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重庆Micro LED产业创新论坛暨康佳半导体显示技术及产品发布会”上,康佳集团发布全球首款Micro LED手表APHAEA Watch,以及以这款手表为代表的Micro LED未来屏产品矩阵。
这是康佳集团自2018年宣布战略转型后的一次集中亮相,向全球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康佳。在光电芯片领域,以康佳为代表的中国屏显企业,已与国外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
Micro LED和Mini LED,即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今年业界才形成一定共识,以LED芯片尺寸小于50微米,作为区分Micro LED和Mini LED的界限。目前Mini LED已可商业化,全球都未能在被称之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Micro LED上实现量产。
康佳集团副总裁李宏韬在发布会上说,康佳在Micro LED全产业链“布局最早、最全面、规模最大”,希望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Micro LED量产的企业。
2019年9月31日,总投资300亿的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落户重庆璧山,同年,康佳重庆半导体光电产业园奠基。仅仅一年零三个月,就发布Micro LED未来屏产品矩阵,其中第二代微米级Micro LED微晶屏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巨量转移技术(制作好的微小LED需要转移到做好驱动电路的基底上,这个数量是巨大的。实现量产是世界难题),将芯片尺寸缩小到30微米,芯片间距缩小到0.12毫米,世界领先。未来在掌握巨量转移的良率以及最佳与适用的LED芯片尺寸后,争取拔得头筹率先实现量产。
会后,36氪就显示产业、康佳转型以及Micro LED未来想象空间等相关问题,独家专访了康佳集团半导体科技事业部副总经理林伟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和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刘召军。
以下为采访录音整理。
“就像在奥运赛场上,大家都在准备起跑”
36氪:国内现在大力研发Micro LED技术,对中国显示产业的意义是什么?
胡春明:我觉得Micro LED技术的发展,有技术的意义,也有产业的意义。
技术的意义,说明我们的显示技术还在不断的进步。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一直会怀疑:半导体显示技术,会不会遵从摩尔定律还有进步的空间?现在确定了,Micro LED和Mini LED,还会在半导体显示技术的框架下继续外延生长。跟现有的OLED技术相比,Micro LED技术更为先进,因此它把产业链做得更复杂了,做得更长了,比如说LED芯片做小的技术、巨量转移的技术等。
这就延伸到产业的意义。半导体显示技术现在发展到全球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所有人都在想把蛋糕做得更大。想把蛋糕做大,不外两种办法:一种是找到更多的应用,存量变增量;第二种是找到更新的技术去替代传统技术,寻找新的增量。这就是Micro LED的意义,它就是一个替代传统技术的新技术。
36氪:现在国内的Micro LED显示产业的公司,他们在国际竞争当中处于什么地位?对中国公司来说,他们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胡春明:我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回答第一个问题:就像在奥运赛场一样,对全球的Micro LED企业来讲都是公平的,大家都是准备在起跑,都处于同一水平。谁能跑得更快,成绩更好,当然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素质、能力。我认为康佳是很好的运动员,但是站在中国的角度,我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进入Micro LED这个赛道,我想这也是康佳希望的。参加小组赛的中国企业越多,我们赢的概率就会更大。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挑战越多,机遇越多。Micro LED现在其实遇到很多问题。有的问题大家还没有思路,有的问题是有一些思路但不知道用哪个好。这就是机遇。所有的技术都不是最完美的,正是因为它不完美,所以才有机会。LCD如此,OLED如此,Micro LED同样如此。让技术变得更完美,就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挑战。
对中国来讲,显示产业最大的机遇和挑战就是在“十四五”的时候,我们应该作为中国代表队,勇敢地站上这个跑道,而不是看着别人跑我们去追,这是最关键的。
“把Micro LED第一个全球量产,我们真的不想等”
36氪:康佳由做终端起家,2018年宣布战略转型,往产业的上游走,做自主研发。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康佳明明可以只发布屏,结果却发布了一款手表。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Micro LED技术突破,康佳依然会做回到终端去?
