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用人脸识别技术解锁手机、结账付款,是那么的自然,但相信很少有同学深入思考这项技术背后是怎样一个流程。
前面我们说,计算机视觉是人脸识别关系最紧密的技术。所以我们从这一点入手。
计算机视觉,通俗来说就是利用摄像头等设备代替人眼,来获取图像,利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综合人类的认知模式来建立人类视觉的计算理论。
这其中,最难的无疑是如何处理图像信息、如何模拟人类的认知模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计算机视觉还引入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图像理解、图像生成等学科的知识。
图像处理就是把原始图像转换成计算机更容易识别的图像;模式识别,就是计算机判断自己要识别的是什么和怎么识别的过程;图像理解,就是对图像中描述的景物进行分析;图像生成,举例来说就是当图像的部分信息缺失时,能够将缺失的信息补上……
这些都是计算机视觉需要借助的学科技术。这里面我们要着重讲的是模式识别,它是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具体到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它表示将计算机表示出来的图像和一致的类别进行匹配的过程。
有点懂是吧。在这里为大家通俗解释一下,所谓“识别”,就是先认识,然后辨别。认识什么?认识的是图像和从图像中总结的目标物体的特征。怎么辨别?就是将总结出来的特征和自己已经掌握的特征库进行比对,然后才能实现辨别。
我们人类识别一样物体也是遵循这个逻辑,先总结特征,然后比对。至于前面的“模式”,就有点抽象了,你可以理解为一种规律,它影响着特征和类型比对的结果。
没错,人脸识别本质上也是这个过程。
所以,我们沿着模式识别的思路,来看看它的整体过程:分别为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等。我们画出如下流程图:
预处理是第一步,但是这部分工作可能很多很杂,例如减少图像中的噪声干扰、提高清晰度、还有包括图像滤波、变换、转码、模数转化等。
特征提取,就是在预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对识别有明显作用的特征,并在这个过程中降低模式特征的维数,令其便于处理。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后面我们讲到具体方法时候会有体现;
分类,就是对提取到的特征值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分类,便于决策。
举个例子,计算机要识别出这张照片中的男人,当它拿到照片时,可能觉得画面太暗,先提个亮度,然后又发现噪点太多,再做个降噪……一顿操作后感觉可以了,再将照片转化为数字信息,这个过程是预处理。
提取出来的特征值会进入单独的特征空间,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做分类。接下来,就要对特征空间里的数据进行分类了,让它们眼睛归眼睛,鼻子归鼻子,头发归头发……基于这些分类好的数据,计算机才可以进行识别判断和决策。
当然,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逻辑过程,小编在这里只是举例粗略地说明,可能不准确,实际的步骤也是相当复杂的,还要考虑各种干扰的因素,例如图像的质量不清晰、背景复杂、图像光照分布不均匀、目标姿势角度出现扭曲或者佩戴了头饰、眼镜以及张了胡须、化了妆等等各种情况。
还有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模式识别的系统是需要一个自我训练、学习的过程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前面分类错误率的训练(分类器训练),因为在前面的分类中,我们无法保证分类的结果是100%正确的,但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错误率之类,这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样本来不断修正,令错误率符合要求。
好了,基于以上对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的讨论,我们就可以给出人脸识别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了:
可能有小伙伴觉得上面这个举出功能模块太简单了,所以我们再精确一些,给出下面的逻辑架构图,相信不难理解:
-
架构
+关注
关注
1文章
513浏览量
25468 -
人脸识别
+关注
关注
76文章
4012浏览量
81879
原文标题:PLC编程和继电器控制,很全面的入门干货全在这
文章出处:【微信号:GKYXT1508,微信公众号:工控云学堂】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