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BUCK开关稳压电源原理介绍
上图为BUCK开关电源的基本电路,电路中VT为开关管,工作于开关状态(VT饱和导通时相当于一只接通的开关,VT截止时相当于一只断开的开关)。电感L和电容C为储能元件。RL为电源的负载。D为续流二极管,它在开关管截止时导通,保证电感L中的电流不中断。
开关管导通时,VIN电源通过开关管VT,电感L和负载RL形成电流回路,同时向电容器C充电,在电感L和电容C中同时储能。
开关管截止时,由于电感线圈中电流的突然中断,将在电感L两端产生左负右正的自感电动势,该自感电动势使续流二极管D导通,形成电流回路。
同时,电容C也通过RL放电。虽然开关管截止了,但是负载电流并没有中断。通过控制开关管导通截止时间的比例就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用PWM控制开关管时输出电压Uo=D*Ui其中D为PWM占空比。
02开关管驱动电路介绍
上图我们仅仅由一个理想的开关代替了晶体管,但是实际上晶体管的导通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以增强型NMOS为例(PMOS成本高导通电阻大,一般采用NMOS,NPN三极管原理与增强型几乎一样,但导通压降大),NMOS导通的条件是VGS(栅源极电压)>导通电压(用NPN三极管更容易理解Vbe>0.7V即导通)。
图中MOS管源极接到电感左方,漏极接输入电压,栅极一般接12V的PWM。如果MOS管导通源极电压VS会上升至输入电压,此时VG为12V,VS可能大于VG,会导致MOS不能导通,于是我们需要一个电路保证MOS管正常导通,常用的即自举电路。
自举电路核心思想为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在栅源之间接一个自举电容,当V1输入高电平时,Q1、Q4导通,Q2截止,Q3导通,源极输出高电平48V,由于C2两端电压14V,所以Q3的导通使电容抬升了VDD的电压,即电容C2的正极电压位62V左右,经过三极管Q4、二极管D1到达Q3的栅极,电容C2起到了自举抬升电压的作用,使Q3持续导通。
当V1输入低电平时,Q1、Q4截止,Q2导通,Q2的导通为Q3的栅极提供放电电路(栅极电压通过Q2、电阻R1放电),使得电容C2的负极电压接近0V,即栅极电压VG=0V。
当然,这个电路稍稍有些复杂,相信大多数人不会自己去搭建,感谢我们的芯片制作商,为我们开发了许多MOS的驱动芯片,以常用的IR2104为例,只需要接入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容,在IN脚输入PWM,即可正常驱动MOS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个电路有两个MOS管呢?为了得到更高的效率,将基本的BUCK电路进行了改进,用导通电阻仅为毫欧级的MOS管替代了原图中导通压降约0.7V的二极管,组成了同步BUCK电路。LO和HO反相,上管导通时下管截止。
03BOOST升压电路
开关管饱和导通时,电感相当于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感会充电,而电容两端电压不会瞬时变化,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二极管D反向截止,防止电容C反向充电,同时电容器C放电,与负载RL形成电流回路。此时,电感L会存储能量,电容C会释放能量。
开关管截止时,二极管D正向导通,由于开关管突然断开,电感L中的电流不会突然变化,会形成较大的电动势,给电容C充电,并提供负载电流。此时,电容C存储能量,电感L释放能量。Uo =Uin/D。
04BUCK-BOOST电路
开关管饱和导通时,电感相当于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电感会充电,而电容两端电压不会瞬时变化,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二极管D反向截止,防止电容C反向充电,同时电容器C放电,与负载RL形成电流回路。
此时,电感L会存储能量能,电容C会释放能量。负载电流由电容提供。
开关管截止时,二极管D正向导通,由于开关管突然断开,电感L中的电流不会突然变化,会形成较大的电动势,给电容C充电,并提供负载电流。
此时,电容C存储能量,电感L释放能量。负载电流由电感电流提供。Uo/Uin =D/(1-D)。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