的机器人:Xenobots 3.0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变化?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似乎在重新定义人类机器之间的界限。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讨论愈发激烈,尤其是当一则关于“全球首款能生育的机器人”的消息传出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07:38 332次阅读

    鸿蒙机器人与鸿蒙开发板联动演示

    鸿蒙机器人与鸿蒙开发板联动演示,机器人的角色为迎宾机器人,开发板负责人宾客出现监听
    发表于 12-02 14:55

    【开源项目】准备好DIY一款功能强大的机器人了吗?

    和OLED显示屏的组装后,再次检查整个电路板的功能和连接情况,确保所有组件都正常工作,并且没有松动或损坏的情况。这样,的电路板就可以与机器人底盘等其他部分进行连接和集成了。 机械部件组装 首先
    发表于 11-08 10:53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能力。 机器人能够通过学习和训练,不断优化自身的行为和性能,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工作。 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 :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开始具备理解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与人类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使得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09:27 1399次阅读

    国内外部分人形机器人企业一览

    人形机器人的定义人形机器人是一种仿生机器人,指形状及尺寸与人体相似,能够仿人类运动、表情、互动及动作的机器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决策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7:05 886次阅读
    国内外部分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企业一览

    解锁机器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潜力,从“盲人机器”改造成有视觉能力的机器人(上)

    正如人类依赖眼睛和大脑来解读世界,机器人也需要自己的视觉系统来有效运作。没有视觉,机器人就如同蒙上双眼的人类,仅能执行预编程的命令,容易碰撞障碍物,并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这正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09:56 480次阅读
    解锁<b class='flag-5'>机器人</b>视觉与人工智能的潜力,从“盲人<b class='flag-5'>机器</b>”改造成有视觉能力的<b class='flag-5'>机器人</b>(上)

    Al大模型机器人

    金航标kinghelm萨科微slkor总经理宋仕强介绍说,萨科微Al大模型机器人有哪些的优势?萨科微AI大模型机器人由清华大学毕业的天才少年N博士和王博士团队开发,与同行相比具有许多优势:语言
    发表于 07-05 08:52

    人形机器人成为车圈“新宠”?

    现在的人形机器人不仅形态更接近人类,而且具备更多的智慧。随着大型AI模型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正在加速人形通用机器人的量产和落地。
    发表于 02-22 09:22 439次阅读
    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成为车圈“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