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几年,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在时代进步中取得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中产生深远影响。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提供平台,让经济之间的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壁垒,从而让新兴商业对比传统商业,完成供给和需求上的高校对接,在效率上掀起效率革命。
伴随近年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的应用,商业步入AI时代,新兴商业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再次被技术赋予强大的变革生命力。当下,在新技术加持下,商业开始向新零售、新制造、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新兴商业转变,引发又一场“数据革命”。
理论上看,中国产业分为三种:传统产业——互联网产业——智能科技产业。基于新技术的应用,让商业模式不断更新迭代,一维世界正在推倒重建,二维世界被划分完毕(BAT掌控),三维世界正在形成。
那么,智能科技产业会怎样完成对互联网产业的迭代过渡?创投周刊(ID:Business-mirror)通过互联网企业从PC到移动互联网得发展路径,分析即将到来的智能化商业的发展路径,以及即将进入AI时代即将形成的商业新秩序。
1PC到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效率革命
在PC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是用户接触网络最主要的入口,许许多多的功能和应用都在这上面完成。浏览器是人类通向互联网世界的第一窗口,不仅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发展,而且也成了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手。
自从互联网第一款浏览器诞生,依赖浏览器发生了数次世界大战,其中前两次世界大战微软IE浏览器凭借Windows操作系统市场垄断地位和捆绑销售模式,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第三次浏览器世界大战的枪声再次响起,苹果、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凭借着自己庞大的用户书和互联网服务,纷纷加入这次浏览器战争。随着chrome浏览器出现后,就出现了很多国产浏览器。
回看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无论PC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企业均在以平台型商业模式进行发展,无论是以浏览器为载体的门户时代,还是以浏览器为载体的电商平台。
互联网阶段,基于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服务器浏览器为代表,网站和平台充当信息入口的角色——信息平台,在于信息整合和互联,许许多多的功能和应用都在这上面完成,浏览器争夺战此起彼伏,门户竞争硝烟四起。此后电商平台兴起,淘宝和背靠ebay的易趣争夺上演了早期电商领域的竞争大戏。伴随市场发展,淘宝、京东、当当在多年的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广阔市场培育下慢慢做大,后起的电商平台均在垂直领域或基于不同战略而攻城掠地,形成今天的电商格局。
透视未来商业逻辑:AI驱动下“超级物联网生态”
2007年ipone和GoogleAndroid系统手机开进移动终端设备战场之前,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用户规模和市场收入规模一直波澜不惊。在被称为中国移动互联网萌芽时期的2000-2003年,以中国电信运营商推出的“移动梦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门户成为最早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主要提供传统移动增值产品的付费下载平台,如彩铃电子邮件等,由于网络和终端等基础硬件设施不够成熟,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随着UCWEB、空中网、3G门户陆续上线,以及运营商主导的移动增值业务迅速发展,并开始构建自由移动互联网服务品牌,移动互联门户时代正式宣告开启。于此同时,以沟通、娱乐、工具为主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断丰富。
进入2010年,随着UCWEB、网秦、3G门户等移动互联网企业纷纷获得融资,苹果iPAD的发布,联想发布乐phone用以对抗iphone,中国移动宣布其手机阅读业务正式商用,以及盛大推出Bambook,正式进军电子书,移动互联网发展进一步提速。
宽带中国战略得全面启动,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2012年网速进一步加快,服务更好,价格更低,尤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光线网络的建设。随着3GG等基础通信技术的日趋完善和移动端产品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让各类移动互联网金庸需求逐渐被激发。从基础的娱乐消费、社交沟通、信息查询到商务交易、网络金融、再到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网民的日常生活。
