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移动芯片市场已有一年半时间的Intel,需要抓紧时间来证明自己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站住脚。
Intel用的还是“intel inside”品牌推广的老办法。2013年7月10日,Intel联手按销量计已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五的中兴通讯,在北京发布了一款中档价位的智能手机“GEEK(极客)”,手机背面有明显的Intel标识。
据了解,这款手机搭载Android4.2操作系统,采用2.0GHz双核Intel凌动处理器,配备5.0英寸HD分辨率的大屏幕、800万像素摄像头、2300毫安电池,支持WCDMA网络,基本款机型的售价为1888元,而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机型售价为2288元。
这是Intel智能手机阵营的又一款新机,也是中兴通讯与Intel合作的第二款智能手机。2012年下半年,中兴通讯曾面向欧洲市场发布了其首款基于Intel芯片的智能手机Grand X IN,得到了当地市场的认可,并成为奥地利等国家最畅销的年度智能手机。
“与中兴通讯合作,是Intel在移动芯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一个良好的开始。”Intel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坦言,Intel回归移动芯片市场确实需要有更多主流手机厂商的支持,也需要有规模销量来帮助Intel在这一市场自足,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尽管在PC市场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但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Intel还只是个新进入者。对于重回移动芯片领域的Intel来说,它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期,迫切需要得到更多主流手机厂商的认可和支持,进而获得实实在在的“上规模的”销售量。
回归之后
如果Intel在移动芯片领域的业务从未中断过,如今它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地位或许会强大很多。但遗憾的是,Intel在这个领域中断了六年。
七年前的2006年6月,Intel作价6亿美元,把自己打造了十年但亏损巨大的XScale手机芯片部门出售给了Marvell,并从此淡出移动芯片市场。
然而,Intel不曾预料到,就在自己退出了移动芯片领域之后,全球手机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手机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崛起,并逐步取代了功能手机。这种变化,让身处其中的手机厂商、芯片厂商都饱尝甜头,尤其是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的霸主高通公司。
在移动芯片领域有过多年积累的Intel,显然无法安坐。2012年初,也就是退出移动芯片市场的六年之后,Intel决定重返这一市场,推出了针对智能手机的凌动处理器,并高调公布了第一批采用Intel芯片生产智能手机的合作伙伴名单。
不过,这一出一进,让错过了大好时机的Intel一下子变成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新兵,虽然研发实力强劲,但要想重新积累资源并成为这一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并不容易。
据了解,自2012年4月与印度运营商LAVA合作推出首款采用Intel芯片的智能手机以来,Intel已经陆续与Orange等多家国外运营商,以及联想、摩托罗拉、中兴通讯等厂商合作推出了数款机型。
据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何士友介绍,中兴通讯在去年与Intel合作的第一代智能手机产品Grand X IN在欧洲市场得到普遍认可,目前已销售20万部左右,而新发布的GEEK将率先在国内上市,销量至少会实现翻番。
虽然回归移动芯片市场的Intel已经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获得了一些“强援”,但它毕竟曾在这一领域有过断层,要想笼络更多的合作伙伴、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都绝非易事。
“这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短跑。”杨叙在评价Intel移动芯片业务时甚为谨慎,他认为,虽然“Intel芯”的智能手机产品在短期内不会有销量的快速增长,但Intel在计算领域的技术能力必然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未来会得到更多合作伙伴的支持。
如何立足
对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任何一个参与者来说,近两三年都是至关重要的时期,作为后来者的Intel更是如此。何士友认为,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也许正是Intel的机会。
“智能手机市场为参与其中的手机厂商、芯片厂商都提供了一个‘可变’的机会,有一个三年左右的时间窗口。”何士友认为,与Intel的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中兴通讯在中高端市场的品牌形象;同时,Intel在回归移动芯片市场之初与中兴合作,也会提升其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品牌知名度。
