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5G将至,5G广播的演进之路在何方?

5G 来源:LONG 2019-07-23 16:41 次阅读

7月18日,由工信部指导,中国IMT-2020(5G)推进组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19年IMT-2020(5G)峰会”上,高通技术标准高级总监李俨作了精彩报告《移动蜂窝广播---5G演进之路》。

一直有人在问我是不是第二次出现,说明我非常重视IMT-2020推进组,也非常重视基于5G的这些行业应用。

昨天在这里谈了5G在工业互联网里的应用,今天借用这个机会再换一个话题,谈一下广播。

刚才联通的张总也作了介绍,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就是从新媒体视频制作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我想从用户的角度谈一下新视频在5G场景下,对新视频的体验,5G将会给新视频的业务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做一些探讨,同时也看看在5G技术上应该如何支持未来视频技术的发展。

说到视频,在最近一年我开始不断去看这个东西。但是实际上在过去很久一段时间,我几乎都不去看电视,我觉得电视离我已经很遥远了,只要有一个手机就足够了,甚至手机上看的东西也不是视频类的。

直到去年的这个时候,去年夏天,基于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触动我重新做了一个思考。去年夏天是世界杯赛,我是比较喜欢看足球的,什么比赛都看。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冰岛队的比赛,大家可能了解冰岛队的比赛,如果你看转播,也许在座有冰岛队的球迷可能会不喜欢,我觉得比赛非常无聊,非常没有意思。

百无聊赖,我又不愿意走,怎么办?我就打开了手机,打开了移动的咪咕,当时咪咕非常有意思,做了一个最多可以有11个通道的直播。除了不同的解说频道之外,也提供了饮水机视角、上帝视角,包括各个角度的转播。

很偶然,我就点到了战术视角,上帝视角来看这场比赛。当你从一个战术视角看这场球的时候,你发现一切发生了改变,在一对一或者一个小范围,你看冰岛球员的技术也不好,比赛也很无聊,但是从战术视角审视你发现一切都变了,把我带到了球场的感觉,我充分体验到了冰岛战术的纪律性,每一个球员在战术中整个球队中的作用,每个人对位置的把握非常好,让我重新看了这个比赛,完全是一种欣赏,令我印象非常深。

从此,我又开始非常关注视频,尤其是基于咪咕的视频。但是另外一个角度看视频。

我的另外一个爱好是看赛车,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年我一直在做V2X的原因。赛车里面很有意思,如果你看F1比赛,赛车场非常大,在电视上看可以不停切换,但是如果你跟不住,你不了解比赛节奏,你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东西,因为你不知道跟的那辆车。

到现场更麻烦,你好不容易抢到了直道的票,只能看直道,所有的超车都在直道的末角发生。但是从前年F1比赛采用了可用定风翼之后,超车无处不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超车,你在任何一个地方坐着,可能都会错过超车的瞬间。你怎么知道在其他地方发生的战况,在维修站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你仅仅看现场大屏幕的视角,不一定能够满足你真正的现场欣赏的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即便是在一个现场的感觉,也需要给用户、给观众提供多角度、多通道的内容的视频,使用户能够自己选择所关注的赛车、每一个休息室,每一个关注的场面。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重新审视视频。视频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它的转播、内容、比赛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为什么这些让我感受到不同,我一直问我自己,是什么让足球比赛发生变化了,是战术视角本身吗,不是,战术视角这件事情或者多角度的事情,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的,但是为什么那个时候没有触动我,而在十年之后触动我了。

两件事情,一个是手机让我感受到的灵活性,手机的操控会比遥控器操控更方便。

第二点,通过手机操控的方便性,与另外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我对内容获取的干预程度加深了,用大白话讲,就是可以交互式体验,这个内容不是编导制作给我的,是他制作好了之后,对于看什么是我选择的,整个内容呈现方式就不一样了。

历来我们认为广播是编导做什么我们看什么,但是如果有了新的技术之后,我们可以让用户主动选择看什么样的内容,这是一个最重大的变化。

基于这一点我就在想,我们有了5G,5G提供了更大的带宽,可以把大量的内容直接呈现给用户的时候,手机越做越炫,屏幕越做越大,它的分辨率、色彩深度越来越好,我们可以让用户更加主动地选择看什么样的内容,整个视频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从这之后,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就开始研究如何用5G改变视频。

当然这里有另外一个例子,音乐会。今天咪咕没来,我就替咪咕作一个广告。咪咕一年有300多场音乐会,其中有些音乐会在国外的现场,如果一个音乐会有10个演唱的嘉宾,但是买票的时候可能只有其中一两个演员是你所关注的,其他8个人干啥你并不在意。你在现场,在你关注的演员上台之前在干什么呢,可能在遭罪。

但是如果我们有现场的机位,对你所关注的演员,从他们进入演唱场馆之后进行全程直播,你拿手机可以看到他们在后台的一举一动,可能整个演唱会上的享受程度、喜悦程度是会发生一种改变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现场内引入多通道的直播增加现场观众的体验。

