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的基本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DSC)是在程序控温过程中,通过检测器定量测出试样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研究试样的热变化(熔化,分解,交联等)。
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DSC可分为热流型DSC和功率补偿型DSC。
图一:热流型DSC的仪器构造简图
热流型DSC,通常也被认为是定量的DTA,它的仪器构造如图一。试样和参比都在一个加热板上加热,通过热流检测器(一种热阻)可以测出参比和试样之间的热流差,从而准确定量,这也是DSC较之DTA的高级之处。
图二:功率补偿型DSC仪器构造简图
功率补偿型DSC的仪器构造如图二,其要求试样与参比的温度不论试样吸热或放热都要相同。为此,在试样和参比下面除设有测温元件外,还设有加热器,借助加热器随时保持试样和参比物之间温差为零,同时记录加热器的热输出,即可测得热流差。
DSC曲线
测量最终得到的是以样品吸热或放热的速率(dH/dt或Φ)为纵坐标,以温度(T)或时间(t)为横坐标的DSC曲线。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介绍DSC曲线(图三):
图三:出现热容变化与放热峰的DSC曲线
图三中①这里出现的基线台阶所代表的是试样在加热过程中出现了热容变换(一般是玻璃化转变过程),而热容改变量的计算公式为:
△Φ=△C?β
其中,△Φ是指变化前后的热流量Φ的变化量,△C是指热容变化,β是指常数,可通过实验测得。
②处虚线指的是基线。基线及峰面积的确定见下文详解。这里的基线同样是以台阶的形式出现,可以认为出现了热容的变化。
③处的峰是指放热峰(不同仪器测得的DSC曲线放热方向可能不同,需注意)。由扣除基线之后所得到的峰面积A可得到热变化焓△H:
△H =K?A
其中K是量热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基线和峰面积的确定
DSC峰面积的确定首先涉及到基线的确定,而不同峰形的基线的确定方法往往不同,此过程往往需要考虑热变化过程中的热容变化。可以用一张示意图来说明常用的峰面积和基线的确定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复杂的峰基线确定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文献上并没有对基线的确定有明确规定,这也是DSC在定性分析上的争议所在。而令人高兴的是, DSC测试软件都可以很简单地确定基线和峰面积。
DSC的主要应用
DSC在食品、塑料、蛋白质、液晶、含能材料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表一简要地列出了利用DSC可检测的主要现象。下面向大家介绍几例:
DSC在离子液体研究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材料是目前的一大研究热点,而离子液体的液态区间是其重要的热学数据。通过DSC可以十分方便地确定离子液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熔点等数据。该图作者设计出了一类新型的离子液体材料,通过DSC曲线,很好地确认了化合物1、4、5、10、12(为化合物代号,见参考文献)的玻璃态转化温度或熔点。
DSC在液晶材料领域的应用
通过DSC可以十分方便地确定液晶材料的液晶温度区间,这对于液晶材料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作者利用DSC,冷却样品之后再加热,发现所研究对象在玻璃态转化之后进入液晶区间,直到60℃后完全转化为各向同性的液体。
DSC表征纳米材料性质
2013年Nanoscale报道,合成纳米钻石的前驱体中不仅含有自由的水分子,而且其孔道中还包含有纳米水团,这两种水在DSC中会出现不同的熔化峰。研究表明这两种水的熔点差异(△T)可以用于判断前驱体的分散性,作者表明这是其他的常规表征手段所无法做到的。
联用技术
目前,不同热分析技术的联用十分成熟,同步热分析仪(STA)便是TG与DSC或DTA的联用。而功能更加强大的是热分析技术与气体分析技术的联用系统,比如同步热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气体分析技术的引入,为详细地研究材料热分解等现象创造了条件。
DSC实验小技巧
升温速率:快速升温,峰形变大,但特征温度会向高温移动,相邻峰的分离能力下降;慢速分离有利于相邻峰的分离。
样品量:样品量少,热量传递迅速均匀,数据更加“真实”,但是峰形较小;样品量多,传热延迟,信号移动,而峰强度增加。
坩埚加盖减少热辐射和热对流对信号的影响,同时防止气流造成样品流失,但是会影响减少反应气氛与样品接触,产生的气体无法被带走,造成体系压力增加,因此在一些样品的测量中后选择在坩埚盖上进行扎孔。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