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的CAXA实体设计看三维CAD的普及
最近从CAXA传来消息,在“回报社会回馈用户”特惠活动中,CAXA实体设计软件针对老用户破天荒地将价格从35800元优惠到了8800元人民币。得知这一消息,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价格战,第二个印象就是甩图板。1996年,国家“九五”的“甩图板”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CAXA也曾将数千元的电子图板一下子拉到了几百元的价位,从而一炮走红,迅速占领全国二维CAD市场,直至今日与AutoCAD分庭抗礼。此次CAXA实体设计针对老用户大幅调价, CAXA是否意图借此风云再起呢?结合目前国内制造企业普及三维CAD,我在此表达一些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开发平台——从二维转向三维——正逢其时
“甩图板”工程让我们接受了二维CAD系统,它帮助工程师们轻松地画出规范、漂亮的图纸,提高了绘图效率,并使图纸的修改和管理更方便,也改善了“面朝图板背朝天”的工作环境。但是,二维CAD系统与手工绘图一样,均基于几百年来逐渐形成的二维工程图表达方法,这无助于减少设计错误和设计更改,对产品的设计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无能为力。而三维设计则大不相同,它采用直观的三维模型表达方式,能清楚地描绘更复杂的产品结构,并能在产品概念设计和功能设计的同时,并行地进行优化分析和可制造性分析,这是在现代制造业对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不断追求的必然结果。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过程。70年代初,二维CAD取代了手工绘图;80年代,机电产品大行其道,产品功能越来越精巧,结构越来越复杂,二维图的表达方式已经捉襟见肘,三维CAD系统出现;90年代,互联网使全球经济一体化,制造业竞争加剧,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高品质创新产品的制造商,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因此,基于三维CAD的DMU(数字样机技术)、VPD(虚拟产品开发)和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应运而生。纵观80年代初到现在产品开发平台的发展,三维CAD技术一切发展的基石。
虽然,我们希望中国的制造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在工业化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我国的信息化还必须从基础做起,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由此可知,“九五”甩图板工程完成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整体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CAXA的电子图板就是在“甩图板”工程中被广大中国工程师所认识和接受的。
现在,从内部环境看,很多国内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了足够的IT基础,企业中年轻的工程师们也已经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CAD软件成为了很多企业的标准设计平台;从外部环境看,国内制造业已近融入了国际制造的产业链,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不可避免,市场对T、Q、C、S的要求正在提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之,三维CAD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已经非常成熟,国内企业的设计平台从二维向三维的大规模转变已经迫在眉际、势在必行。
CAXA在此时针对数十万使用电子图板的老用户大幅度优惠其实体设计软件的价格,实在是明智之举。正像“甩图板”工程中价格陡降、声名鹊起的电子图板一样,CAXA的实体设计又一次领风气之先。
普及三维CAD软件的两点悖论
提到“普及”二字,诸位千万不要误会。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制造企业在整个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中全面使用三维软件,而是指大部分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将产品开发平台从以二维为主转向以三维为主。本着“饭要一口口吃的”的原则,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在一段时期内逐渐从二维平台过渡到三维平台。这才是“普及” 的本意,三维软件的普及不可能“一刀切、一把抓”。
事物总要辩证的看,三维CAD软件虽好,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第一,三维软件的投入产出不理想。第二,三维CAD软件和产品创新之间画不上等号。持这两个看法的人在企业界所在多数,作为信息化的主体——企业不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三维CAD的普及就缺乏内在的动力。
软件也要讲性价比