这种就提出一种网络的方式,广播历来有两个方向在做,大家熟悉移动广播,在TDSA刚刚发生的初期,中国移动也发送过CSMD。韩国也发送过CMD,高通在美国也做过这种尝试,希望用广播大盘的方式把内容带给手机,这些东西都有短暂的辉煌,但是借用今天早上在广电开会的话讲,都没有形成爆款,都有销售但是都没有形成爆款,最后慢慢淡出了市场,这是广电系统自身的一个演进路线。

同时,蜂窝通信也在看这个问题,在想在蜂窝数字通讯怎么去做广播,所以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包括BCMCS,包括MBMS和eMBMS,这个在日本也有应用,但是也没有形成爆款。

究其原因大家都在想,还是技术没有在那个技术所诞生的时刻,没有跟内容或者没有跟用户的体验形成挂钩,使技术本身推广受到了一些局限。

基于这个思想,要有几个方面考虑。我们要利用3GPP所形成的巨大的产业规模,这第一点,要把终端做得更便宜。同时要利用广播技术,更加经济的传输技术把更高质量的内容送到终端上去,同时要引入现有的移动通信能力增加用户的交互性。当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也许会重新创造一种新的形态,这个时候就是3GPP在这个角度制定了ENTV,基于LTE的ENTV。

3GPP这个体系,从R8就做了eMBMS,然后R12里面又做了MOOD,就是根据需求的广播,在R14里面,做了一个ENTV。

ENTV,在R14里面既做了MBMS的演进,就是传统的LTE的基站覆盖几百米范围的,可以做单播和主播的切换。最主要的是LTE在R14重新定义了广播的形式。因为我们MBMS是嵌入到整个LTE帧结构里面的,所以不可能把一个时期完全拿出来整个广播的内容,一个里面只有80%的资源可以拿出来,所以效率比较低。

但是如果换一个思路,比如我们做大塔的广播思路,整个一个载波全部用来做广播,我们可以抛开为了做LTE的不确定性,就把所有资源拿出来做广播,可以把频谱效率做得更高,这个就是下面的陆地广播模式,商业上叫做ENTV的模式。

有了这两种模式,混合模式,包括ENTV,我们可以做很多事儿。我们可以做物联网、车联网、公共安全,最重要的是可以做现场广播,可以利用广播能力提供现场的很多路的高清通道,支持场馆内的体验,比如像刚才的F1赛场、体育场这些东西。

曾经在日本做过实验,结果也很吸引人,但是没有达到推广的效果。所以即便在现场,也需要提供一种大容量的方式,所以就是不管大塔还是小塔的模式,ENTV会更加有用,它是一个设计之初就可以支持十几公里,基于现在R16进一步进行扩展,扩展到几十公里的范围,把所有的资源拿出来广播,性能可以做得很好,可以做得非常灵活和高效,而且它是一个可接收的,用接收机会做得相对简单。同时可以降低它的终端成本,甚至可以做到LTE的手机里面。

如果有了这个LTE的产业规模之后,同时也有向前演进的能力,就是在R14里面做初始的定义,在R16里面可以把传输速度和距离进行增强。然后我们去做广播,也不会另起炉灶,就用ENTV作为广播的增强,作为一个手段。

ENTV是一个纯粹的广播,真正要做到提供大带宽、低成本的传输能力,真正的交互还需要一个网络的配合,可以继续沿用3GPP广播的架构。在座大部分都是通信背景的专家,对这个都非常熟悉,在RAN这侧可以接入ENTV的塔,同时通过5G的混合模式介入大塔和小塔。我们就可以做很多的模型,为什么这两个结合可以做得很好,如果我们做一个大塔,MBMS大塔,虽然是一个单频网,我在塔下面的时候,无线信号质量非常好,所以可以传频谱效率很高。但是因为这个内容是在全境几十内容广播的时候,要保证在小区边缘的用户和在楼里深度覆盖的用户,也可以99%收到这个包,频谱效率就不能做得很高,必须把自己的MCS降低,如果大塔广播,有可以更高的速率,但是必须把它降下来。

但是如果把大塔和小塔交互结合,一切都会改变。原本保证95%、99%的到达率,但是现在可以把到达率控制在90%,有几十DB,可以把那几十个DB拿过来,提高频谱效率,如果原来频谱效率是1,现在拿过来之后变成2,就翻番了,代价可能有10%的用户收不到了,这个时候可以用单播的形式补充,让用户用单播的形式下载下来,甚至用单播的形式把个别没有收到的包下载下来。有了这样的能力,就可以传输更大带宽的高清的内容到手机上,有了更大带宽送达的能力,就可以给用户更好选择的能力。

这里一个核心的基础就是刚才提到了MOOD,要想做到交互就要用MOOD,或者更加有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就是按需选择。如果这个小区里面只有一个人,我们会选择单播,如果这个小区里面有很多的用户同时在看,就选择广播,灵活切换提升频谱效率。同时可以用文件的广播形式结合。

