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箱结构
附图1-1为实验箱结构示意图,整个面板分成三部分,即多孔实验插座板部分;操作板部分;多路电源部分。由于这三部分组合在一块面板上,使实验时电源线、各种脉冲信号线与插座板上实验线路的连接方便可靠。
附图1-1 实验箱面板结构示意图
现将各部分分别介绍如下:
1. 多孔实验插座板部分
插座扳的结构如附图1-2所示。它由两排64列弹性接触簧片组成。每个簧片有5个触孔,这些触孔在电气上是互连的,触孔之间及簧片之间均为双立直插式集成电路的标准间距。因此,适合于插入各种双立直插式集成电路,亦可插入引脚直径为Ф0.5~0.6mm的任何元器件。当集成电路插入两行簧片之间时,空余的插孔可供集成电路各引脚的输入、输出或互联。上下各两排双行的插孔是供接入电源线及地线用的。每行共有5×10个插孔。每半行插孔之间相互连通,这对于需要多电源供电的线路实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本实验箱具有6块128线多孔实验插座板。每块插座扳可插入8块14脚或16脚双立直插式组件。注意电路连线一定要用硬接线。(Ф0.5~0.6mm单芯塑料导线)
附图1-2 实验插座板示意图
2.操作板部分
本实验箱提供各种显示方式(数码显示、电平显示)和信号源(逻辑电平、单脉冲、低/高频连续脉冲、正弦波),基本不需要借助其它仪器即可以满足数字逻辑电路静态功能的实验要求。
2.1 4位二一十进制7段译码显示器
安装在操作部分的中间部位,由带驱动电路的发光二级管组成。一组电路如附图1-4所示。电平信号在输入(出)插孔板上L0~L7的插孔输入。输入高电平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亮,表示逻辑“1”;输入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不亮,表示逻辑“0”;无输入信号时发光二极管也不亮。该显示器的电源与+5V电源在内部已接通。
2.3 8位逻辑开关
安装在操作部分的下部,由8个钮子开关组成。电路如附图1-5所示。
开关往上拔时,对应的输出插孔输出高电平“1”;开关往下拨时,输出低电平“o”。“o”、“1”信号在输入(出)插孔板的K0~K7插孔输出。逻辑开关的电源与+5v电源在内部已接通。
注意:由于机械接触抖动,往往在几十毫秒内会使输出电平出现多次抖动,某些情况下不宜直接驱动电路。(如不宜作CP信号)
2.4 四组单次脉冲发生器
安装在逻辑开关的右边。当按、放一次按纽“P”时,可在P+、P— 端同时产生正极性和负极性单次脉冲。电路如附图1-6所示。
单次脉冲分别在输入(出)插孔板上对应的P+、P— 插孔输出。单脉冲发生器的电源与+5V电源在内部已接通。由于采用了防抖动电路,输出电平是无抖动的。
2.5 连续脉冲发生器
它是一个基本多谐振荡器。电路如附图1-7所示。通过转换开关“K”的转换,能产生1~10Hz及20~150KHZ左右的脉冲信号,脉冲频率和宽度在上述范围内连续可调。脉冲主频信号在输入(出)插孔板上输出,在主频信号的左边插孔可输出主频频率的2、4、8、16的同步分频信号,连续脉冲发生器的电源内部已连通。
2.6 正弦波发生器
它能产生1KHZ左右的正弦波。电路如附图1-8所示。为配合模拟电路实验而设置。正弦波信号在输(入)出插孔板上标有“~”符号的插孔输出。其正负5V电源内部已连通。
3.多路电源部分
为配合数字逻辑、摸拟电路实验的需要,本实验箱配置了4路直流稳压电源:两路固定电压输出±5V电源;另两路是±10~15V连续可调跟踪式电源,是运算放大器的理想电源。如附图1-9所示。在做实验时,四路电源分别用箱内配备的专用线引出, +5V电源也可在输入(出)插孔板的两端的插孔输出 ,面板上的“5V输出”是供逻辑脉冲测试笔用的电源。
注意在使用中电源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极性不能接反,否则会损坏集成电路,甚至损坏实验箱内的电路。
输出电压范围 +5V电源 +5V ±0.2V
一5V电源 一5V ±0.2V
±15V跟踪式电源 ±10~15V ±0.1V
最大输出电流 +5V电源 1 .5A
一5V 电源 0. 5A
±15V跟踪式电源 0.5A
