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提出了一个极富 “野心”的目标,成为全国排名前三的高端动力电池供应商。
位于京畿之地南大门的保定,是长城汽车的大本营,在这里,魏建军用了近三十年时间将长城从一个乡镇小厂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车企。
如今,瞄准于能源结构转型和汽车能源形态变革的“滚滚洪浪”,魏建军开启了 “二次创业”,并将目光投向了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过去的短短两年时间,其通过一系列的资本整合和技术产品布局,将该业务以蜂巢能源为平台迅速落地。
7月9日,蜂巢能源在保定首次召开品牌战略规划及产品发布会,在此次发布会上,80后的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提出了一个极富 “野心”的目标,成为全国排名前三的高端动力电池供应商。
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
支撑起蜂巢能源“野心”的,是其一系列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产品和宏大的全球化布局规划,这包括动力电池高速叠片工艺、基于高镍体系进一步升级的无钴材料和四元材料电芯、Cell-to-Pack、iBMS以及AI工厂,同时,发布会上,蜂巢能源首次宣布斥资20亿欧元在欧洲建设24GWH大型动力电池工厂。
“蜂巢能源诞生在后补贴时代。在这个时候入局,也意味着我们进入市场第一刻起就完全以市场规则与别人竞争。如果没有创新,就很难在现有的寡头格局下生存下去。”
在长城汽车工作16年,杨红新经历了哈弗品牌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角逐时的血雨腥风与一骑绝尘,如今,他正带领一批来自三星SDI、奥托立夫、法雷奥等tier1企业的国际化团队挑起魏建军二次创业的“大梁”。
作为脱胎于车企的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最大的优势就是基于对于整车的理解,可以站在车用动力电池生产工艺和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需求的双重角度来做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制造,同时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储备,产品控制能力和系统理解能力,这是蜂巢能源涉足动力电池领域时最明显的竞争优势。
也正是基于蜂巢能源对于整车需求的深度理解,杨红新在此次发布会上提出,锂电池经历了1.0的3C品质时代和2.0的传统动力电池时代,正在向3.0的叠时代迈进。
杨红新的判断是,1.0和2.0时代的卷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车规级动力电芯的形态要求,取而代之的将会是高速叠片工艺,该工艺技术会为电芯带来内阻低、容量衰减慢、不易短路和被击穿、充放电倍率高、能量密度高等一系列优势,因此将在车规级动力电池领域广泛应用。
而蜂巢能源正在做的,就是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来推动叠片工艺的快速成熟和应用,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在自身在动力电池市场角逐中的竞争壁垒。高工锂电获悉,截至目前,蜂巢能源已经开始与包括宝马、PSA等在内的国际车企洽谈对接,按照规划,到2025年,其外供比例将达到70%。
针对蜂巢能源涉足动力电池的时间节点选择、技术路线及产品规划、全球化和全产业链布局战略等核心话题,高工锂电与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进行了深度对话,以下为对话实录:
01
高工锂电:蜂巢能源为何在这个时间节点选择进入动力电池领域?如何看待该领域未来的需求和机会?