第一个观点是很多中小企业领导人的想法。作为企业的领导人,首先关心的是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因此,在他们的意识里,市场销售大于产品制造,产品制造大于产品开发。而且,很多中小企业以代工为主,产能才是关键,产品的开发基本没有或不受重视。企业领导往往认为,在市场销售和产品制造上的投资能迅速见到明显效益,而为产品开发购买三维CAD软件则得不到理想的收益。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首先,很多企业决策者的信息化意识淡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过于短视,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其次,三维 CAD软件存在其他信息化系统的通病,定位过高(价格也够高),没有把帮助企业实现阶段性效益放在第一位。只有企业尝到了三维CAD软件的甜头,企业才会进一步将三维平台的效益发挥出来。曲高和寡,高定位的三维CAD软件只能赢得大企业市场,而对中小企业则缺乏吸引力,自然无助于三维CAD软件的普及。普及三维CAD需要平民化的三维软件。
现在,在很多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当地制造企业购买三维CAD软件的目的就是承接海外来的加工业务,因为海外上游制造企业提供的是三维模型,承担这些业务就必须使用三维软件,对这些企业来说,三维CAD软件的效益就在于能浏览和简单的修改模型,承揽业务。在代工企业中,一些企业开始具备了简单的产品开发能力,他们通过原有模型进行变型设计,并在产品制造前,利用三维软件制作精美的产品目录,主动出击去寻求更大的市场。对这些企业来说,简单的参数化变型设计功能和三维模型的渲染、输出能力就是创造效益的基础。
其实,企业的需求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深入的,对于大量的、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过高的价格和过于宏大的远景描述只会令很多中小企业领导头晕目眩、将信将疑。三维CAD软件只要能以合理的价格,不断满足企业的一些阶段性需求,就能赢得广大的市场,并间接推动三维开发平台的普及。
不管你怎么看,8800元的CAXA实体设计确实降低了企业的拥有成本,而作为一套完整的三维设计软件,其功能也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恰好符合了广大中企业的口味,投入小,见效快。
三维CAD软件是创新的基础和加速器
对于第二个观点,我本人非常同意。使用三维CAD软件不一定代表企业具备了产品创新能力,不用三维CAD软件也不能说企业就没有创新能力。客观地说,三维 CAD软件和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之间没什么必然的联系。众所周知,日本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很多日本企业仍然在使用大量的二维CAD软件。在造型创新、功能创新和制造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中,三维CAD软件扮演的只是实现创新的工具。企业是否具备产品创新能力,关键要看企业是否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在使用三维CAD软件后,才能如虎添翼。
实际上,“创新产品”确实利润高,据美国人统计,企业在产品设计上投入1美元,则其产出就会增加2500美元。不过,产品创新也有“成本高、风险大、见效慢”的特点。韩国就为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成了产品创新的失败者。二十年前,韩国人过高地估计了创新的收益,过低地估计了创新的难度,政府投入了大量垄断性的资源,大张旗鼓地搞高档轿车,结果不了了之。因此,很多国内企业不是不愿意创新,而是不敢创新。在目前的市场状态下,制造成熟产品也能保证不错的利润,搞产品创新则前途未卜,还是偏安一隅的好。
但是,从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看,“不创新毋宁死”。缺乏产品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在制造成本上升、市场利润下降的夹缝中难以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深化利用三维CAD和相应的优化分析软件,能有助于降低企业产品创新的风险和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增加产品附加值,并帮助企业尽快见到效益。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不仅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知名企业能证明这一点,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很多企业也在使用三维CAD辅助产品创新。
在产品创新方面,我国的制造企业明显落后,“中国制造”包打天下,而“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仅仅依靠“中国制造”,谁也不知道中国的制造业还能火多久。但有一点很清楚,“中国制造”的含金量不高,根据2003年的数据,从制造业总量看,2003年日本是9111亿美元,中国为3825亿美元。
已经落后了,还不迎头赶上?暂时抛弃急功近利,把目光放得长远些。虽然三维CAD还不能代表产品创新的全部,但它至少是创新的基础和加速器,普及三维 CAD就是从产品创新的基础抓起。因此,必须让更多的中国企业用得上、用得起三维CAD软件,CAXA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
平民化的CAXA实体设计
CAXA实体设计在此次活动中将价格优惠到8800元,三维CAD软件比国外二维CAD软件的价格还低,而三维CAD软件又是国内制造企业实现创新所急需的,那么使用三维CAD软件何乐不为?现在市面上一套网络版三维模型浏览软件还需要人民币一万多元呢,CAXA的实体设计兼容ACIS和 PARASOLID格式,建模速度快,易学易用,虽然在特征造型和曲面方面与Pro/E、CATIA等国外软件相比还有差距,但作为一套完整的三维设计软件,其8800的价格已经成为了性价比之王。
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CAXA“中国PLM”的这杆大旗能在强手如林的4C2P(CAD/CAE/CAPP/CAM/PDM/PLM)市场屹立不倒!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