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末,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这个有着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走入大众的视野。作为区块链底层开发平台,为了能够让自身网络更好的满足DApp开发需求,以太坊需要不断“升级”来解决当前网络存在的问题。而硬分叉就是“升级”的途径。
在以太坊的“升级”中,需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前沿(Frontier)、家园(Homestead)、大都会(Metropolis)、宁静(Serenity)。
目前的大都会阶段包含拜占庭硬分叉和和即将到来的君士坦丁堡硬分叉,而这个阶段也就是将以太坊从PoW(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向PoS(权益证明共识机制)过渡的过程。
以太坊终于在前天硬分叉升级成功了。
3月1日3时52分(UTC+8),以太坊网络达到7280000高度,“君士坦丁堡”和“圣彼得堡”两大硬分叉升级正式在主网启动。本次升级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单区块奖励从3ETH下降到了2ETH。今天把这个话题再次拿出来说,主要是近几天大家盼了个把月的升级终于完成了,但升级后的行情令大家匪夷所思。
分叉是成功了,未来会遇到什么问题目前都是不确定的。
市场确实没有“激动”。从硬分叉完成至今,以太坊的价格如一潭死水,24小时的价格变化为-1.45%。
这一方面的主要原因是2月24日的那轮几乎所有主流币种的普涨,消耗了市场的潜力。另一方面,也是期望值被一再稀释之后,投资者趋于麻木的表现。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次“一波N折”的以太坊硬分叉过程。
那么以太坊硬分叉为什么会难产?
因为所有的改变都意味着旧规则和制度,也同时伴随着技术上的困难,共识上的分歧和利益上的纠葛。
技术落地的困难制约着几乎每一条区块链公链网络,规划与落地的差异也使得公链“拖延症”几乎成了行业通病。
这几乎是无解的,因为每条主流公链挑战的,都是无迹可循,前人没走过的路。而比不明确的技术落地更明确的,是利益分配导致的必然分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围绕利益的腥风血雨。以太坊也不例外。
由于以太坊的升级最终目的是将POW共识转变为POS共识,而作为市值仅次于比特币的加密数字货币, 根据eth.btc.com浏览器上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3月2日18时(UTC+8),以太坊全网算力为141,518GH/s,若全部折算为当前最为先进的GTX 1080 8卡矿机(440M算力),也有超过30万台的矿机,而业内的保守估计是超过100万台显卡矿机。
正是如此巨量的矿工的利益无法调和,使得从3ETH降低到2ETH都如此大费周章。而以太坊规划图的终极目标,是将POW彻底切换到POS共识模式,届时挖矿的区块奖励将由当前的2ETH降为0。因此,许多显卡矿工准备或是已经开始“逃离”以太坊。
同样支持显卡挖矿的GRIN就成功分流了诸多的以太坊矿工。从1月19日主网上线起,Grin的算力开始大幅增长,仅4天就增长了2倍,到1月31号增长了6倍。与此同时,以太坊网络的算力下降高达25%。
此外,以太坊团队面临内部分裂的尴尬境地。据链虎财经统计,已有7位核心成员离开。
早在2015年9月,以太坊CCO Stephan Tual就表示由于个人价值观上的分歧,自己将离开以太坊。
最新的一次内部分裂发生在半个月之前。19年2月14日,以太坊核心开发者Afri Schoedon在推特上发布一条推文,称“Polkadot 已经达到了以太坊宁静将要达到的效果。这条推文在推特和Reddit上引起了社区成员的愤怒,2月19日,Afri无法承受舆论压力,选择从以太坊生态建设中退出。
那么,以太坊更改前后的共识机制有什么区别?
首先来了解什么是共识机制。简单来说共识机制在区块链网络内可以起到两个作用:1、决定谁负责生成新区块;2、维护区块链统一。
以太坊前期所采用的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就像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矿工们使用算力挖矿,算力越大,能挖到数字货币的概率也就越大,同时也可以决定区块链主链的方向。这个机制同样规定,计算量最大的链条为主链条,如果有人恶意破坏,那就需要掌握全网超过50%的算力,付出高昂的代价。
PoW(工作量证明机制)有效可靠,并且多劳多得的方式更为公平,但是却有一个弊端:会浪费算力。举一个例子,两个人参加一个魔方比赛,胜利者只能是一个人,这就导致了另一个人耗费了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在挖矿中,付出多余的算力则意味着消耗了电力去做无用功,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按照现在的电价,便是一笔不小的金钱支出。为了解决这种浪费资源的情况,PoS(权益证明机制)诞生了。
PoS(权益证明机制)更像是贵族制度,谁的权力大谁就拥有特权。在PoS(权益证明机制)中,谁拥有的币更多,谁挖矿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若要破坏这个系统,则需要拥有超过50%的币。比起拥有算力来看,拥有了数量足够多的币,破坏系统反而得不偿失。从防御角度来看,利益强相关的PoS(权益证明机制)更牢靠一些。
为什么以太坊要更改共识机制?
2018年12月10日,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在推特上宣称,未来采用基于权益证明 (PoS) 分片技术的区块链“效率将提高数千倍”。
共识机制的转变,可以使以太坊网络实现扩容和提高其处理速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从开发者角度看,共识机制的转换对于以太坊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对于专门挖掘以太币的矿工来说,共识机制的转换则并不是一件好事。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升级协议中有这样一条:将块采矿奖励从3ETH减少到2ETH,以及将难度炸弹延迟12个月。也就是说,挖矿难度增大的同时收益更低了,新的PoS(权益证明机制)对于依靠算力获得收益的矿工也不够友好。
但不同于诞生初便定位要改变货币世界的比特币,以太坊似乎志不在创造新的数字货币去分一杯羹,它希望成为一个更能展现区块链技术的平台。然而DPoS机制的出现,使得EOS、Tron等公有链表现亮眼,在游戏浪潮兴起时成为大多数开发者的选择。即使作为“先驱”拥有大量的开发者做后盾,但以太坊更应该加快步伐,给予开发者良好的开发体验才是硬道理。
完成“大都会”阶段的以太坊即将面临所谓的“冰河时代”,在该网络上创建新区块的难度将会不断提升,最终减慢直至完全停止。共识机制转换这场技术社区与矿工组织的分裂实验即将到来,以太坊未来将走入“宁静”。但愿在这寒冬之下,这一次的硬分叉能够真正的不同于BCH,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无论什么产品,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只有不懂灵活操控的人,机遇稍纵即逝,不像茶水等凉了再去喝!交易暗藏风险,有时候等你看明白了,一切也都成历史了!山不过来,我过去!在这里,最大的价值是时间,最大的风险是拖延!方向反了,停止就是进步,转身就是盈利,交易没有那么复杂,当你学会用不同的姿势去对待时,你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文张晓论币,官微huobilun1668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