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App

硬声App

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电子发烧友网>处理器/DSP>英伟达分享Grace CPU Superchip的新基准

英伟达分享Grace CPU Superchip的新基准

收藏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相关推荐

多家领先厂商采用全球首批基于NVIDIA Grace CPU的系统设计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 —— COMPUTEX —— 太平洋时间2022年5月23日 —— NVIDIA于今日宣布,多家领先的计算机制造商将发布首批基于 NVIDIA GraceCPU超级芯片
2022-05-24 16:05:242062

每年换代一次,英伟达x86和Arm两手抓

激进一些。今年的Computex上,英伟达就展示了他们在数据中心市场野心究竟有多大。   每年升级的Grace与Hopper   与发布消费级CPU的AMD不同,英伟达在此次Computex上的内容
2022-05-25 00:09:006478

NVIDIA Grace CPU迎来首批玩家,多家厂商将推出基于它的全新数据中心系统

NVIDIA在Computex前夕宣布,多家计算机制造厂商将发布首批基于NVIDIA Grace CPU超级芯片和Grace Hopper超级芯片的系统,这些系统主要用于数字孪生、AI、HPC、云图形和游戏等各类工作负载。
2022-05-24 11:54:462524

全球领先系统制造商加速采用NVIDIA GraceGrace Hopper

NVIDIA Grace™超级芯片打造新一代服务器,为超大规模时代的AI和HPC工作负载提速。   源讯、戴尔科技,技嘉科技、慧与、浪潮、联想和超微计划部署基于NVIDIA Grace CPU 超级
2022-05-31 14:46:331024

900GB/s,NVLink才是英伟达的互联杀手锏

电子发烧友网报导(文/周凯扬)英伟达在GTC22上发布了全新的Grace Superchip,该芯片中用到了NVLink-C2C技术,而去年公开的Grace Hopper Superchip同样用到
2022-03-25 07:03:004855

英伟达超级芯片的真正杀手锏,C2C互联技术

,涵盖大语言模型、推荐系统和矢量数据库等应用,且英伟达依然为GH200准备了不同的配置选项,无疑这一芯片很快就会用于各大数据中心和超算中。   NVLink ,从片外互联走向片内互联   或许在多数人眼中,GH200不过是新一代Grace CPU和Hopper GPU结合的又一新产品,但这必然不是英
2023-08-16 00:12:001076

大家都在争相超过A100,无人对标的Grace Hopper性能几何?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周凯扬)作为英伟达在CPU与GPU技术开发上的集大成之作,Grace Hopper很大程度上象征着复杂计算领军产品。尽管英伟达竭尽所能地去堆这一“超级芯片”的性能,但英伟达还是
2023-09-06 01:10:001137

5V供电系统,TL431做AD基准CPU内部电压基准有区别吗?

TL431做CPU的AD外部电压基准,和CPU自带的内部AD电压基准,哪个更好些?
2018-11-21 10:26:39

CPU性能基准介绍及其在国内市场的应用

基准是衡量最流行的消费设备中CPU性能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包括数字电视(DTV)和机顶盒(STB)在内的家庭领域。 然而,基准正在以快速的速度发展,从独立的测量转向考虑真实世界的用例,以获得更准确
2023-08-28 07:02:32

英伟 VS. 英特尔:后浪来袭!精选资料分享

上周三,也就是2020年7月8日,是个值得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日子。在这一天美股收盘之后,英伟的股价收涨2.3%,来到404美元,这...
2021-07-29 07:07:26

英伟DPU的过“芯”之处

,从而在这两个领域更好地替代CPU,从而释放CPU的算力给到其他更多应用。英伟在DPU上的技术突破,来自于去年收购以色列芯片制造公司Mellanox之后,在这家公司的硬件基础上开发出BlueFeild
2022-03-29 14:42:53

英伟GPU卡多卡互联NVLink,系统累积的公差,是怎么解决的?是连接器吸收的?

英伟不断推出GPU卡,并且实现多卡互联NVLink,实际整个系统会累积到一个较大的公差,而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连接器只能吸收较少的公差,这个是怎么做到匹配的呢?
2022-03-05 16:17:06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