林伟瀚:自2018年集团战略转型到现在,集团营收的增长是很大的,每年接近50%的增长。这得益于整个战略发展方向的转变,就是以科技作为引领,坚持“半导体+新消费电子+科技园区”的集团新战略,打造中国一流的科技创新驱动的半导体产业平台。
康佳作为传统电视企业的那部分,除了做电视还有很多的终端产品,包括白电以及其他一些智能终端。这部分无非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芯片,一个是屏。现在转型做半导体,着力点也是这两部分,芯片和屏。Micro LED是一个半导体制程工艺,跟我们现在做光电芯片工艺是通用的,同时它也可以做成一个未来终端的显示屏。着力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所谓“科技作为引领”,是指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了核心技术以后,我们才有更多的方向。比如说现在我们首先得让自己的终端产品更具有竞争力。未来随着我们慢慢的升级,也许我们的屏,能得到行业其他终端客户的认可,我们也愿意把这些成果跟他们共享,这种可能性是我们很希望看到的。
36氪:包括康佳、小米、LG这些终端的公司,开始逐渐的往上游芯片做研发,强调自研的技术,这背后体现出来的共同趋势是什么?
林伟瀚:首先,我们这些企业处在商业最前沿,深切感受到现在全球对中国在先进技术上的规避、封锁或者卡脖子,很多企业都想往上游做。我们跟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一样的。
其次,我们往上游的时候不是说把版图做得很大,把上游的事儿全都做了。而是现在技术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要做好产品必须了解上游的东西,如果上游不知道终端的要求,就会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我们得告诉他们你怎么突破才是我们需要的。比如说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做的一些研究,不是为了以后做上游,而是我们要了解这个技术,整合起来看上游应该突破什么,强联合的部分一起产业化,这是我们真正的目标:最终把产品做好。
36氪:发布会上,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梁新清提到,很多终端厂商往上游拓展多半是与人合作,康佳的模式是大包大揽式的自研,为什么?
林伟瀚:梁秘书长也讲到OLED技术是怎么从韩国做起来的,是集团式的、举国家之力的。我们对Micro LED做深入研究以后发现,两者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不是单点突破就OK的。现在Micro LED的技术,不管是芯片的微小化、巨量转移,还是驱动、修复等部分,技术的特点是环环相扣,我们要联合在一起才能完全突破。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作为国企,有一个国家振兴的梦。我们真的不想等,我们考虑的是,怎么做全世界第一个把Micro LED量产的一个企业。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必须选这条路。
36氪:那做自研这种技术风险,如何去化解?怎么分摊巨大的投资成本?
林伟瀚:这个问题特别好。这也结合我们国企的特点。首先,我们有国企、央企的背景,政策方面国家给我们很大的支持;其次,发布会上也讲了,我们做Micro LED的时候也做Mini LED,它正在产业化的风口上,它的产业化带给我们很大的商业化回馈。我们在Micro LED上做巨大的研发投入,产生出的技术成果,同样可以运用到Mini LED上,通过这个来降低我们研发的风险。
“让蝴蝶从你的手表里飞出来”
36氪:刘教授提到Micro LED民用推广一个关键因素,需要有C端终端消费品的拓展,您觉得这个技术在C端应用上有什么想象力吗?
