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后期运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通信、廊内设备与环境监控、火灾监测、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监控中心计算机等系统进行探讨,初步给出各项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对优化综合管廊报警与监控系统构建提出部分建议。
0、引言
综合管廊是一种统筹建设管理地下管线的新模式,为电力、通信、供热、燃气、供水、排水等各种地下管线建造一个共同的“房子”。由于综合管廊具有避免道路反复开挖、优化利用土地资源、管线敷设扩容方便、延长管线使用寿命等优点,被国家及地方大力推广建设。当前建设综合管廊的地域分布广泛,但由于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行管理经验尚浅,故具有一定的试验性。全国已建成的综合管廊项目中,入驻管廊的管线主要包括电力、通信、给水等,部分管廊中还含有排水管线,但燃气、热力、空气输送等管线入驻最少。
管廊本体是钢筋混凝土地下构筑物,原则上每隔200m设置一个防火分区,廊内设有通风、供配电、排水、标识、监控与报警系统等附属设施。后期管廊运管部门会通过以上附属设施对管廊进行科学的综合管理,提高廊内管线安全性、稳定性等。其中监控与报警系统是决定管廊是否正常运行及运管维护工作是否方便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仍在不断地改良创新。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由管廊前端设备、通信网络、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前端设备包括布置在综合管廊内部的检测、控制及报警设施,主要负责前端现场的数据采集和控制;通信网络由光纤通信网组成,可实现管廊前端设备与通信中心之间的通信功能;监控中心为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的业务管理和指挥中心,前端所有设备通过通信网络接入监控中心。
根据前期建设单位的意见、工程设计中监控与报警系统设计经验、施工现场问题与后期运管部门提出的改进建议,对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与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1、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综合管廊内部各子系统与监控中心主系统之间通信传输及信息交换的重要枢纽,其系统构架具有多样性。过去,通信网络的设计采用主干环网结构,即在监控中心设置核心交换机,再通过光纤与廊内底层交换机连接成环。这种主干环网结构虽然较为经济,但由于目前很多综合管廊项目规模较大,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断线就会造成断点之间区段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中断,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所以笔者建议将主干环网结构只运用于规模较小的工程中。
对于规模较大的综合管廊,通信网络可考虑采用底层区域环网+主干冗余点对点通信的系统结构,管廊按每6~8个防火分区(可配合电气供配电辖区考虑)组建一个底层区域光纤环网,这样就能将一段很长的通信网络分成几个较小的底层环网;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1套底层交换机,接入本分区内除火灾报警系统和无线对讲系统以外的设备在每个区域环网靠近监控中心的一个分区内,交换机通过光缆与监控中心实现主干冗余点对点光纤通信;监控中心配置2台核心交换机,互为热备,负责前端通信设备的接入,同时负责与中心计算机系统进行连接。
上述的设计方案通过增设1套核心交换机实现主干冗余,廊内分区各自成环,无论是主干网还是底层环网出现断线都不会影响系统运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所以规模较大的综合管廊宜采用底层区域环网+主干冗余点对点的通信网络结构。
2、廊内设备与环境监控系统
