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灯会变色,可以制造不同的氛围噢” “所以呢?”
“很贵,花了一千多块呢!”
“所以呢?”
“我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开关和变化!”
“你有空啊,不会自己伸手自己开吗?”
……
以上情景,很可能是一个时代潮人和普通人之间注定聊不下去的对话,砸了钱买了很“酷”的智能灯具的潮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花了上百上千元买的智能照明产品,在最初兴奋的拿着手机戳来戳去指挥家里灯具们自己换灯色之外,很可能就没有更多了……
拿手机APP开灯,跟自己伸手拧开洗衣机,又有什么差别?这就叫智能照明了吗?从2014年“智能家居”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头开始,围绕智能照明的讨论和讽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2011年,从一个行业的风生水起说开去……
2011年10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国淘汰白炽灯政府公告及路线图,根据路线图,中国将禁止销售和进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具体的禁止时间视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的中期评估结果而定。消息一出,立刻引爆LED照明板块的投资热情,A股带光电字头的个股纷纷涨停。
这股风潮不是中国独有,据统计,2014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约为15.44亿美元,2015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发展增长率低于预期,但是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厂商的积极推动,会持续增长,预计2019年的市场规模可达143.53亿美元。
根据全球技术研究公司ONWorld2015年4月的美国1000名成年消费者在线调查结果中,约有1/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未来两年内购买智能LED灯泡;预计到2019年,全球无线智能照明产品的出货量将达到4亿个,其中大部分产品为智能LED灯泡。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照明电器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智能照明是“超级蓝海”,可谓定调明确。
手机+多场景营造+远程控制,我们还很浪(漫)呢
“下班回到家,或是半夜起床上厕所,你是摸出手机解锁点击APP打开灯,还是直接按一下开关?”这是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秘书长周军进,在今年3月杭州“2016中国智能家居发展高峰论坛”的玩笑,基本道清了目前各家智能照明产品的集体特征。
从2014年开始,照明巨头、互联网数码产品大咖们纷纷推出自家的智能照明产品,在精心拍摄的产品视频里,巨头们呈现了一幅幅让人激动不已的家居照明新图景:买了新的智能灯具之后,家更安全了更美了更智能了,大有“灯”治百病的态势,于是,有品位的时尚潮人们纷纷慷慨下单,成为第一波智能照明产品的试吃者。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先行者、小白鼠的下场会有点惨,兴奋地装了灯、连了网(Wi-Fi或者蓝牙)、装APP,兴奋地拿手机控制可能是500 多块一只的灯泡,从“闺蜜聚会粉”变成“海底世界蓝”,从“睡眠暖黄”再到“工作亮白”,在兴奋地玩了了几个月以后发现除了多了个玩具,就这么回事。
相比于国外照明巨头的高调、高价,小米的智能照明战略可谓稳扎稳打,基于小米既有优势的两款智能灯,在功能和价位的平衡之下,赢得了使用者们的芳心和持续的好评。
早在2014年,小米就已经率先布局了yeelight智能灯,在小米品类纷繁的产品系中,智能照明系共有2款产品:yeelight智能灯泡和 yeelight床头灯,它们甚至有独立的logo,前者售价59元,后者为249元,无论是作为单只产品的灯泡,还是床头灯,通过wifi,可由手机端控制,除了完成开关灯,还有不同颜色的场景切换、亮度调节,基本是当前智能照明的主流功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yeelight床头灯与小米手环的连通:手环感应使用者的睡眠状态,进而通知床头灯,自动关灯,除了讨巧,还意味着更多:2015年年初,小米与包括鸿雁、欧普、飞利浦、木林森在内的13家照明企业携手,打造智能照明发展联盟,他们计划推出采用小米智能家居无线模块的智能照明产品,购买了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可以用小米手机等硬件设备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建立家居智能照明系统。从单品到照明系统,通过平台优势,同时并入外接资源,最终完成基于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三大核心产品、构建小米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图:小米yeelight床头灯官方介绍图片)
