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机器人分为哪几类
按照使用环境的不同,又可以将机器人分为水下仿生机器人,空中仿生机器人和地面仿生机器人。
水下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鱼类或者是其它水生生物的一些特性研制出的新型高速、低噪音、机动灵活的柔体潜水器,这些仿鱼推进器的效率可以达到70%到90%。比如说机器鱼、机器蟹等等。由于单个水下仿生机器人的活动范围和能力有限,所以具有高机动性、高灵活性、高效率、高协作性的群体仿生水下机器人系统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空中仿生机器人是具有自主导航能力、无人驾驶的飞行器。空中机器人具有它独特的优势。比如说它们的活动空间比较广阔,运动速度也很快,它们在空中飞行可以不受地形的影响等等。这一类的机器人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军事上的应用。
地面仿生机器人根据他行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跳跃式的机器人、轮式机器人、足式机器人以及爬行类机器人等。比如说有早稻田大学的“WABIAN”,Raibert和Zeglin共同研制的Uniroo以及Hyon研制的Kenken已经能够成功跳跃,还有蛇形机器人或者是仿壁虎机器人等等。
在仿生机器人中人们相当重视的还有就是类人机器人的研究和发展。类人机器人的最大特征就是能够用双足行走,双腿直立行走是人类特有的步行方式。类人机器人主要是外形的仿人、类人行走和完成抓取等基本操作功能,它集成了多门学科知识和多项高新科技,代表了机器人的尖端技术。
类人机器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能耗比较小,而且与人协同工作起来也比较的容易,但是正是由于受到它自身的特点的制约,类人机器人的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研究之路组要走。类人机器人的研究涉及到了很多方面,比如说机构学,材料学,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等等。
仿生机器人研究现状
仿生机器人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仿生应用的理念。如图1所示,人类最早进行了陆面仿生机器人的探索,如中国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以及1893年由Rygg设计的机械马;其次,进行了空中仿生机器人探索,最早模仿鸟类的飞行进行扑翼飞行器设计,1485年达芬奇设计的扑翼飞机图纸是世界上第一个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的设计;最后,是水下仿生机器人的探索。纵观仿生机器人发展历程,到现在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探索时期,该阶段主要是生物原型的原始模仿,如原始的飞行器,模拟鸟类的翅膀扑动,该阶段主要靠人力驱动。至20世纪中后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以及驱动装置的革新,仿生机器人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宏观仿形与运动仿生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利用机电系统实现诸如行走、跳跃、飞行等生物功能,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人为控制。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对生物系统功能特征、形成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生机器人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机电系统开始与生物性能进行部分融合,如传统结构与仿生材料的融合以及仿生驱动的运用。当前,随着生物机理认识的深入、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仿生机器人正向第四个阶段发展,即结构与生物特性一体化的类生命系统,强调仿生机器人不仅具有生物的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同时具备生物的自我感知、自我控制等性能特性,更接近生物原型。如随着人类对人脑以及神经系统研究的深入,仿生脑和神经系统控制成为了该领域科学家关注的前沿方向。
我国仿生研究起步较晚,近30年来在NSFC的大力资助下,经历了跟踪国外研究、模仿国外成果到局部领域齐头并进三个阶段。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茂教授利用Navier-Stokes方程数值解和涡动力学理论研究了模型昆虫翼作非定常运动时的气动力特性,解释了昆虫产生高升力的机理,为微型仿生扑翼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国际昆虫扑翼飞行机理研究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宏教授研制的类人五指灵巧手,能灵活运动并进行物品的抓取,技术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今天,仿生机器人种类繁多,本文主要针对陆面仿生机器人、空中仿生机器人、水下仿生机器人领域中的部分典型研究工作进行介绍与分析。
陆面仿生机器人