电网调整率 0.1%(外电网电压220 V ±10%)
负载调整率 2 %(负载从0至满载)
二、集成电路接线技巧
由实验箱的结构可知,多孔实验插座板是进行电路实验的关键部分,由于不需焊接,因此,元器件可以反复使用,利用率高,而且实验时操作方便。为了合理使用实验插座板,下面介绍一些接线技巧。
1.为了便于布线和检查故障,最好所有集成电路按同一方向插入,不要为了缩短导线长度而把集成电路倒插或反插。
2.由于新的集成电路引脚往往不是直角而有些向外偏,因此,在插入前须先用镊子把引脚向内弯好,使2排间距离恰为7.5mm。拆卸集成电路应用U型夹,夹住组件的两头,把组件拔出来。切勿用手拔组件,也可用小解锥对撬。因为一般组件在插座板上接插得很紧,如果用手拔,不但费力,而且易把管脚弄弯,甚至损坏。
3.整齐的布线极为重要,它不但使检查、更换组件方便,而且使线路可靠。布线时,应在组件周围布线,并使导线不要跨过集成电路。同时应设法使引线尽量不去覆盖不用的孔,且应贴近插座板表面。在满足上述要求条件下,尽可能使引线短些。为了布线整洁,便于检查,应采用不同颜色的引线来区分不同性质的信号。在布线密集的情况下,镊子对于嵌线和拆线是很有用的。在截取引线时,用小剪刀斜放着截取,使导线断面呈尖头。截取长度必须适当,引线两端绝缘包皮可用小剪刀或剥线钳剥去2-4mm为宜。一根引线经过多次使用后,线头易弯曲,以致很难再插入插座板孔内,因此必须把它弄直,不然干脆把它剪去,重新剥出一个线头。
4.布线的顺序通常是首先接电源线和地线,再把不用的输入端通过一只1K的电阻接到电源正极或地线上,然后接输入线、输出线及控制线。尤其要注意对那些尚未熟悉的集成电路,把它们接到电源和地线之前,必须反复核对管脚连接图,以免损坏组件。
三、使用注意事项
1.如需进行电路接线,必须断开操作板与插座板连接的“VCC”连线,以免带电操作。
2.组件输出切勿与电源线或地线短路。
3.实验完毕后,整理数据,经指导老师审阅、同意后,再将电路连线拆除,并整理好放在实验箱内。
输出电压范围 +5V电源 +5V ±0.2V
一5V电源 一5V ±0.2V
±15V跟踪式电源 ±10~15V ±0.1V
最大输出电流 +5V电源 1 .5A
一5V 电源 0. 5A
±15V跟踪式电源 0.5A
电网调整率 0.1%(外电网电压220 V ±10%)
负载调整率 2 %(负载从0至满载)
四、集成电路接线技巧
由实验箱的结构可知,多孔实验插座板是进行电路实验的关键部分,由于不需焊接,因此,元器件可以反复使用,利用率高,而且实验时操作方便。为了合理使用实验插座板,下面介绍一些接线技巧。
1.为了便于布线和检查故障,最好所有集成电路按同一方向插入,不要为了缩短导线长度而把集成电路倒插或反插。
2.由于新的集成电路引脚往往不是直角而有些向外偏,因此,在插入前须先用镊子把引脚向内弯好,使2排间距离恰为7.5mm。拆卸集成电路应用U型夹,夹住组件的两头,把组件拔出来。切勿用手拔组件,也可用小解锥对撬。因为一般组件在插座板上接插得很紧,如果用手拔,不但费力,而且易把管脚弄弯,甚至损坏。
3.整齐的布线极为重要,它不但使检查、更换组件方便,而且使线路可靠。布线时,应在组件周围布线,并使导线不要跨过集成电路。同时应设法使引线尽量不去覆盖不用的孔,且应贴近插座板表面。在满足上述要求条件下,尽可能使引线短些。为了布线整洁,便于检查,应采用不同颜色的引线来区分不同性质的信号。在布线密集的情况下,镊子对于嵌线和拆线是很有用的。在截取引线时,用小剪刀斜放着截取,使导线断面呈尖头。截取长度必须适当,引线两端绝缘包皮可用小剪刀或剥线钳剥去2-4mm为宜。一根引线经过多次使用后,线头易弯曲,以致很难再插入插座板孔内,因此必须把它弄直,不然干脆把它剪去,重新剥出一个线头。
4.布线的顺序通常是首先接电源线和地线,再把不用的输入端通过一只1K的电阻接到电源正极或地线上,然后接输入线、输出线及控制线。尤其要注意对那些尚未熟悉的集成电路,把它们接到电源和地线之前,必须反复核对管脚连接图,以免损坏组件。
五、使用注意事项
1.如需进行电路接线,必须断开操作板与插座板连接的“VCC”连线,以免带电操作。
2.组件输出切勿与电源线或地线短路。
3.实验完毕后,整理数据,经指导老师审阅、同意后,再将电路连线拆除,并整理好放在实验箱内。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