建议在综合管廊内部每个防火分区内布设1套PLC控制单元,负责监测控制本区内的设备,包括风机、照明、排水泵、井盖、出/入口控制器、综合气体检测仪、温/湿度检测仪及液位检测仪、供配电系统信息化数据设备等。对于廊内风机、照明、水泵、井盖、环境监测等设备,可采用点对点传输方式接入PLC;出/入口控制器、供配电系统信息化等自带控制单元的设备可通过RS485总线接入PLc,经处理后通过TCP/IP通信模块接入工业级交换机,从而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在远程控制模式下,PLC接收监控中心发送的联动指令,对上述设备进行监控;在本地控制模式下,将各设备将运行状态输入后根据PLC内预设的程序进行控制,接收控制信号进行本地控制。
考虑到以往工程分区控制点数量较少的情况,往往在多个分区内共用1套PLC主机及数套分布式I/O系统,造成实际施工时反馈PLC主机与分布式I/0模块间距过长不便于扩展,且部分PLC厂家主机与分布式I/0模块之间的线缆需特别定制,会增加投资成本,所以从稳定性及扩展性两方面考虑,建议每个防火分区按1个自控单元设计。
3、火灾监测、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
综合管廊内部多为主干管线,担负着城市或片区正常运行的重任。一旦没有及时发现、扑灭火灾,将导致城市或片区基础设施瘫痪,使城市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不良的社会影响,故火灾监测、自动报警与联动灭火系统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3.1 火灾监测系统
火灾监测宜采用线型光纤测温,将光纤测温主机与感温光纤等作为主要的火灾监测装置。先由测温光纤精确定位火灾发生的位置,将信息反馈给光纤测温主机,再由测温主机将实时温度、火灾发生位置、火灾报警信号输出至火灾报警系统,最后由火灾报警系统完成相应的消防联动。
以往部分工程在廊内设置感烟探测器、感温光栅等作为辅助或主要的火灾监测装置,但实际使用效果不佳,因为综合管廊内纳入的给排水管、通讯电缆一般不燃或难燃,且廊内电力电缆均为阻燃或耐火电缆,在发生火灾并产生大量烟气时,感温装置早已动作,故采用感烟探测器意义不大;另外在管廊内造成电缆局部升温进而引发火灾主要是因为电力线路出现相问短路、对地短路、接触不良、线路过载等问题,而感温光栅是点式感温,监测时间为循环非连续,故也不建议将感温光栅作为综合管廊内部主要的火灾探测器。所以建议采用感温光纤测温作为综合管廊火灾探测系统的首选。
3.2 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通过接收火灾检测信号或者手动按钮报警信号,在综合管廊内部进行声光报警,以警示管廊内部的工作人员,并同时在监控中心内部进行声光报警及软件弹窗报警,监控管理平台自动将监视器画面切换到发生火灾的位置并通知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相关措施。
该系统包括设置在监控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主机、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综合管廊内的火灾报警控制分机、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报警器等设备。其中,监控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能接入前端所有火灾报警控制分机,监测每台分机的运行情况,当监控区域发生火灾时,系统可以采用自动模式联动控制相关设备启/停,并接收各种联动设备的反馈信号,监视运行状态;工作人员可结合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情况进行火灾预警、火警以及消防指挥调度工作:而管廊内部的火灾报警控制分机负责接入现场所有的火灾报警设备,接收并传递火灾报警信号,且对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火灾声光报警器接入所在防火分区内的火灾报警控制分机。
各火灾报警控制分机通过专用消防通信链路与监控中心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连接,并通过光纤传输实现前端设备与监控中心的通信。
由于管廊内部一般需要设置固定式电话,故可与消防专用电话合用,只设置单独通信系统即可。
3.3 消防联动系统
