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工业软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卡脖子”问题和产业升级战略,这也是国内大众闲聊八卦的热议话题。
质疑和鼓励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什么国内大厂不努力,只顾赚钱没有社会担当;后发国家还在追赶,已经在大力投入了,要有信心和耐心……
这里结合我的经历和思考,聊聊工业软件的话题,讲讲为啥卡脖子的病不太好治。
从宏观层面的角度讲,工业软件可不是说搞就能搞的。
使用工业软件的人和企业,只需要熟练使用软件包装好的各种功能即可,国内企业大多是这个类型的。
例如,操作机台设备的工业软件,普工和技术员只需要按动各种按键,对机器进行合适的操作即可,这些软件的可视化现在都做的很好,只要能认字,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基本都能熟练使用。
当然了,普工和技术员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操作,所以在现实中,工程师是指挥他们操作机台设备的人,可以胜任机器维护和参数调控工作,普工和技术员只需要按照指挥操作机台就好。
而对于研发和设计类型的工程师来说,主要是使用工业软件设计和仿真,这虽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不多而且不需要掌握的太精细,因为大部分详细的专业知识已经被包装在了软件中,工程师做的本质上是画图和调参类型的工作。
这也让许多行业的转行变得简单了一些,因为软件的存在,胜任工作的难度降低了,从而让转行的门槛也相应变低,当然了,劳动者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工作经验的议价权也在降低。
像我和同事之前搞研发时,有涉及到EDA设计,CAD的设计,还有CAE仿真的软件,如果前辈愿意主动给新人讲解的话,我认为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基本都能熟练使用软件的具体操作,看懂仿真得到的图表。
即使是一些专业门槛比较高的行业,往往也只是阻挡了转行人士的加入,正常大学学习的科班人士一般能够胜任软件使用者的角色。
综上所述,使用软件的要求并不算很高,以国内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在工作中熟悉一段时间后基本都能胜任,刚入职的新人们不要对自己的能力太过担心。
但对于研发工业软件来说,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这些包装好的软件操作和结果输出,内部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专业原理,比如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量子力学,光学原理,固体物理等等,如果想研发这些工业软件,不只要对专业知识精通到实现融会贯通,还要有把它们包装成傻瓜式操作的能力。
这就是自己考60分不挂科,和真正学会还能通俗易懂地讲给别人听的区别了,咱们上学时能完全学会这些专业知识的人其实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人是追求个大概理解,60分万岁的路子,只能达到使用软件者的水平。
国内即便是做计算模拟的课题组,大多也是直接购买现成的软件让硕士博士们调参,真正自己写模型搞计算模拟的人是很少的,这一点我读研的时候深有感触。
而且工业软件在开发时,必须要对这些软件的使用场景足够了解才行。
要知道研发工业软件的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软件的人在生产活动中更加方便,不了解使用场景就实现不了这种提升生产力的改善。
例如,研发设计和仿真软件,得知道某个行业的软件使用者在设计和仿真方面的习惯,知道这个行业项目推进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再比如,给生产设备开发操作软件,得知道各个生产流程具体是什么,设备应该怎样运行,好开发相应的运转程序和可视化界面。
所以说,研发工业软件的要求是很高的,它不但要求劳动者有很高的专业素养,还要熟悉现实中软件的使用场景,对使用软件的行业有足够的了解才行,这需要劳动者,学校,企业,社会各界的努力进步才能实现。
比如劳动者要有研发的内驱力和学习能力;学校要做好教育培养和专业规划;企业要做好创新驱动的文化搭建,为新人提供完善的培训;社会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等等…………
现实中,工业软件和仪器设备的研发属于技术服务领域,一般在国家已经发展到较高生产力水平时,才能在技术服务领域形成较大规模的体系。
到目前为止,能够构建大规模技术服务业体系的国家,仍然以欧美等老牌发达国家为主。
相比之下,包括日韩等新兴发达国家在内,其它国家大多处在以劳动密集和产品加工为主的发展模式上,更习惯于使用软件和设备从事产出活动,而非研发软件和仪器本身。
所以说这方面薄弱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咱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了老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但在这方面还是处于追赶者的位置,饭要一口一口吃,过河和超车也得一步步摸索才行。
国内北上深等一线城市,目前已经摸到了规模化发展技术服务业的边边,并开始将运营岗位和生产工厂向其他城市外溢扩散,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咱们的发展还是很迅速的。
因为近几年卡脖子问题的出现,咱们在国产替代上的速度是明显加快的,还是要有信心才是。
然后我们把目光细化一些,聊聊行业的层面。
工业软件的研发主力,会是互联网公司吗???