在此极端,完成了信息通畅对接,效率革命,并诞生BAT以及独角兽企业。这些巨头,要么构建超级APP生态,要么基于自身优势联合巨头进行流量争夺进行发展,他们占据了中国互联网的江山,并完成传统商业到互联网化商业的模式迭代。
互联网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带来新技术带动了社会关系的改变,包括生产关系的优化和调整,从促进了新兴经济的发展。
回看国内的互联网历程,从1998年的门户,1999年的电子商务、2001年的企业服务、2002年的SP、2003年的网游、2006年的视频、2013年的手机游戏、2004年的2B服务、2005年的互联网金融、2015年的共享单车、2017年代的新零售,每个阶段发展无一不是如此。
但不同于以往,即将到来的AI或将成为信息领域的终极阶段,不仅重塑商业模式和劳动力市场,还将把全产业聚拢在一个生态整体上,彻底改变人类的任职,重建人机相互协作的关系。
2从互联网到物联网:AI化技术革命
近两年,商业平台的侧重点由平台型商业,向技术性和服务型平台转型。一方面源于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流量增长放缓或寡头企业得内部业务倒逼,而真正推动平台转型的则是基于AI相关技术的成熟和在市场上的探索应用。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包括微信、京东、微博、抖音等APP也在今年出现了活跃用户数增速放缓甚至在部分月份下降的情况,在竞争激烈得互联网行业,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迫使企业转型发展。
透视未来商业逻辑:AI驱动下“超级物联网生态”
AI无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的钥匙。在2015年后,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这些技术提供了计算、支付、数据等各行各业都需要的通用能力,以AI技术赋能业务呼之欲出,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商业效率和服务体验。
目前,互联网化正在发生两个方向上演进:主要互联网巨头商业体从自身产业纵向深耕的同时,开始向跨产业方向横向延展,商业边界变得模糊。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驱动属性,决定了商业由C端开始向B端转移,包括BAT等巨头都在布局智慧城市,公共交通、公民信用、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城市复杂系统的重要部分,进行人工智能相关设施的基础搭建。
未来,AI的应用,正让互联网巨头走向“超级物联网生态”,数据将是生命体的细胞,算法技术是驱动生命体的血液,让整个商业体变得智能化。
在触AI的各领域中,金融业将率先成为首个“超级物联网生命体”。因为商业社会所有活动都离不开交易环节,贯穿衣食住行相关产业。金融业沉淀了巨量数据,包括各类金融交易、客户信息、市场分心、风险控制,数据级别都是海量单位,这些数据足以为金融科技公司所用,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大数据风控、信息安全、新型信用网络(区块链)等通用能力。
更重要的是,金融领域数据质量高,同时金融业数据有别其他行业,是结构化的形式存在,人工智能也是在金融业应用最早、最成熟的领域。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系统,能够有足够多的数据供其进行学习,并不断完善甚至能够超过人类的额知识回答能力,尤其在分线管理与交易这种对复杂数据的处理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金融风控及业务处理能力。目前,金融科技机构及互联往往金融巨头均早已开始涉足AI领域并试水相关应用,与金融进行深入融合发展。
3商业竞争:从流量之争到技术之战
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以流量为尊的时代,互联网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也是由于互联网流量红利所至。到了AI时代,流量将成为开放能力之一,并且开始在向技术过渡。人工智能的市场应用,首先必须要有场景驱动,解决什么问题;背后有足够数据来驱动AI能力提升;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支撑算法、深度学习等,只有这样AI才会有价值。
近年,全球科技巨头们都在力捧人工智能。亚马逊打造智慧物流网络,微软CEO纳德拉预见智能云与智能边缘的新世界,“AI-First”的谷歌提出“AI民主化”,推进AI开源开放。在国内,走在中国互联网前端的BAT也已悉数入局,只是在战略上各有不同。
4BAT人工智能布局一览
透视未来商业逻辑:AI驱动下“超级物联网生态”
百度
在国内的AI技术的布局及实践上,百度可谓最彻底。
2016年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总裁张亚勤表示,百度云计算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企业用户服务,而是通过与各个行业的深度合作让传统行业焕然一新,为各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挖掘更多的发展机遇。百度云以人工智能为中枢、大数据为依托、云计算为基础,将ABC三位一体的云服务深度结合各行各业,赋能物流、传媒、能源、交通、金融等诸多领域,助推行业智能化变革升级。