高通提供了一个新的广播架构,在这个架构里面提供一个中间件,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一个小区里面,这个小区只有我就用单播,如果还有其他的人,就切换到广播。

如果我在广播上获得的100个包,我收到了90个,还有10个没收到,用单播把另外10收进来,进行高效的内容提供,这是内容高效的分发方式,我们有这样的能力。

另外一点,如果我们要做实时性的广播,像体育场里面、演唱会里面实时转播,也提供把原始数据包直接暴露给顶层的应用,避免重传带来的时延,给用户的体验。

这个数据包在高通网络上有套件,大家可以下载,大家可以共同开发交互式广播的内容,我们也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产业共同合作,利用5G技术不断提升广播的用户体验。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5G
    5G
    +关注

    关注

    1356

    文章

    48517

    浏览量

    566513

原文标题:高通专家:5G广播,演进之路

文章出处:【微信号:angmobile,微信公众号:5G】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CHA3218-99F低噪声放大器适合5G通信吗?

    CHA3218-99F低噪声放大器适合5G通信吗? CHA3218-99F低噪声放大器在5G通信的Sub-6GHz频段内展现出了一定的适用性。CHA3218-99F能够迎合这些频段对低噪声和高增益
    发表于 02-14 09:42

    探索未来通信|光耦技术在5G网络通信的应用 #光耦 #5G技术

    网络通信5G
    晶台光耦
    发布于 :2024年07月26日 08:46:30

    嵌入式设备中的4G/5G模块管理

    在高度数字化的智能时代,Linux嵌入式板卡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4G/5G技术的普及,如何高效、稳定地管理这些嵌入式设备上的无线模块,成为了用户面临的一大挑战——嵌入式设备中的4G
    发表于 07-13 16:45

    易为芯光电5G射频线焊接

    5G射频
    jf_87022464
    发布于 :2024年06月17日 10:34:31

    请问Lierda 5G EVK具体支持哪些linux系统?

    Lierda 5G EVK这款产品的开发驱动适用于Ubantu 18.04或者centos吗,ARM架构的主机,接这个调驱动麻不麻烦
    发表于 06-04 07:50

    请问mx880 5G数据终端可以设置优先5G网络吗?

    固件版本固件版本5G_DTU master 1.2.5 当地5G网络夜里会关闭, 设置lte➕nr 或者nul➕nr,夜里自动跳转4G 网络, 白天有5G 网络时候不能自动切回来,得手
    发表于 06-04 06:25

    XY6853 5G 智能模块

    5G智能模块
    jf_87063710
    发布于 :2024年05月06日 09:35:10

    不吹不黑,5G-A是5G的正常演进

    代。5年的节点,正是技术演进承上启下的“半代”更新之时。正如GPRS之于2G,HSPA之于3G一样,5G的下半场被称之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08:06 726次阅读
    不吹不黑,<b class='flag-5'>5G</b>-A是<b class='flag-5'>5G</b>的正常<b class='flag-5'>演进</b>

    什么是5G单兵?5G单兵跟5G执法记录仪有什么异同?

    什么是5G单兵?5G单兵跟5G执法记录仪有什么异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11:10 722次阅读
    什么是<b class='flag-5'>5G</b>单兵?<b class='flag-5'>5G</b>单兵跟<b class='flag-5'>5G</b>执法记录仪有什么异同?

    单北斗定位5G终端V2 Pro版发布:5G国产芯+单位对讲防爆终端#北斗定位终端

    5G终端
    顶坚北斗防爆手机
    发布于 :2024年03月26日 10:41:26

    什么是5G?5G的特点

    5G是第五代蜂窝技术,可以为无线服务提高速度,减少延迟,并增强灵活性。 5G技术相比4G,具有“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的技术特点,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为移动终端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15:29 2603次阅读

    【产品单页】5G AIoT开发套件V2

    【产品单页】5G AIoT开发套件V2 产品单页见下方附件*附件:5G AIoT开发套件V2--20240527.pdf
    发表于 03-15 20:31

    紫光展锐持续深耕5G垂直行业,推动5G标准演进与创新应用

    随着5G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紫光展锐作为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不断加大对5G垂直行业的投入与研发,引领着5G标准从R15到R16,再到R17的演进。紫光展锐携手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共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09:44 666次阅读

    GigaGreen加速全频段走向5G,构筑5G-A多维体验基础网

    在MWC24 巴塞罗那期间,华为成功举办“All Bands to 5G”峰会,来自全球的产业领袖、生态伙伴、运营商客户齐聚一堂,聚焦5G产业升级和建网实践,探讨高品质5G建设及5G-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09:55 601次阅读

    美格智能联合罗德与施瓦茨完成5G RedCap模组SRM813Q验证,推动5G轻量化全面商用

    全球5G发展进入下半场,5G RedCap以其低成本、低功耗的特性成为行业焦点。近日,中国移动携手合作伙伴率先完成全球最大规模、最全场景、最全产业的RedCap现网规模试验,推动首批芯片、终端具备
    发表于 02-27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