从目前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格局来看,高通公司长期占据着的绝大多数份额,三星、联发科等企业也在这一市场分食获利,而其他更多芯片厂商的站位空间都相对比较狭小。
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的最新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012年,高通、三星这两家厂商,已经占据了全球移动芯片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包括Intel在内的进入份额前十的另外八家芯片厂商的总份额仅为34%,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重回移动芯片市场已有一年半时间的Intel来说,目前最为迫切的就是抓紧时间自足,进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PC时代,‘intel inside’标识几乎无人不晓,在回归移动芯片市场之后,Intel仍然有机会,未来的移动终端上也一定会流行‘intel inside’”。何士友说。
业内普遍认为,Intel要想突出重围、顺利回归,就必须使自己的智能手机产品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不过,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Intel此前与联想、摩托罗拉等厂商合作的智能手机都是高调入场,但很快就成为了市场上的“争议”产品,销售情况都并不理想。
在业界看来,Intel要想加快在移动芯片市场的脚步,除非能够有足够大的出货量。除了得到主流手机厂商和运营商的支持之外,其技术整合能力、产能、性能稳定性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必须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Intel在移动芯片领域最需要的,是在保持性能优势的同时,把功耗、成本降下来,把复杂的架构简化下来。在Intel传统的计算技术进入移动领域之后,消费者将会有更好的体验。”杨叙透露,在今年底到明年初,Intel将发布新的针对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架构,其性能将进一步大幅提高,而功耗将大幅下降。
凌动+Android:英特尔的移动愿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英特尔正在新兴移动市场大展拳脚,而凌动平台+Android,则成为英特尔攻城掠地的组合拳。
凌动让Android如虎添翼
英特尔于2011年初开始与谷歌合作,优化面向IA平台的安卓系统,在Android 3.0(蜂巢)及后来的版本中融入了NDK支持。
目前,联想K800和K900、摩托罗拉RAZRI、MT788, 华硕FonePad、中兴ZTE GrandXIN等凌动智能手机接踵而至,意味着Android已经成为英特尔未来在移动产品的开发重点。
在进军智能手机领域以来,英特尔在Android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而英特尔在平板电脑处理芯片上的产品线也是是凌动,和手机平台在产品结构上保持一致。
事实上,采用英特尔凌动平台的Android平板电脑已经出现,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比如三星新一代Galaxy Tab 3、华硕FonePad ME371等。
英特尔凌动处理器是英特尔史上最小的X86 处理器,采用全新的32 纳米制造工艺,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并且增加了3G、WiFi等无线互联功能,可以满足更多行业用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使用诉求,因此市场和用户都对新平台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业界人士认为,英特尔凌动平台在智能终端、便捷办公、数字标牌、消费娱乐、车载信息、智能医疗、嵌入式工业系统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了强有力的处理器,Android移动终端更是如虎添翼。
针对Android的性能优化
基于凌动平台的Android系统,其性能获得了极大优化。
英特尔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代码编写阶段的性能调优,二是使GCC编译的代码更高效。开发者在开发针对凌动平台应用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凌动平台的技术优势,比如通过多线程多任务编程来充分利用凌动平台的超线程特性等。
在系统软件开发工具方面,针对原始设计制造商、使用C/C++的开发人员等,英特尔还做了多方面的优化:英特尔C/C++编译器(ICC)针对凌动做了大量深度优化,从而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而且该编译器完全兼容于GCC,保证了二进制文件和源代码的兼容性;英特尔性能和功耗分析工具(VTune) 能对性能和功耗进行准确细致的分析,帮助开发者从源码级了解应用的热点和性能的瓶颈;英特尔图形性能分析器(GPA)能为基于OpenGL ES*的应用提供CPU、GPU、总线、存储、功耗等诸多方面的性能状态实时分析。
英特尔系统软件工具可以帮助Android设备开发者调优以获得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体验。此外,据英特尔工程师介绍称,在主要的BSP特性方面,英特尔针对多媒体、传感器、屏幕、连接、安全/版权管理/功耗、图形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与此同时英特尔凌动平台支持包含了最新的Android在IA 上面的优化并且已经通过了CTS,可以加快设备制造商的上市时间。