在系统自动控制状态下,一旦火灾监测设备检测到火灾发生,火灾报警系统就能够自动启动事先编制好的消防预案,联动控制相关消防设备,如切断非消防电源、启动风机进行排烟、启动灭火装置及时灭火、联动控制防火门及出/入口控制器等;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工作人员对火灾进行确认后,启动消防预案,联动控制相关消防设备,同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操作按钮启/停相关报警设备和消防设备。
4、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
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通过集成前端监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可实现数据处理、分析和存储以及业务管理和应急指挥等功能。系统应包含服务器及各子系统监控计算机,其中,服务器通过安装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客户端,实现对监控系统进行整体业务管理和数据管理以及对计算机系统中各设备的整体管理和控制。
5、设备供电、接地与安装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设备均按不低于二级负荷考虑,要求双回路供电,且两路电源互为热备,并设置不问断供电电源。系统应采用每个防火分区单独供配电的方式,要求提供两路电源,且每个防火分区配置单独的uPs为监控与报警设备供电。一般电气工程在综合管廊内部均设有通长接地干线,布设在监控与报警系统机箱以外的现场设备需通过接地导线连接至通长接地干线:布设在机箱内的设备应在机箱中设置接地汇流排;箱内设备通过接地导线连接至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流排引出接地导线与管廊内的通长接地干线连接,监控与报警系统接地电阻≤ln。以往工程中,为安装方便,除在设备夹层内布置现场监控与报警设备外,管廊内部也有不少采用贴廊内墙壁的安装方式,待管廊建成完毕后,特别是管线敷设完成后出现不少管道或电缆遮挡住设备的现象,严重影响设备的运行与操作。故建议管廊内部的现场监控与报警设备宜先固定在底座安装板上,再整体安装在廊道内支架上,方便后期运管人员观察与操作。
6、安科瑞管廊产品介绍选型
6.1 管廊电力监控系统(10/0.4kV地面变电所)
产品选型
应用场合 | 型号 | 功 能 | |
10kV | 进/馈线 | AM4-I | 三段式过流保护、两段式零序过流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负序过流、过负荷保护(告警、跳闸)、控故障告警、PT断线告警、三相一次重合闸、后加速过流、FC闭锁、非电量保护(告警、跳闸)、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断路器遥控分/合闸操作;故障录波 |
PT监测 | AM4-U1 | 过电压告警、零序过压告警、PT断线告警、低电压告警;4路交流电压通道;故障录波 | |
AM4-U2 | I段/II段过电压告警、I段/II段零序过压告警、I段/II段PT断线告警、I段/II段低电压告警;8路交流电压通道;故障录波 | ||
智能操控、节点测温 | ASD320-Pn | 一次回路动态模拟图、弹簧储能指示、高压带电显示及闭锁、验电、核相、自动温湿度控制及显示(标配一路强制加热)、远方/就地旋钮、分合闸旋钮、储能旋钮、人体感应、柜内照明控制、RS485接口、高压柜内电气接点无线测温 | |
电参量测量 | APM810 | 三相(I、U、kW、kvar、kWh、kvarh、Hz、cosΦ),零序电流In,四象限电能,实时及最大需量,本月和上月极值,电流、电压不平衡度,负载电流柱状图显示,66种报警类型及外部事件(SOE)各16条事件记录,支持SD卡扩展记录,2-63次谐波,2DI+2DO,RS485/Modbus,LCD显示 | |
0.4kV | 进线 | APM810 | 三相(I、U、kW、kvar、kWh、kvarh、Hz、cosΦ),零序电流In,四象限电能,实时及最大需量,本月和上月极值,电流、电压不平衡度,负载电流柱状图显示,66种报警类型及外部事件(SOE)各16条事件记录,支持SD卡扩展记录,2-63次谐波,2DI+2DO,RS485/Modbus,LCD显示 |
ASJ10-LD1A | 1路A型剩余电流测量;30%,50%,70%,TRIP棒状LED指示;十种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设定;十种极限不驱动时间可设定;互感器断线报警指示;两组继电器输出(一组常开,一组转换,均可设定);具有就地,远程“测试”、“复位”功能; | ||