杨红新: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能源变革正在上演,过去十年,风机发电的装机量增长146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价格下降了83%,全球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高达63%增长率。
按照这个趋势成本越来越低,使用量越来越大。预计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汽车销量预计会达到50%左右。同时,储能领域的应用也将全面铺开,而无论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还是储能,电池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所有能量的承载,因此未来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
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国内目前动力电池格局中,前两家锂电供应商占全球销量总80%,寡头效应非常明显,同时,车企面对的是结构性产能过剩,高端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
事实上,任何一个领域,从市场角度来看最少存在三家以上,而且任意一家,不太可能会超过30%或是25%的份额,这也就意味着完全市场化之后,市场格局将还会做一轮调整。
2020年后补贴即将全部取消。我们在这个时候入局,意味着进入市场第一刻起就完全以市场规则与对手竞争。在充分进行市场竞争之后,会给后进入的高端动力电池企业带来很大机会,我们相信在无补贴时代,在白名单取消之后,蜂巢能源会打破原有的格局,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02
高工锂电:蜂巢能源在长城控股的战略版图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涉足动力电池领域,蜂巢能源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红新:过去近三十年时间,魏建军董事长准确抓住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脉搏,将长城从一个乡镇小厂打造成一个世界级的车企。如今,他看到了能源结构转型和汽车能源形态的变化,可以说,蜂巢能源正是魏建军董事长在能源板块的二次创业。
从公司结构上,2018年10月,蜂巢能源已经剥离出来,成为长城汽车的兄弟公司,这样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全面融入市场竞争,积极开发国际国内客户,目前已经和包括宝马、PSA等车企在接触,二是要真正独立发展,并形成独立融资以及上市的能力。
动力电池要看成一个整车的零部件,它要满足八年三十万公里,而且是全工况的严苛环境,需要的失效概率非常低,因此其要求是远高于消费类电池。这就需要动力电池企业具备车规级的开发和生产制造体系。
而车规级的要求,是建立车规级质量控制体系上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来看,国内真正具备车规级标准及规范体系的动力电池企业并不多,也因此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窗口期。
作为脱胎于车企的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最大的优势就是基于对于整车的理解,可以站在车用动力电池生产工艺和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需求的双重角度来做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制造,同时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储备,产品控制能力和系统理解能力,这是蜂巢能源涉足动力电池领域时最明显的竞争优势。
03
高工锂电:在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选择上,蜂巢能源为何会聚焦叠片工艺?
杨红新:由于受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设计的影响,其形态正在向着长度更长的方向发展,高度方向统一在了100mm左右。在此趋势下,传统的卷绕方式生产的卷芯已经不能满足车规级动力电芯的形态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叠片制造工艺生产出来的卷芯,由于叠片工艺生产出来的卷芯尺寸灵活,不受卷绕卷针结构的限制,层叠方式生产,极片的界面平整度高,在车规级动力电芯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对于从数码电池转型过来的其他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没有任何的历史包袱和负担。我们在进入电动汽车行业,可以不用做任何的产品和车辆之间的妥协,直接选择最适合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因此我们直接将目光聚焦在了叠片工艺上。
我们认为,“叠时代”的电池是为电动汽车而生的电池。叠片体系电池在其他所有体系都不变的情况下,仅仅叠片这一项工艺改变就会带来五大优势,这五大优势就是它更符合纯电动化里航对大模组、大电池的需求。
叠片电池也更符合车辆对电池超长使用寿命的需求,更符合移动交通工具对轻量化、长续航用永恒这种追求,更符合车辆对电池瞬间大功率输出的需求,更符合车辆对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需求。
04
高工锂电:与其它新进入者不同,蜂巢能源为何在起步阶段就进行全球化布局,在产能规划上,为何此次将重点放到欧洲?
杨红新:动力电池产业和汽车、手机、家电一样,从基因上注定其是全球化的产品,因此绝不能仅限于中国市场,正是基于此,蜂巢能源从成立开始就坚持全球化的布局策略。
在全球化的布局节奏上,蜂巢能源2017年就在澳洲布局了锂矿,在研发上,蜂巢能源在全球布局了七大研发中心,目前保定、韩国、上海和印度的研发中心已经投入使用,美国、日本和无锡的研发中心处于在建。在产能布局上,我们规划了包括欧洲、美国等在内的6大全球制造基地。
全球的锂电制造业都基本集中到中日韩三国,尤其中国发展势头非常猛,但是全球电动汽车的制造商,欧洲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宝马、奔驰、大众、PSA这这几家,欧洲已经呼吁投资50亿欧元投资本土电池产业的建设,包括中日韩的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也都在加快布局。因此,我们将欧洲作为了全球化布局的第一步。
同时,对于欧洲工厂的规划,如果按照现有的技术和制造体系去做,三四年后投产后可能就会落后,因此,我们提前导入了包括干法涂布、AI智能检测及质量预测分析等智能系统等一系列的技术和智能制造工艺,保证其在全球的技术和生产制造上的领先性。
05
高工锂电:蜂巢能源对外发布了全球产能布局的规划,2025年国内产能是76GWh,欧洲是24GWh,加起来是100GWh,但事实上,去年国内整体动力电池产能加起来大概就是200GWh,我们的产能规划是基于何种判断所做的?