在自然界中,陆面生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有双足运动方式,如人类;有多足爬行方式,如狗、壁虎等;有无足移动方式,如蛇类;有跳跃方式,如袋鼠、青蛙、蝗虫等。研究人员从这些生物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得到启发,进行了陆面仿生机器人的研究。主要有仿人机器人、仿生多足移动机器人、仿生蛇形机器人和仿生跳跃机器人等。
仿人机器人
仿人机器人是指一定程度具有人的特征,并具有一定程度移动、感知、操作、学习、联想记忆、情感交流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可以适应人类的生
活和工作环境。这是一个融合机械电子、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传感及驱动技术等多门学科的高难度研究方向,是各类新型控制理论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平台,也是目前仿生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仿人机器人的研究可以推动仿生学、人工智能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仿人机器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单元功能实现,仅模仿人进行简单行走,发展到能初步感知外界环境的低智能化,再到现在集成视觉、触觉等多项技术并能根据外界环境变化作出自身调整,完成多项复杂任务的拟人化、高智能化系统。
仿人机器人的研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双足步行机器人。日本早稻田大学首先展开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其研制的WAP、WL以及WABOT
系列机器人能实现基本行走功能。在此期间,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国家的多家机构均进行了仿人形机器人的研究探索工作,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如美籍华人郑元芳博士1986年研制出了美国第一台双足步行机器人SD-1以及其改进版SD-2。
该阶段主要还是侧重实现机器人的行走功能,并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控制。进入21世纪,随着传感以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仿人机器人具有一定的感知系统,能获取外界环境的简单信息,可做出简单的判断并相应调整自己的动作,使得运动更加连续流畅。如本田公司于2000年研发的仿人形机器人“ASMIO2000”不仅具有人的外观,还可以事先预测下一个动作并提前改变重心,因此转弯时的步行动作连续流畅,行走自如,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仿人形机器人。索尼公司2003年推出的“QRIO”机器人首次实现了仿人机器人的跑动。其后,法国的“BIP2000”机器人、索尼公司的“SDR”系列机器人、日本JVC公司研制的“4”机器人、韩国的“HUBO”机器人,实现了诸如站立、上下楼梯、跑步、做操等复杂动作。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与控制技术的进步,仿人机器人智能性更强,能实现动作更复杂,运行更稳定,且能根据环境的改变和它自身的判断结果自动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动作。如本田2011年发布的“ASIMO2011”机器人,综合了视觉和触觉的物体识别技术,可进行细致作业,如拿起瓶子拧开瓶盖,将瓶中液体注入柔软纸杯等,还能依据人类的声音、手势等指令,来从事相应动作,此外,还具备了基本的记忆与辨识能力。
2013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的“ATLAS”机器人是当前仿人形机器人的一个代表,除了具有人形外观,还具备了人类简单的识别、判断以及决策功能,是一款具有较高智能化的类人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在传送带上大步前进,躲开传送带上突然出现的木板,能从高处跳下稳稳落地,能两腿分开从陷阱两边走过,能单腿站立,被从侧面而来的球重撞而不倒。
该公司开发的另一款用于美军检验防护服性能的军用机器人“Petman”,除了具有较高灵活度外,还能调控自身的体温、湿度和排汗量来模拟人类生理学中的自我保护功能,已经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人类的生理特性。
仿人机器人另一个研究方向就是仿人手臂和灵巧手指的研究。从最初的外观仿形并实现简单运动阶段发展到现在集运动感知于一体,并能实现类似人手诸如抓取等细微操作的机电系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TOMOVIC等于1962年针对伤寒病患者设计的“Belgrade”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灵巧手,只能实现简单动作。SALISBURY等于1982年设计的“Stanford/JPL”仿人手首次完整引入了位置、触觉、力等传感功能,开创了多指手实际抓取操作的先河,是当时乃至现在都很具有代表性的机械手。此后,机械手朝着更加灵活,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2010年德国宇航中心DLR研制的手-臂联合系统“Hasy”机械手臂,总共具有21个自由度,是第一个采用仿生学关节进行手指设计的多指灵巧手,手指关节的运动模仿人手进行面接触滑动而不是单纯的转动,使其运动特性与人类手指更加接近
