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2020年是显得那么“遥远”,对那个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幻想。
不光只是儿童,成年人对于2020以后的世界同样充满期待,可以看到当时许多的好莱坞科幻大片同样将2020之后的世界设定成了“未来”。2000年上映的电影《火星任务》其背景正是2020年,讲述了人类首次载人火星之旅。但现在来看,载人火星探测或许还要推迟10年或更长时间。
在老版《机械战警》中的背景同样是2020年,而在《终结者》和《机械公敌》等影视作品中,不久的将来人类或将被机器人统治。
可现实是,在2020年既没有时空门、也没有宇宙飞船,甚至汽车还是在地上跑。
不过,要说变化不大吗?“智能化”也确实在持续。
“一块屏”带来的变革
在乔布斯带来了那块“手机屏”之前,谁会想到一台“电话”能成为解决生活中大部分问题“钥匙”,放到以前的好莱坞大片中似乎也没人往这方面想,不过现如今,智能手机确实成功了。
“一块屏”所带来的改变并未止步于智能手机,它正在经历扩散式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智能音箱”。
可能“智能音箱”在大多数人眼中全然谈不上什么“智能化”或“科幻”,相比电影中的众多元素,即便是“智能手机”,在功能上都是“智能音箱”无法比的。
但“智能音箱”有没有改变生活?答案是肯定的,单在交互方式上,智能音箱就已经打破了用户在手机端已经习惯了触控式交互,仅“语音交互”的方式就让“智能化”程度前进了一大步,但还远远不够,一方面,语音技术的不成熟,还无法让语音交互到达想象中的高度;另一方面,“单纯”的智能音箱能做的还是太少,所以才有了屏幕的“介入”。
起初,各家品牌对于智能音箱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或长或宽或圆或方,打造“格外不同”的智能音箱产品成为各个品牌的目标。可当屏幕来临时,各大品牌却出奇一致的统一,从亚马逊的Echo到谷歌Home,百度的小度到家、腾讯叮当智能屏以及阿里的天猫精灵 CC,头部玩家对于屏幕的热忱使得屏幕音箱正在取代传统智能音箱走进用户。
说到底“智能音箱”也只是一块跳板,它最终导向的将是家庭场景的IoT应用,这才是智能音箱的使命所在,也解释了为何各大厂商们对于这款产品的不竭余力。
通过智能音箱调动起用户的休闲娱乐、家居控制、O2O服务、生活助手等方方面面。
作为家庭IoT入口级的存在,智能音箱被寄予厚望,特别是5G已经来临之时,距离真正的“万物互联”或许还要5年、10年,好消息是一旦大门被打开,走过去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块屏”的延伸同样在继续,就像智慧电视,同样被视为家庭IoT场景的入口,背负着三星、LG、TCL、海信乃至华为、小米们的期望。
但“一块屏”并不是终点,家庭智能化场景的终点将是“每块屏”,既每一块屏幕都能成为智能终端来完成现在需要依靠“手机”、“音箱”、“电视”来完成的工作,届时或许每个家庭都会真的拥有自己的“贾维斯”。
当“一块屏”走到室外
智能化除了在深刻影响着“室内”,同样也在影响“室外”。
先有各大机场、高铁站对自己智能化的“武装”;再到“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还有直接作用于C端市场各种出行工具。
不过,最能体现“智能化”或者说“与幻想中最接近的智能化”还是体现在“汽车”本身。
“智能驾驶”正被谷歌、百度们等一大批企业紧锣密鼓的研发中,现阶段虽然已经可以实现特定条件下的全智能化行驶,但离真正落地可能还有蛮远,不过这并不妨碍汽车的智能化进程,同样也是因为一块屏。
在特斯拉开启“汽车大屏”时代之后,中控大屏无论是其外观还是功能都经历了数次迭代,屏幕尺寸越来越大,外观越来越有科技感。
从2006年开始,中控大屏的花样越来越多,从交互方式上的旋钮、按键、到触控,内容上的车况显示、导航到听歌,无不代表着中控大屏的“进化”,但是这并不代表“智能”,并且很多用户仍视为鸡肋,只因蛋疼的交互方式。
直到语音交互也融入进了车内,“中控屏”终于迎来蜕变,其功能价值也终于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因为如此,使得中控大屏又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例如许多车厂已经将“社交属性”融入汽车,这也是目前“车联网”的主攻方向。
人与车、车与车、车与道路、车与云,但最重要的还是人与人,刚刚上市的荣威RX5 MAX就将人与人的交互代入了其中,而汽车迈入“智能时代”所诞生的黑科技也远不止如此,例如“人脸识别”的进入,将无钥匙启动彻底打败,驾驶员只需关好门、系上安全带、脚踩刹车,车子就将启动,只因你在上车之后,车载摄像头已经将你识别,这项技术在众多纯电动车之上已经很常见,荣威RX5 MAX作为一款传统动力的汽油车也具备同样的功能就显得十分难得。
当然汽车“智能化”的终点必将属于“智能驾驶”无疑,而届时车上的这“一块屏”的价值也将得到彻底释放。
智能化普及还需要一只够大的“鸟笼”
纵观行业的热闹,市场虽然同样报以期待,但距离“想象”还有不短的距离。智能化的普及还差一只“鸟笼”。
“鸟笼效应”由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大意是指“当一个人拥有一只鸟笼后,那么他会再买一只鸟来进行匹配,而不是选择丢掉鸟笼。”
当下“智能化 ”的产品看似多样,涉及家居、出行、生活服务等各方面,却都无法成为“鸟笼”的存在,并不是智能化的中心产品,无法引起联动。
即便像智能音箱、智慧电视等产品有潜力成为IoT中心化产品,但却又不够“大”。
不够“大”的原因不在产品本身,而是在于行业格局虽然一直在喊“开放”,却只是基于自身生态的开放,本质上还是“单点发力,各自为战”。
互联网正在走向“割联网”,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想尽办法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业务做为突破口,为自己打造一个“智能化”的入口,这一趋势从移动互联网“APP”开始发酵,目前在物联网硬件端也越发明显。
例如,在家庭IoT领域,华为和小米的生态布局越来越广,特别是小米,基本已经涉及家庭场景下的大部分硬件产品,但小米的生态应用无法与其他品牌互联,一个个“硬件孤岛”凸显。
这只会使得用户范围越来越窄,对于“智能化”的落地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这种相互割据,占地为王的案例其实有很多,在伴随手机发展的“数据线接口”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早期各大手机厂商为了凸显个性化且由于技术标准不统一,每家使用的数据线接口基本都不相同,如诺基亚的原型接口、三星的长条扁宽接口、苹果的Lightning接口、安卓的Mini和Micro接口。
每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当时还没有“跑马圈地”这一说,但其实每家都在做类似的事,但这一模式终究还是无法继续,时至今日Type-C的正在完成统一,即便是苹果也不得不接受,只因“统一”的模式才是市场刚需。
“智能化”落地正面临一样的困境,各家平台产品所割裂出的一个个孤岛,使市场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狭小的选择范围装不下市场需求。
所以,智能化落地还缺乏一只足够大的“鸟笼”,用来承载市场,也只有当人人都拥有那只“鸟笼”,“智能化”尤其是C端市场才会出现高速普及。
来源:硅谷密探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