杨红新:我认为将来动力电池的产能会越来越集中,集中到能真正能把技术做好,并按照汽车标准开发和制造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会被淘汰,某种意义上讲,产能集中的过程恰恰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过程。
从2020年开始,电动汽车市场将会出现一个大的拐点,这个拐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个就是大规模基于MEB平台的车型上市,这是大众汽车为电动汽车打造的专属平台。同时,国内也有多家车企的电动汽车专属平台也将在2020年年底开始上市,这将会带动市场的大规模上量。
第二个就是锂电池价格在快速下降,行业一致共识是,2020年动力电池系统价格将达到做到1000元/kWh,2025年将达到700元/kWh。头部效应、规模效应的叠加将推动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大工业化生产,由此带来电动汽车价格的迅速下降。
再加上续航里程提升、充电配套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充电时间的缩短,这些都将推动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化拐点。而与此同时,相应的供应链面临高端动力电池产能严重不足的局面,蜂巢能源有信心成为全国排前三的高端动力电池供应商。正是基于这些判断,我们制订了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产能扩张规划。
06
高工锂电:在此次发布会上,蜂巢能源发布了全球首款无钴电池和四元电池,并公布了量产时间表,此外,还有包括Cell-to-Pack、iBMS、AI工厂等一系列黑科技,推出这一系列产品背后的战略思路是什么?
杨红新:针对电动化交通工具对于安全、续航、价格等三方面的核心诉求,蜂巢能源有一个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思路,这其中,第二曲线技术创新就是重要的一部分。生物学进化论中有一个类似的“盲端侧枝”的理论,其主要思路就是在技术及产品发展的s曲线中,提前启动第二曲线,以此为接下来的市场需求做前瞻性的准备。
对于动力锂电池而言,高镍体系目前已经成为产业共识,但是其依然还面临着成本高、安全稳定性差的现实瓶颈和难题,蜂巢能源此次发布的无钴电池和四元电池,就是在现有高镍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盲端侧枝的延伸,以此满足市场的差异化要求。
07
高工锂电:我们注意到,蜂巢能源的战略规划中,涵盖了全球化布局、第二曲线技术创新、全产业链布局三个核心部分,在全产业链布局上,蜂巢能源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策,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布局和项目落地。
杨红新:蜂巢能源从成立一开始就明确了坚持全产业链布局的思路,业务涵盖了上游材料、电芯、模组、电池系统、BMS、储能、太阳能等的研发和制造。
2017年,我们就入股了澳洲皮尔巴拉锂矿,2018年,蜂巢参股了主营氢氧化锂业务的广西天源,在正极材料环节,我们目前已经建立了中试产线和实验室,未来还将涉足产业化。此外,在储能系统、太阳能光伏、动力电池梯次及循环利用等领域,蜂巢能源都将进行产业化布局。
产业链布局的思路是,从原材料来看,锂电产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属于化工类的高科技行业,其技术和产品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原材料。原材料是既是成本的支撑,又是核心技术迭代的支撑。
而之所以布局下游储能、太阳能等其他领域,最主要的考量是,从整体能源结构的变革趋势来看,未来,包括储能、太阳能、新能源汽车都将与动力电池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彼此相互关联、相互赋能,蜂巢能源也正是为变革而生。
-
锂电池
+关注
关注
259文章
8036浏览量
169554 -
新能源
+关注
关注
26文章
5330浏览量
107280
原文标题:对话CEO | 与杨红新谈“蜂巢定锂”
文章出处:【微信号:weixin-gg-lb,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