无功补偿 | ARC | 测量I、U、Hz、cosΦ,具备过电压保护、欠流锁定、电网谐波过大保护功能,可控制电容器的投切,RS485/Modbus协议 | |
APM810 | 三相(I、U、kW、kvar、kWh、kvarh、Hz、cosΦ),零序电流In,四象限电能,实时及最大需量,本月和上月极值,电流、电压不平衡度,负载电流柱状图显示,66种报警类型及外部事件(SOE)各16条事件记录,支持SD卡扩展记录,2-63次谐波,2DI+2DO,RS485/Modbus,LCD显示 | ||
有源滤波 | ANAPF | ANAPF系列有源电力滤波器并联在含谐波负载的低压配电系统中,能够对动态变化的谐波电流进行快速实时的跟踪和补偿。 | |
出线 | APM810 | 三相(I、U、kW、kvar、kWh、kvarh、Hz、cosΦ),零序电流In,四象限电能,实时及最大需量,本月和上月极值,电流、电压不平衡度,负载电流柱状图显示,66种报警类型及外部事件(SOE)各16条事件记录,支持SD卡扩展记录,2-63次谐波,2DI+2DO,RS485/Modbus,LCD显示 | |
ANHPD300 | 对用电设备产生的随机高次谐波、脉冲尖峰、电涌等具有抑制和吸收作用,能有效滤除电压尖峰杂波、矫正畸变的电压波形,对谐波噪声进行消化和吸收,防止保护装置误跳闸,保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 | ||
ASJ10-LD1A | 1路A型剩余电流测量;30%,50%,70%,TRIP棒状LED指示;十种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设定;十种极限不驱动时间可设定;互感器断线报警指示;两组继电器输出(一组常开,一组转换,均可设定);具有就地,远程“测试”、“复位”功能; | ||
温度检测 | 变压器温度检测 | ARTM-8 | 8路温度巡检,热电阻信号输入,RS485接口,2路继电器输出 |
无线测温 | ARTM100 | 可以嵌入式安装在高压柜、低压抽屉柜内,每台装置可以接收240个传感器的数据,可与ATE100、ATE200、ATE300三种传感器选配使用。装置带有一路485接口、可选配一路以太网口,可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上传到监控中心。 | |
ATC200 | 一款带有一路485接口的温度收发器,可同时接收12个ATE200传感器发射的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监控中心。 | ||
ATE200 | 表带式固定,测温范围0-125℃,测量精度±2℃,传输距离空旷10米 | ||
配套附件 | AKH-0.66 | 测量型互感器,采集交流电流信号 | |
AKH-0.66L | 剩余电流互感器,采集剩余电流信号。 | ||
网关 | Anet-2E5S | 5个RS485串口 2kV隔离, 2个以太网接口,支持Modbus RTU、IEC-60870-5-101/103/ 104、CJ/T188、DL/T645等通讯协议设备的接入,支持Modbus RTU、Modbus TCP、IEC-60870-5 -104、建筑能耗数据、电力需求侧等上传、支持多中心不同数据服务要求,支持网关透传协议;装置电源:220V AC/DC | |
Anet-4E10 | 10个RS485串口 2kV隔离,4个以太网接口,支持Modbus RTU、IEC-60870-5-101/103/ 104、DNP、CDT、CJ/T188、DL/T645等通讯协议设备的接入、支持Modbus RTU、Modbus TCP、IEC-60870-5 -104、CDT、建筑能耗数据、电力需求侧等上传、支持多中心不同数据服务要求,装置电源:220V AC/DC | ||
电力监控系统 | Acrel-2000 | 数据的实时采集、数字通信、远程操作与程序控制、保护定值管理、事件记录与告警、故障分析、各类报表及设备维护信息管理 |
6.2 管廊设备监控系统(0.4kV动力箱/动力柜)
产品选型
应用场合 | 型号 | 功能 | 安装方式 | 防护等级 | 使用说明 |
动力箱/柜 | DTSD1352 | 三相电参量U、I、P、Q、S、PF、F测量,分相正向有功电能统计,总正反向有功电能统计,总正反向无功电能统计;红外通讯;电流规格:经互感器接入3×1(6)A,直接接入3×10(80)A,有功电能精度0.5S级,无功电能精度2级 | 导轨式 | IP30 | 同动力箱/柜配合使用,防护等级可达IP65 |