2017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以及百度集团总裁兼COO陆奇双双为AI站台,坦言AI是百度的机会,让人们对百度的AI战略有了新的期待。在百度“AllinAI”的战略下,融合ABC(AI、BigData、CloudComputing)技术和资源优势于一身的百度云也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百度AI进入各行各业的战略先锋。截至目前,百度大脑从1.0得到3.0的技术升级,AI布局形成从芯片到深度学习框架、平台、生态的AI全栈技术布局,同时开放110多项AI能力。
透视未来商业逻辑:AI驱动下“超级物联网生态”
阿里
阿里是涉足云计算是从2009年开始,是国内最早涉足云计算的企业,阿里在云计算上拥有自身的先发优势。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首次全面揭幕了阿里产业AI布局和生态:以阿里云为基础,从家居、零售、出行、金融和智能城市、智能工业6大方面展开的产业布局,以及从视觉、语音、算法到芯片构建的立体合作伙伴生态,这些能力、产品和解决方案都通过阿里云服务于各行各业。阿里的人工智能项目“ET大脑”也升级为开放的AI生态,还启动“千里马计划”,通过赛事来招募合作伙伴。
阿里云深度参与生态构建,学术和开发者方面,在阿里云的体系中,已经有2所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天池平台聚集了11万+数据开发者,AUCP计划让大数据、AI相关课程部署到了307所中国大学。产业上,阿里云现在已经与多家AI公司合作。从视觉、语音、算法到芯片。
在今年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宣布,阿里巴巴成立独立芯片企业“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中天微与达摩院芯片团队整合而成。他还介绍,阿里巴巴将于明年发布第一个神经网络芯片,同时将研究量子芯片,为人工智能提供无限计算能力。
透视未来商业逻辑:AI驱动下“超级物联网生态”
腾讯
百度是BAT布局最晚的,技术研究落后较多。但如今,对比人工智能研究院频频面临人才流失的百度,以及已经在机器人项目ET上取得多项技术进展的阿里,腾讯作为最后入场的选手凭借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社交基因产生的大数据,正策马扬鞭追赶。
在AI布局上,百度是以业务驱动发展人工智能的。目前,腾讯已先后在美国投资超过5家从事深度学习、视觉学习、临床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即服务的AI技术公司,是美国人工智能公司最活跃的投资者。同时,腾讯还分别在西雅图和中国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语音、图像、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底层AI技术。如今的腾讯AILab由曾任职百度研究院副院长、百度大数据负责人的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张潼担任主任,坐拥数十位AI科学家,50余名世界一流AI博士和200多位AI应用工程师。
相BA,腾讯的优势也很明显:应用场景丰富,遍布文娱、互联网、社交网络、媒体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用户基数大,QQ和微信分别拥有8.5亿和9.63亿的月活跃用户;社交连接的生态,这其中包括游戏、电子支付、城市服务等能够产生庞大数据的体系。也正是由于这些“腾讯特色”的优势,使得腾讯开发AI技术更多的是业务驱使。
除了BAT这些巨头外,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还为深入应用,小的科技巨头或新锐公司都处于相似的创业状态,各有差异化优势。如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公司上汤正在朝超级接口方向防战,以平台型创业同时进军十几个行业。地平线这样的创业公司也致力于提供全套智慧化解决方案。一些科技公司比如开发一般互联网公司不擅长的智能传感器等产品。
5未来商业:跨界互联到生态协同
在人工智能时代,商业竞争已从流量竞争向技术转变,商业格局必将重排,旧有得商业竞争逻辑将被改写。
虽然像百度这样得全栈技术平台虽然具有很大优势,但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语音处理、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人工机器人等领域深耕的企业未尝不无机会,每一个市场都是巨大得空白蓝海市场。AI公司都有成为互联网时代BAT的潜质。当然,这完全取决于技术对终端场景的赋能程度。
未来,行业将不分标签,在AI技术的赋能下,所有技术公司都将成为AI公司,商业跨界联合发展将成为主流。在AI驱动下,数据将成为连接所有商业体的智慧化触角,向各产业深度延申,线上线下实现最大程度的数据化,C端到B端的全流程将被打通,形成一个大规模、跨行业得的超级物联网生态,进而完成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得智慧化商业变革。
来源:RFID世界网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