通过对性能的优化和功耗的优化,英特尔凌动平台可以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降低功耗。这方面,联想近期上市的乐Phone K900采用了英特尔Atom Z2580双核四线程处理器,性能非常强悍,将电脑上的超线程技术带到了手机上,双核秒杀大部分四核,配备了13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辅以F1.8大光圈,而且Android4.2系统的搭配也让整机运行流畅,操控感出色。作为大屏手机来说,在待机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今天的Android系统已经非常成熟,而且能够与x86芯片兼容,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时将更加自由。接下来就看Intel与ARM的一些角力。
反击号角吹起 Intel让ARM处理器两难抉择
英特尔作为处理器市场的霸主,原本一直将主攻市场放在PC系统和服务器市场。而新兴的移动芯片制造商ARM则更多的在移动市场。但随着PC市场的没落,以及ARM在市场策略方面开始向企业级市场偏移。两个原本并不交集的企业站在了处理器的对立面。
在ARM打破“Wintel”联盟后,其在去年10月底顺理成章的推出了64位架构的ARM处理器,正式进军企业级市场。
在 ARM准备进军企业级市场的时候,其低功耗优势被很多业内专家鼓吹。然而英特尔在PC市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PC市场的低迷让人们开始怀疑X86架构的处理器是否还适应如今的发展。在之前一段时间,很多人都看衰英特尔在处理器市场上的表现,鼓吹ARM在低功耗方面的优势,而夸大英特尔在这方面的优势。
ARM 64位架构处理器
但如今,随着英特尔将目光转移到移动空间,其让ARM的投资者们开始人心惶惶。毕竟相比于英特尔,ARM处理器在低功耗方面的优势只体现在移动市场,而在企业级市场并没有成熟的产品以及官方的测试来支撑其低功耗优势的论据。
随着英特尔在移动市场的策略推广,英特尔将ARM处理器逼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很可能最后落得一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让英特尔在移动市场夺取一些份额。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英特尔对ARM的压力在哪方面。
英特尔对ARM处理器带来的压力
英特尔对ARM处理器带来的压力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英特尔处理器拥有显著能耗比优势,尤其是其凌动处理器发布后,让人们见识到了在低功耗方面,英特尔同样出色。由ABI研究公司进行的测试表面,凌动Z2580在相同的性能情况下消耗的功率为ARM处理器的一半。
凌动Z2580
有消息称,三星已经选择英特尔提供其新的平板电脑的芯片,这也使得自六月初ARM股价呈现一个向下的走势。
第二个压力是英特尔下一代Haswell架构基础上的酷睿处理器。虽然这些处理是昂贵的,但是他们却带来了更好的低功耗。这让ARM倍感压力。随着x86处理器变的更有效率,很少的原始设备制造厂再选择ARM处理器。
微软早期虽然希望ARM架构的Windows RT平台能够提升其平板空间,但是这个平台是否得到消费者和企业用户的支持尚不得知。
英特尔进入移动市场,让投资者和分析者们开始注意英特尔公司的动向,大量的数据表明,英特尔推出的产品主要针对ARM,很多人担心ARM不能达到之前的预期。当然,英特尔这种威胁并不只针对ARM,也延伸到其它的竞争对手,比如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接下来,处理器市场势必会进行新一轮的竞赛,值得期待。
英特尔引领平板电脑迈入22纳米时代
英特尔虽然在移动处理器领域可以算是后来者,但是其在核心技术以及制造工艺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英特尔代号为Bay Trail的下一代凌动处理器也将于今年下半年问世,并且将会引领平板电脑迈入22纳米时代,同时提供8小时以上的电池续航时间以及数周的待机时间,支持运行Android或Windows 8系统。
据悉,下一代Bay Trail处理器将采用全新22纳米的Silvermont微架构,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四核处理能力和第7代图形功能,并且支持DX11、全高清、英特尔睿频技术2.0,具备基于硬件的安全功能。相较于当前一代的Clover Trail平台,Bay Trail能够提供双倍的CPU性能和三倍的图形功能。
根据英特尔官方确认,2013年年底之前,搭载全新一代Bay Trail移动处理器的平板电脑设备就将会陆续问世。
ARM将进20nm领域:英特尔,六个月后请接招
ARM的下一步棋怎么走?看起来在今年前两个季度“表现平平”的它,在英特尔的一波Haswell的大浪下变得似乎没什么存在感了。不过,当下的一条消息让我略感它正在酝酿一场反击之战。
有消息称,基于ARM架构的20nm制程工艺移动处理器正在被台积电和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而预计问世时间就在明年。同时,据了解在20nm制程的帮助下,新一代的ARM架构处理器的主频将突破现在28nm制程的2.3Ghz,从而最终达到3.0Ghz。
除此之外,20nm制程工艺还将帮助新款移动处理器在功耗方面降低25%。
点评:尽管距离ARM的20nm产品问世时间还有至少半年之久,但我想这样的消息足以给正在移动互联领域上演处理器独角戏的英特尔一个警示了,毕竟30%的速度提升与25%的功耗降低听起来还真得挺吓人。那么,英特尔你准备好接招了吗?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