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不得伪装成人类。”
7月1日,加州的一项新法生效了。
从此,任何用作商业 (或正攵氵台) 用途的聊天机器人,都必须说明自己是机器人。不论是打电话、发短信、还是在社交网络上发言。
违法的机器人主人可能面临罚款。
纽约客写到:
这个规定就好比,制药公司必须声明,广告里说自己吃了药就好了的人,是花钱请的演员。
在美国,这样的法律还是第一次生效。
于是,网友又开启了热烈的讨论。不到一天Hacker News热度便超过了600。
反欺诈,也有人不同意
这条法规,是加州一位名叫Robert Hertzberg的参议员提出的。
他说,这就是把高端的科技概念融入到基本的法律原则里来。不能以经济为目的去欺骗,也不能在竞选过程中欺骗。
当初之所以发表这样的提案,很重要的一个缘由,就是2016年美国大选。
那时,川川和希希都有竞选机器人,但川川的机器人以五倍数量压倒对手,且其中大部分机器人都来自俄罗斯。
推特曾经像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透露,2016年大选前,有5000只机器人 (来自俄罗斯) 转推川川的竞选推特,一共接近500万次。相当于希希机器人转发的10倍。
另外,还有一次电视辩论的网上投票,川川大胜也是依靠机器人的支持。
竞选只是一个栗子,人类因为机器人/AI的存在而大呼上当的情形并不少见。尤其是在Deepfakes出现之后:
小电影女主,变成神奇女侠
Facebook还曾经因为没有及时发现一条南希·佩洛希 (美国众议院议长) 的假视频,受到了墙裂的指责。
不过相比整治伪造视频,聊天机器人的规范化可能来得更加简单一些。
但即便是这样,要变成法律实施,并没有那么容易。
法案早期的版本,要求平台把没说是机器人的机器人全都下架,不限于商业/选举造势用途,所有聊天机器人都包括。
于是,一提出便遭遇了迅猛的反弹,反对意见主要来自互联网协会 (Internet Association) ,以及电子前线基金会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这一条很快便从草案里删除了。
不断修改过后,才有了今天看到的版本,并在去年10月通过。
但在已经生效的今天,依然有不少人担心,这条法律的打击范围过大。
华盛顿大学技术政策实验室的Madeline Lamo教授说,机器人也会做好事的:
不止是画画,机器人还会通过假扮人类和去聊天,来学习人机关系该怎样处理。
教授还提到,机器人的代码也是人写的,并不能因为一句话是机器人说的,就否定它也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
电子前线基金会的态度也是这样:许多人都把机器人当做一种有破坏性的工具,不会觉得它们也是一种表达的媒介。
你怎么看
不过,常常接到AI骚扰电话的人类们,可能会支持这样的法律。
毕竟,如果必须要说“您好,我是来自某某公司的机器人”,这个电话可能就不会打了。
Hacker News的顶楼,大概也是AI客服/AI推销的受害者之一。ta说:
我们是有机器人,这个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已经把欺骗当成了商业活动的日常,允许机器人假扮人类。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1文章
28745浏览量
208909
原文标题:不准机器人假扮人类?这是哪门子法律?
文章出处:【微信号:smartman163,微信公众号:网易智能】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让机器人像人一样,而不是更实用的形态?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7-9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与大模型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数据在具身人工智能中的价值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第1-6章阅读心得之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背景知识与基础模块
“能生育”的机器人:Xenobots 3.0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变化?
【开源项目】你准备好DIY一款功能强大的机器人了吗?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解锁机器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潜力,从“盲人机器”改造成有视觉能力的机器人(上)
![解锁<b class='flag-5'>机器人</b>视觉与人工智能的潜力,从“盲人<b class='flag-5'>机器</b>”改造成有视觉能力的<b class='flag-5'>机器人</b>(上)](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7E/C0/pYYBAGOEWLyAc3AVAAFlXANhYYw599.png)
Al大模型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成为车圈“新宠”?
![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成为车圈“新宠”?](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74/wKgaomXWopKAP6e7AABF70c9WFg047.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