研发工业软件最重要的要素,一个是精通工业软件涉及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个是对工业软件的实际使用场景足够了解。
这最重要的两条,哪一条都和互联网公司不太沾边。
互联网公司的产出主力,主要是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从业者,对于其他行业的理论知识并不了解,隔行如隔山的专业壁垒,外加研发工业软件对专业知识的高要求,又让互联网从业者难以短期内迅速精通其它行业的知识。
而且互联网企业并不接触实际的工业场景,不太晓得研发的工业软件需要满足哪些功能,注意哪些事项,达到哪种精度和响应时间要求等。
所以在现实中,互联网公司开发的所谓软件APP,一般对接的是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活动,而不是对接企业的生产活动,互联网公司一般不具有研发工业软件的条件。
看起来都是软件,区别还是挺大的。
现实中的工业软件,或者由一些对工业场景和专业领域深度了解的公司专门开发,或者由制造业公司或者硬件公司自己组建开发部门,结合自己的使用场景慢慢进行自研替代,总之和互联网公司是扯不上太大关系的。
这个规律不只限定于国内互联网公司,像脸书推特亚马逊之类的欧美互联网公司,也没听说过它们和研发工业软件有干系,即便拓展面向企业的业务,大多也以云服务和金融服务为切入点。
国内这方面的企业目前还是挺少的,无论是工业软件还是仪器设备,咱们的国产替代率都不算高。
而且这个行业很容易形成垄断,使用软件的相关从业者,一旦对某种工业软件的界面熟悉用的顺手了之后,多半不会再想适应其他软件的使用方式,这加大了后来者追赶的难度。
不过在我的印象中,不少这方面的国内企业确实很努力,之前工作的时候用过华大九天的设计软件,感觉还不错,包括一些国内硬件大厂也在组建部门尝试,这里也祝愿这些企业早日开花结果。
接下来,咱们把目光放的再细一些,来到企业的层面,聊聊为什么企业不愿意研发工业软件。
实际上,企业和软件的原因都有。
工业软件主要是服务于企业而非消费者的,购买者一般以公司为单位,使用范围局限在从业者当中,而非适用于全部社会大众,这注定了和大家认知的那些软件APP相比,工业软件的适用范围不够广。
而且工业软件的功能也比较单一,即便是像CAD,CAE这类使用范围较广的软件,也只能胜任设计,仿真这类较为单一的功能。
因为工业软件在不同行业的需求有明显的差异,即便同为仿真和设计类软件,也要针对不同行业满足这种差异性较大的功能需求,这意味着要研发许多种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区别,可能比两款APP的区别都大。
至于一些实际生产中用于操作和监控设备运行的工业软件,适用范围和功能面就更小了。
比较好的情况,例如显微镜等观测设备,可能还有一些共通的工业软件可以在各种显微镜上使用。
更一般的情况,比如某个机台的操作和可视化软件,它很可能只适用于这个细分行业,这一道特定的工序,以及这个独特的机台设备上,换到其他机台上就得重新研发新的工业软件了。
这导致社会上的工业软件种类繁多,每款工业软件的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不算很大,这会压制研发工业软件的企业规模。
世界上成熟工业软件的厂家,一般有几百人几千人的规模,属于中小型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某个分支业务的规模,和那些动辄数万乃至数十万人的大厂肯定比不了。
而且这些较为成熟的公司,旗下可能有好几款比较流行热卖的工业软件,还针对每款工业软件尽可能推出更多的版本,好让每款软件尽可能适用于更多的行业领域。
相比之下,那些面向消费者的APP类软件,一款软件就可以适用于社会上的全部大众不说,还可以不断嵌入各种各样的使用功能,覆盖绝大部分日常生活或者休闲娱乐的需要。
所以和工业软件相比,APP类软件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开发起来也不像工业软件那样面临专业知识和使用场景的困难,以互联网大厂为代表的国内软件公司,自然更青睐于它们。
一招鲜吃遍天的方式虽然有点单调,但确实可以用更少的付出换来更大的收益。
而从企业的角度讲,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时间并不算长,早期的市场经济秩序仍处在不断探索中,很多企业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这也对国内企业的经营习惯产生了影响。
比如说,以前市场对企业原创成果保护做的不够好,研发核心技术和产品又会消耗很多钱。
所以那个时候最有利于企业生存的做法,就是想办法弄到别人的核心技术,然后加班拉满山寨出类似的产品,再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抢占市场。
再比如说,很多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可以承接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国有资产作为原始积累。
于是这些企业利用承接的原始积累,直接购买国外的技术设备和产线,就能实现迅速发展。
还有,早期的创业者或者文化程度不高,或者受限于国内环境,确实在高科技方面没有太多的创业点,如果想要赚钱,最佳的创业方向还是以挖掘大众的潜在需求为主。
所以这些企业的成长发展基本都是围绕消费者,产品以服务消费者为核心,然后尝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自主化比例。
由于成长背景的影响,国内企业更习惯购买国外现成的技术和软件设备,用加班迭代和流水化办公的方式加大产出,围绕消费者为中心打造产品服务。
最好自家产品就是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类型,靠一款主流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就能创造巨大的商业帝国那种。
很显然,这与创新驱动+服务于企业+市场份额小的工业软件差异巨大,国内企业不喜欢走研发工业软件的路子,也就可以理解了。
最后,我们把目光放到个人身上。
社会发展,行业,企业等各种因素的现状,国内并没有多少研发工业软件的企业和工作岗位。
一些人可能有研发工业软件的热情,想找到合适的发挥自身价值的岗位。
然后在招聘中,求职者可能发现,这样的工作并不多,而且这些企业大多处在追赶者的位置,在收入上相比劳动密集大厂没有什么明显优势。
等到真正入职的时候,十个人里可能有九个人发现自己上当了,自己可能只是用现成的软件换皮和调参,或者是工厂里搞运维的。
很显然,大部分人成为了企业骗补贴的棋子,包括我自己也曾在招聘中跳过坑。
我个人当然希望更多人投入到这条路上,包括国家这方面的扶持力度现在也很大。
不过从劳动者的角度说,我还是建议不要只凭借热血和情怀,而是询问自己更加现实一些的考虑。
比如,是否对这类工作感兴趣,希望作为自己整个职业生涯的岗位方向。
比如,是否愿意为这个行业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要知道作为追赶者工作可并不轻松。
比如,是否愿意承担风险,在行业仍较为混沌时加入其中,这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
再比如,是否有足够的判断力寻找到符合自己志向的公司,而不是跳坑上当受骗。
……
个人观点,供参考,感谢大家的支持。
编辑:黄飞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