ARD2F-XX/XX-90L/UT | ARD2F智能电动机保护器适用于额定电压至AC690V、额定电流至AC800A、额定频率为50/60Hz的电动机,可与接触器、电动机起动器等电器元件构成电动机控制保护单元,有远程自动控制、现场直接控制、面板指示、信号报警、现场总线通信等功能。 |
主体:导轨式 显示:嵌入式 |
主体:IP30 显示:IP65 |
||
PZ72L-E4/UT | 三相(I、U、kW、kvar、kWh、kvarh、Hz、cosΦ),四象限电能,LCD显示,可选2DI/2DO,RS485/Modbus通信 | 嵌入式 | IP65 | ||
WHD72-11/UT | 测量并显示控制1路温度、1路湿度 | 嵌入式 | IP65 | ||
配套附件 | AKH-0.66 | 测量型互感器,采集交流电流信号 | 螺丝固定 | IP30 | 同动力箱/柜配合使用,防护等级可达IP65 |
6.3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管廊地下部分)
产品选型
类别 | 型号 | 功能 | 安装方式 | 防护等级 | 使用说明 | |
监控器 | 主监控器 | AFPM100/B1 | 检测消防设备电源的电压、电流、开关状态等相关信息,从而判断消防设备电源是否有断路、短路、过压、欠压、错相以及过流(过载)等故障信息并报警、记录。该监控系统采用二总线通讯,与AFPM系列传感器进行数据交换。 | 壁挂式 | IP65 | 主机自身防护等级达IP65 |
区域分机 | AF-QYFJ-250W-12Ah | 区域分机可监控被监测设备的电压电流状态和故障信息,并反馈给消防设备电源监控器;增加了通信距离,扩展了监控终端的数量。 | 壁挂式 | IP65 | ||
电源监控模块 | 双电源进线端 | AFPM3-2AVML |
①液晶屏显示实时监测数据; ②实时监测两路三相电压; ③具有欠压、过压、错相的故障报警功能; ④提供一路或两路开关量输入,监测开关量状态; ⑤二总线通讯,智能化程度高. |
导轨式 | IP30 | 同动力箱/柜配合可达IP65 |
单电源进线端 | AFPM3-AVIML |
①液晶屏显示实时监测数据; ②实时监测一路三相电源的电压和电流; ③具有欠压、过压、过流、错相的故障报警功能; ④提供一路或两路开关量输入,监测开关量状态; ⑤二总线通讯,智能化程度高。 |
导轨式 | IP30 | ||
出线端 | 单相 | AFPM/D-□ | 具有欠压、过压、过流的故障报警功能。 | 导轨式 | IP30 | |
三相 | AFPM/T-□ | 具有欠压、过压、过流、错相的故障报警功能。 | 导轨式 | IP30 | ||
配套附件 | AKH-0.66 | 测量型互感器,采集交流电流信号 | 螺丝固定 | IP30 |
6.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管廊地下部分)
产品选型
类别 | 型号 | 功能 | 安装方式 | 防护等级 | 使用说明 |
监控设备 | Acrel-6000/B | 接收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信号,实现对被保护电气线路的报警、监视、控制与管理。 | 壁挂式 | IP65 | 主机自身防护等级达IP65 |
监控探测器 | ARCM300-J1 | 1路剩余电流监测,4路温度监测,1路继电器输出,事件记录,LCD显示,1路RS485/Modbus通讯 | 导轨式 | IP30 | 同动力箱/柜配合可达IP65 |
ARCM300-J4 | 4路剩余电流监测,1路温度监测,4路继电器输出,事件记录,LCD显示,1路RS485/Modbus通讯 | 导轨式 | IP30 | ||
配套附件 | AKH-0.66/L | 剩余电流互感器,采集剩余电流信号 | 螺丝固定 | IP30 | |
ARCM-NTC | 温度传感器,采集线缆或配电箱体温度 | 扎带固定 | IP30 |
注:地下管廊使用的动力箱/柜符合管廊相关标准,防护等级达IP65
7、结语
由于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子项繁多,且系统延伸性与扩展性较强,经过多年发展,新理念与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规范修订也较为频繁,但出不少技术问题在现场施工与后期使用中仍突显,只有不断总结完善,才能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方便、合理、经济、高效。
责任编辑:tzh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