刘召军:首先, Micro LED是最让人激动人心的显示技术,它的市场是确定的。但是作为产品,它也要遵从市场的规律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我相信像康佳做消费产品的,一定对这点理解更深,就是你生产的东西是消费者需要的。
问题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呢?举个例子,刚才我说我的手表很难用,真的是很难用,中午的时候看不清,现在戴的手表是OLED屏幕的,环境太亮了它的亮度上不去就看不清。今天看到康佳手表,1500尼特,我这个表大概是500尼特,它可以亮3倍,可以在户外强光下使用。 还比如手机、相机……只要是户外的显示应用都是消费者需要的,这方面都是需要Micro LED,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带来的市场是巨大的。这是存量市场。
还有增量市场。苹果的I Watch上面有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这个蝴蝶颜色很鲜艳,大家都很喜欢。那么什么情况下能够让消费者以劳力士的价格买iWatch?让那个蝴蝶从屏幕上飞出来!还能绕着你的手腕转,在户外能看到。什么技术可以支撑这个效果?只有Micro LED了。因为它是用半导体做出来的显示技术。我们做过非常准确的计算,想出现这个效果要求1万PPI(像素密度),现在OLED最高的分辨率是3000多PPI,半导体技术的芯片尺寸是可以做到几十纳米,如果Micro LED是1微米的像素对应25000PPI,1万PPI对应2-3微米左右的Micro LED像素。这就是我说的增量空间。我说完了,你可以去投资做Micro LED了。
林伟瀚:我是做技术的,说到这点很兴奋,我补充几个简单的应用场景。比如说现在的自动驾驶,一些核心发射接收器可以用Micro LED来做。再比如说,Micro LED这么小,能集成这么多功能,对人体也没有多大伤害,在生物医疗这部分可以有更大的应用。
你刚才问,未来我们的产业有什么其他的赛道、方向,其实我们做Micro LED,想得很清楚,除了做显示之外,还想做更多的其他的东西。所以不一定是你要投资Micro,也许你的下一代也会考虑投资做Micro,因为它的应用会越来越迭代。
“康佳短期做三星,长远做苹果”
36氪:Micro LED它是一个新技术,新技术意味着带来新的机遇。大家都在下注,你觉得哪种背景的角色,可能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胡春明:我完整经历了CRT到现在的Micro LED时代。LCD技术和CRT的技术特点就是工艺特点,工艺要求大于材料和装备。到了OLED、Micro LED,我们发现材料和装备在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我可以大胆地做出一个预测,未来胜出的一定是具有整合能力的企业,尤其是在Micro LED,谁的整合能力越强,谁的赢面就越大。这种整合能力既包括在工艺、材料、装备上的横向整合,也包括在上下游之间纵向整合。
我的理解,康佳在试图做这么一个事儿:它想通过自己研发成果的摸索和转化的过程,去寻找它整合的点。
到目前为止,显示产业只有两大领导品牌,第一是苹果,第二是三星。苹果和三星有什么差别?简单讲,苹果什么都不做,它的能力是,能够告诉每一个材料和设备厂商你做什么;三星是什么都做,就是它的内部都可以自给自足。我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有个领导提出了一个问题,我现在还在思考,他说中国能不能出苹果和三星?很多专家说中国出三星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你有钱就可以整合,但是出苹果比较难。我在重庆参加康佳这个活动,我觉得康佳在试图成为苹果,他们在做全产业链研究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自己做,它是要告诉将来的企业你怎么做。这就是苹果。
回到我的观点,赢面最大的一定是具有整合能力的企业。但我不会给你具体答案,因为我也不知道最后出现的是鸭梨还是中国的苹果。
林伟瀚:Micro LED产业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应该不是说什么背景的企业能够胜出,而是什么理念或者基因的企业能够胜出。用产品理念的维度来考虑Micro LED,一定做不成,但如果是以做科技引领的理念来做,一定会选择这个方向。以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以前的康佳做这块是不会成功的,但是2018年转型以后的康佳,它是一个新企业,有这种基因,有可能成功。
36氪:胡春明副秘书长说康佳试图做苹果,那康佳的回答是什么?
林伟瀚:目前的新康佳一定要具有苹果的基因,往后才有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但是我们不会好高骛远,短期来看我们先成为一个三星是比较现实的,长远来看我们希望成为苹果。我们的判断来看是这样。
采访后记: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全球技术角力的重要领域。刚刚落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规划中的“十四五计划”中提到,中国誓言在未来五年减少对西方技术依赖,将透过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与毅力,期许未来在半导体产业领域自给自足。在Micro LED这一赛道,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应用场景,未来想象空间无限。康佳集团作为新型显示的龙头企业,已经代表中国,与世界其他屏显巨头站到了同一起跑线,未来还将进一步突破技术边界延伸产品形态,突破行业边界构建创新业态,率先实现中国Micro LED产业化,共同创建全球一流的Micro LED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tzh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