国内仿人形机器人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先行者”是我国第一台仿人形机器人。其后,北京理工大学于2002年研制的仿人机器人“BHR”,突破了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了无外接电缆的行走,可在未知地面上稳定行走且能实现太极拳表演等复杂动作。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开发的“HIT”系列双足步行机器人实现了静步态和动步态步行,能够完成前/后行、侧行、转弯、上下台阶及上斜坡等动作。清华大学研制开发的仿人机器人“THBIP”采用独特传动结构,成功实现无缆连续稳定地平地行走、连续上下台阶行走以及端水、太极拳和点头等动作。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制成功的“汇童5”仿人机器人,代表了我国现阶段仿人机器人的最高水平,具有视觉、语音对话、力觉、平衡觉等功能,突破了基于高速视觉的灵巧动作控制、全身协调自主反应等关键技术,成为具有“高超”运动能力的机器人健将,此外,浙江大学也进行了仿人机器人的研制,通过轨迹预判的方法提高了机器人对复杂情况的处理能力,实现了机器人打乒乓球的运动。
在仿人手臂与灵巧手指方面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开展较早,1993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只三指手“BUAA-I”,其随后改进版本“BUAA-II”型和“BUAA-III”型三指手相继问世。上海交通大学从2005年开始进行基于脑电的机械手臂操作研究,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假肢手的操作功能和操作灵巧性,开发功能更先进的生物/机械系统接口,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具有“仿人手”功能的新一代假肢手。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德国DLR联合研制的类人五指灵巧手“HIT/DLRHand”,具有多感知能力,运动灵活,抓取过程仿人化,能够完成正向捏取、三指捏取、柱状抓取等人手大部分抓取功能。目前仿人机器人研究已在诸如关键机械单元、整体运动、动态视觉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与人运动的灵巧性和控制的自主性相比还相差很远。仿人机器人的最终发展目标不仅是外形及运动方式模仿人,而且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接近人,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能自主完成各种任务,还能自己适应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动态环境。
仿生多足移动机器人仿生多足移动机器人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
爬行生物。研究人员从狗、壁虎、螃蟹、蟑螂等爬行生物上获得灵感,进行结构模仿设计。因其具有良好的地形适应能力,近20年来一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受到世界各研究机构的关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仿生多足移动机器人的机构与控制均得到较大发展,从单一模仿生物移动发展到具有智能控制和良好的环境感知能力,更接近生物原型的移动机器人。
20世纪60年代中期,通用电器公司研制了四腿式步行机器人“Mosher”,采用了由人控制的方法模拟四腿生物行走,是仿生多足移动机器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此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能自主控制移动的机器人相继出现。如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制的“TITAN”系列四足步行机器人,具有多种运动步态,可在倾斜的楼梯上行走。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2008年仿大狗研制的“Bigdog”机器人是多足运动机器人的代表,具有环境感知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平衡性良好,即使侧面被物体冲击,也能很快地通过调整步态恢复平衡状态。可以爬山坡、过雪地、走石子路,上下楼梯,在光滑的冰上行走,甚至能跳跃跨过单杠,可用于军方运输。该公司2013年最新研制的“猎豹”机器人能够冲刺,急转弯,并能突然急刹停止,与生物原型运动较接近。它的奔跑速度最高可达到46km/h,是目前运动速度最快的仿生多足移动机器人。
还有学者基于昆虫的爬行运动机理进行仿生多足机器人的开发。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研制的仿蟋蟀爬行机器人,是仿生昆虫机器人中的一个代表,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行走和跳跃,能够适应粗糙地带,能灵活地进行跑动、转弯、避障等。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密执安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机构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资助下,研制了“RHex”系列腿式机器人,拥有六条半弧的“弹力腿”,能够轻松实现快速行驶、跳跃、腾空翻转和攀爬等动作。研究人员还从壁虎能在垂直墙面上行走获得启发研制爬壁机器人。
责任编辑:YYX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