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匹配制冷系统
以下各点是对一般情况而言的,以下数据做一个参考。
*制冷工况匹配,以下对策中的“增加冷媒”仅作为最后的手段,此方法应该尽量避免。
在标准制冷工况下匹配的目标:
1)排气温度目标值:85-90℃
高于目标值,则应该减短毛细管,加大室外机风量或追加冷媒。
低于目标值,则加长毛细管,减少冷媒。
如果是特别匹配的高效制冷系统,排气温度较低,一般在70-80℃。
2)冷凝器中部温度目标值:45-50℃左右,过冷度目标值在5-10℃左右
冷凝器出口最低在37-38℃,若过低则与环境35℃温差太小,换热量很少
冷凝器中部温度高于目标值,则应该减短毛细管,加大室外机风量或加大冷凝器。
冷凝器中部温度低于目标值,则应该加长毛细管,追加冷媒。
3)蒸发器中部温度目标值:8-12℃左右,过热度目标值在0-1℃左右
蒸发器中部温度值高于目标值则加长毛细管。
蒸发器中部温度值低于目标值则减短毛细管,加大室内机风量或加大蒸发器。
蒸发器过热度值高于目标值则减短毛细管,增加冷媒。
蒸发器过热度值低于目标值则加长毛细管,加大室内机风量,减少冷媒或加大蒸发器。
4)压缩机回气温度比蒸发器出口温度可高出1-2℃左右。
若回气温度高出出口温度较大,比如出口为10℃,而压缩机回气有20℃,这个是压缩机排气温度上升的原因,应该减短毛细管或增加冷媒。
若回气温度低于出口温度很多,比如出口为10℃,而压缩机回气有5℃,这个是压缩机排气温度下降的原因,这时候冷媒在蒸发器中不能充分蒸发而导致能力不足,应该加长毛细管或减少冷媒。
5)制冷过负荷工况下。
若OLP动作,则应该加大外侧风量,冷媒增多压缩机负荷加大,如果可能的话可减短毛细管,并减少冷媒,或加大冷凝器。
保证高压侧压力不超过26.5bar,26.5bar对应冷凝器中部温度65℃左右。
压缩机排气温度一般要在115℃以下,不要超过125℃,压缩机电机的线圈温度比排气温度高10℃左右,温度过高的话可能烧线圈。排气温度过高时可减短毛细管或加大冷凝器或增加冷媒(注意减短毛细管时可能会使标准工况下能力下降)
5)过载保护器OLP(OverLoadProtector)动作
过载保护器是由电流与温度共同控制的。
OLP曲线图有两种表示型式。如下图,分三个区域或两个区域。
如图所示的OLP曲线,当电流为I1时只要压缩机温度小于t1压缩机的OLP是不会动作的。或者,当压缩机温度是t1时,压缩机的电流小于I1时,OLP不会动作。
5)最小制冷工况下。
蒸发器温度不能低于0℃,到0℃以下时,蒸发器上附着的除湿水份会开始冻结,不能制冷,当冰成块掉下来的时候会打坏风轮。
空调器的防冻结功能,当检测到蒸发器的温度T2连续一段时间低于某温度值时,压缩机停止工作,等到T2上升到某温度时才开始工作。如美的分体机:T2连续5分钟低于2℃则停压缩机,内风机转速不变,T2上升到8℃后再开压缩机。
确保压缩机壳体底部温度高于冷凝器中部温度5℃以上。若不能保证,压缩机油会被冷媒稀释,润滑油会失去机能,这样压缩机滑动部分开始磨损,最终造成不能运转。
6)匹配性能时
调节毛细管和冷媒量的组合,可得出对应的出风温度
选择出风温度最低的毛细管和冷媒量的组合测试能力
针对测试结果作一些微调节,把空调各参数到匹配到一个最佳组合。
7)不合格项目微调与整改
能力不足:
压缩机是否过小?
毛细管与冷媒量是否是最佳组合?
室内侧与室外侧风量是否合理?
两器大小是否合理?
功率过高与最大制冷跳停:
外侧风量是否合理?
冷凝器大小是否合理?冷凝器制作是否有问题(没有胀紧、叠片、倒片、片距不对)
是否冷媒过多或者毛细管过长?
冷凝器流路设计不合理造成严重复热,或流路半堵,降低冷凝器性能?
凝露工况不合格
低风风速是否定得过低?(风速过高会造成吹水)
室内机是否漏风?是否流路不均,严重偏流?
冷媒是否不足,造成缺液蒸发?
室外机有冷媒流动声
毛细管组件用防振胶包住
在两个管径变化大的地方加过渡管
在过渡管处包防振胶
异声或噪音超标
如果是风道的异声,则要改变风轮转速、安装位置或换风轮
如果是制冷系统的异声,则在固频不合格处加配重块或防振胶改变其固频
在配管振动大的地方贴防振胶
在压缩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
压缩机包隔音棉
钣金件上贴隔音棉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