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中的地震仪,原前端采集系统采用采样/保持电路+瞬时浮点放大器(FPA)+14位逐次比较式A/D转换,由于采样/保持电路的平顶处理过程是为了配合FPA来实现A/D转换的范围扩展,但其严重抑制了高频地震反射信号,现大多改进为∑-△技术来完成A/D转换。目前使用∑-△ A/D转换器的系统中,其前端前置放大器,在信号调理上多为线性放大器。
本文通过对地震信号的时间衰减性分析,对配合∑-△ A/D转换器的前置放大器改为非线性放大电路,尽可能发挥∑-△A/D转换器的优点,以求拓展其动态范围,提高小信号拾取能力。
1 地震信号时域特征分析
由Sinc子波改进后得到的合成模型模拟实际地震记录,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发现地震信号中处于能量相对集中的大信号段占了信号幅度的80%以上,而有效代表地震反射层的小信号段只能占10%以下。文献提出一种智能程控型前置放大器,它的增益随深度自动增大,地层深度从O.5~3.0 s,放大器的增益依次为O dB,18 dB,24 dB,30 dB,36 dB和42 dB。显然这种处理方法对配合∑-△技术完成A/D转换,使∑-△A/D转换器良好的24位处理能力等优点能够获得到更好的体现。但这种步进式增益调整的方法,其增益调整过程中在时域信号上的切换会破坏时域信号的连续性,而对于采用超采样技术的∑-△A/D转换器,会产生信号的畸变,使数据恢复回放过程产生干扰。由于其采用了固定时段的增益切换,不能将切换产生的干扰视同噪声,故无法在∑-△A/D转换器的数字滤波过程完成抑制处理。
这样,问题变为如何在保证时域波形连续性的条件下,使前置放大器在信号调理上能够对大、小信号不以同一增益进行放大,且大小信号的分界点可以通过自动确知性设定。
2 电路方案与电路原理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非线性前置信号调理的方法,非线性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
由文献分析可知:
(1)当输入信号Ui满足:时,U0<|EX+1.2 |,D1,D2均不导通,这时电路的放大倍数为:Av1=-16。
(2)当输入信号Ui满足:时,U0>|EX+1.2|,D1,D2均导通,这时电路的放大倍数为:Av2=Av2’=-1。
(3)可调变的EX,可以对Ui设定不同的大小信号放大限幅范围,同时对大信号输入与输出依然保持了线性关系,不会丢失大信号中的有效成分。
系统整体Proteus仿真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单片机Ul采用了AT89C51,通过AT89C51的P2口对U2 DAC0808置入不同的8位数据(A1,A2,…,A8),实现前述非线性放大电路中EX的步进设置。
由DAC0808参数手册可知:
由运放U3输出。为产生对应的-EX,电路中通过U4对EX进行1:1的反向放大。在AT89C51对EX步进调整时,-EX同步改变。为便于观察EX,-EX的变化情况,在U3,U4的输出端设置了直流电压表测试相应输出直流电压值。
运放U5配合R8,R9,…,R13为非线性放大电路单元,为在虚拟条件下完成电路的仿真测试,在该单元的输入端设置了仿真信号源,输出端设置了仿真示波器(示波器的A通道接输出端,B通道接信号源,便于波形比较)。
AT89C51单片机U1的P0.O外接按键开关,用来改变单片机对U2DAC0808的数据置入。
这里借助由C5,C6,R17,R20~R23组成的电路,实现仿真地震信号中的大、小信号,引入前置差分放大电路。为了突出处理效果,将电路中的R9提高一倍,改为32 kΩ,这样小信号的放大倍数为32倍。
4 Proteus下的电路仿真调试与特性测试
这里单片机程序只是用来改变EX值,故省略。以1 V,占空比为10%,频率为10 Hz的正弦波仿真大信号;10 mV峰值,频率为200 Hz的正弦波仿真小信号。由C5,C6,R17,R20~R23组成的电路仿真地震信号。在EX=O.07 V下测得波形如图4所示。
由图4波形知原始大小信号的幅度比约为:O.6/4.8=0.125(O.6为小信号幅度,4.8为大信号幅度),经过非线性放大电路处理后大小信号的幅度比变为:2/8.1=0.247,可见小信号的幅度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即小信号增益高于大信号。如图5所示为仿真软件Proteus运行情况。
5 结语
由以上的仿真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原理能够得到很好的验证。实验中发现EX的预设对大小信号的切换电平有直接影响。由于这里EX的设定可以确定大、小信号增益的切换点,同时电路中大、小信号的增益值由电路确定,使得经由∑-△A/D转换器所得数据在回放过程进行反处理后,能够实现小信号动态范围的扩展。
本文提出的想法实现的是两段不同信号幅度的非线性增益调整,是否能够基于此原理实现三段,甚至多段类似折线化增益非线性调整方式,使得类似时域特征信号的采集更精确。从而使地震剖面资料的细部特征更加完善,促进石油勘探“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