狂欢之下,那群孤单的身影
无论是产品构建方,还是使用者,人们以无比的热情拥抱新时代,诸如“冬天窝在被子里点手机控制灯光”“在路上控制家里的照明”,也确确实实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100多年前,爱迪生发明灯泡,天黑了要亮灯就成了人们的“空气”“水”,这期间,不变的是“要有光”,变化的是实现载体,从最初的钨丝,到如今的半导体照明,工业4.0、物联网更是赋予这一刚需更丰富的内容和可能性,从基础照明,到加载娱乐场景感应(Syfy公司的Syfy Sync)、虚拟场景构建(Kim Edo海洋/星空投影灯),到监测室外的光照条件,进而激活、关闭、调整室内的光照功耗(Light Sentry),甚至实现单点供暖(MIT智能城市实验室的可跟踪人轨迹加热灯概念),可以说,智能照明,几乎是另一个全新的行业了。
(图:Syfy Sync作为网络第二屏的互动应用程序,可以自动识别出电影或电视节目已经播放到哪一个部分,然后将相关的内容在iPad或iPhone上展示出来,然后再根据场景、情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灯光配置)
(图:Kim Edo的海洋/星空投影灯,用光芒模仿出缓缓波动着的海面或者星空、并投影到天花板上,帮助人们舒缓生活和工作压力,将灯带翻转,则可以提供照明)
然而,还有一群人,他们注定无法并入这个互联网时代:不会写字、不会用电脑、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也许是老人,也许是一身污脏的底层劳动人民……他们一起构成了这个时代狂欢之下最孤独的身影,像是陪伴我们成长,却不得不被扫进历史故纸堆的白炽灯。
白炽灯们功能单一,也不环保,但却是再羸弱的老人都能开启的日用品。需要下载APP、要连接Wi-Fi、蓝牙才能使用的智能照明产品,将成为他们使劲跳都可能够不到的高点。
简单地将智能控制技术,与照明设备叠加在一起,显然不适用所有人,也不应该是新时代的方向。
真正的智能家居设备,应该是拥抱所有人的使用门槛低、操作简单的产品,甚至应该对弱势群体如老人更友好,在特殊场合如医院、养老院中更方便。
小而美,一个起夜灯提供的智能照明新样本。
在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老人。在我国,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老人跌倒,一半以上发生在家里和小区内,最“危险”的场所是卫生间和卧室,老人在卧室跌倒的主要原因是走道没有安装夜灯,或房间没有安装双控照明开关,老人起夜时开灯不方便。
即便问题严重,他们毕竟不是消费主力,他们的需求,并不被照明、互联网大头们青睐。31岁的刘锟,也看到了这样的问题。于是,不炫技、微智能、零操作、为所有人,成为2014年,刘锟兄妹决定创立“WeeLight”时的初衷,当时他们管自己叫“i-light”,不做生态链,不做大系统,以小切入点、低阶版本的智能单品开始,为睡眠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矩阵。他们将睡眠划分为睡前、睡中、睡后三个阶段,立足于室内光线,通过色温、流明、产品位置、工作形式等多个维度的科学设计,关注人们的睡眠健康。
爷爷的意外摔倒,让他们决定先从睡中阶段——“WeeLight起夜灯”开始,围绕起床去卫生间这个动作,进行了一系列设计:
起夜开灯时摸不到开关、打翻东西,就干脆不要开灯,替之以智能感应和动作捕捉功能,下床就亮灯,上床则灯灭,不需要任何操作动作;
开灯以后灯太亮刺眼,就把灯藏起来,隐藏在床沿,即便灯条亮起,也不会有光线直接射入眼睛,灯光以2700k的柔和色温,照亮地面部分;
起夜后入睡困难,于是调灯时过滤了led灯中的蓝光,过滤蓝光之后,可以促进褪黑素的分泌,帮助使用者更好入眠。
将小小的起夜灯做到极致,这是刘锟兄妹出发之时就抱定的信念,而市场,也从不吝于回报优秀的产品制造者。从2014年的第一代起夜灯的产品i- light,到世界睡眠日3月21号的京东众筹首发WeeLight起夜灯,他们最初关于睡眠照明系统的蓝图,正在逐步实施,2016他们即将受邀赴美,成立合资公司,将成都设计带入大洋彼岸的美国。
(图:成都人刘锟和他的WeeLight起夜灯,这是他构建微智能睡眠照明系统的排头兵。)
中国IOT大会系列【第三届 中国LED智能照明创新应用高峰论坛】将邀请Zigbee联盟、WiFi、蓝牙和2.4G技术主要供应商高层来分享他们的市场洞察力和最新开发成果,希望您能把握好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找到更好的商业机会,以及找到更高的合作伙伴。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