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 受益逆变器需求扩大
逆变器为光伏发电产业链中组件构成系统环节中负责交直流转换的部件,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将明显增加对逆变器的需求。A股上市公司中,阳光电源主营光伏逆变器,由于该部件与上游多晶硅、电池片等并无直接的联系,下游市场的扩大将直接拉动逆变器的市场需求。
公司近期公告,与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逆变器供货合同,合同金额共计1.08亿元,占2011年收入的12.36%,若合同得到顺利履行,将对公司2012年度及2013年度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公告显示,振发新能源去年收入22亿元,对应的项目总量预计约为220MW。东方证券分析师表示,此次1.08亿元逆变器订单几乎是振发新能源全年逆变器采购的总量。
公司近期还在官网上披露,在其480台15KW光伏逆变器产品向IBC Solar交货并受认可后,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正式进入欧洲领先的IBC Solar的产品组合阵线,并开启全面合作,为欧洲客户提供更广泛、更高品质的光伏逆变器产品。此外,IBC Solar还将提供一个培训计划,向德国相关的高级别合作伙伴和一些欧洲国家客户全面系统地介绍阳光电源的逆变器产品。
东方证券的报告认为,欧美的“双反”都是针对电池和组件的,并不对逆变器构成影响,但国内的刺激政策却是刺激了整个产业链的需求。即使未来每年国内带来10GW的需求,组件企业仍面临着欧美20GW的市场萎缩,但对于逆变器却完全是新增市场,因此刺激政策真正刺激的是国内逆变器的需求。
不过,逆变器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报价走低。今年二季度,业内份额靠前的埃莫森等公司主动开打价格战,报价首先开始低于0.6元/W,价格下降幅度比较大,对公司下半年的盈利造成压力。
阳光电源近期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约40%-50%,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1094.03万元。业绩下降原因主要是市场竞争的加剧,造成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同时,公司目前处于扩张期,费用投入同比较高。
据悉,公司一方面通过电站开发战略增加逆变器的销售,同时也致力于提高转换效率,争取在两年内从98%提升到99%,达到国际水准。
中利科技 光伏电站成利润增长点
通过收购腾晖电力51%股权,中利科技迈入光伏领域。今年上半年,中利科技光伏业务的营业收入占比为36.04%,仅比通信业务占比少不到3个百分点。公司通过转让意大利光伏电站项目,形成了光伏电池、组件、光伏电站建设、光伏电站转让的新的产业链经营模式,光伏电站开发将成公司未来利润增长点。
中利科技与招商新能源、中广核、中电投等央企电力投资集团以及青海省人民政府合作,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公司也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孙公司腾晖电力美国有限公司分别与三家外企签订合同。其中,美国腾晖拟收购SilveradoPower,LLC拥有的一座132.6MW电站建设指标,交易金额约合1.93亿元。
公司积极布局美国电站建设市场,也为其开拓海外光伏电站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澳洲Source Co.Ltd预计将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之间向中利腾晖采购光伏组件共计25MW,估算交易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Powerark Solar Pty Ltd预计将于2012年至2015年期间向中利腾晖采购光伏组件共计73MW,估算交易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5亿元。分析人士表示,在欧美等地对国内电池片组件企业“双反”的情况下,公司此次订单冲出重围,积极开拓欧美“双反”区域以外的澳洲市场,是国内打开澳洲市场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之一。此两个订单实施后,保守预计为公司带来约1000-2000万元利润。
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72万元至18,965万元,同比增长20%至50%。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亿元。公司表示,业绩增长,除了公司特种电缆业务预计实现平稳增长外,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利腾晖销售业绩及利润增长也带动公司整体业绩提升。目前中利腾晖除正常光伏电池片、组件销售外,还在全力拓展光伏电站建设业务,随着光伏电站的逐步建成及转让,公司盈利水平将保持较快增长。
航天机电 光伏业务重心下移
航天机电近期公告称,拟转让旗下亏损的神舟硅业股权,以摆脱神舟硅业巨亏的影响。与此同时,公司还表示,将发展重心转向光伏电站开发及中下游制造业环节,特别是加快拓展终端需求市场,以增强业务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航天机电公告表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上海神舟新能源拟通过国有产权公开挂牌方式转让神舟硅业25.13%和4.57%的股权,合计29.7%。交易完成后,航天机电对神舟硅业的合并持股比例将由之前的49.33%下降至19.63%,神舟硅业成为航天机电的参股公司,公司将因此摆脱神舟硅业亏损的巨大影响。
近年来多晶硅产业已从稀缺转向产能过剩,神舟硅业连续出现亏损,严重拖累了航天机电的经营业绩。根据航天机电的公告,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1-4月神舟硅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1.76亿元和1.8亿元,但其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2.44亿元、-2.16亿元。
公司表示,受光伏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影响,公司多晶硅成本倒挂,电池片组件环节毛利较低,而公司光伏电站项目大部分处于筹备期、建设期和待售期,尚未形成收益,导致光伏产业出现较大幅度亏损。公司高端汽配产业和新材料应用产业业务收益尚不能弥补光伏产业的亏损,预计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净利润将出现较大幅度亏损。 为了扭转亏损局面,公司将光伏业务重心转向光伏电站建设。公司表示,作为光伏市场的消费终端,其建设和发展将有效带动光伏制造业的发展,且光伏电站具备技术、市场、资金等几大优势,处于产业盈利高点。为此,航天机电将做出经营策略的调整,把发展重心转向光伏电站开发及中下游制造业环节。而此次转让神舟硅业所回笼的资金,也将有助于公司进行电站建设,从而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事实上,航天机电早已在光伏电站建设上加码。公司此前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招商局签订了600MW电站项目战略框架协议;在甘肃省投资建设的150MW光伏电站项目按计划节点推进;与印尼能源矿产部下属可再生能源司签署200MW合作备忘录。
编辑手记:
68个公章的尴尬现实
在上海市闵行区山花路的一幢高楼里,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建起了一座家用式太阳能光伏电站,如今,这个电站已运行了近6年,年发电量超过3000度,度电成本接近1元。如果以该发电站全运行周期25年计,刨去设备折旧及系统维护费用,平摊下来度电成本甚至可低于目前国内普通火电厂水平。
但这个家庭式光伏电站从动工第一天起就磕磕绊绊。据了解,这个电站从递交申请材料到最终拿到核准批文,一路上历经无数部门多达68个公章的审核,其中一半以上都来自于电网部门。建成运行后,赵春江发现这个电站特别是光照条件好的时候发出的电满足家用绰绰有余,急需输入当地电网。但一涉及多余电量上网,碰到的问题更大:我国电力部门使用的是单向电表,无论是流进还是流出的电量,都累计用电度数。也就是说,赵春江除正常交电费外,他每年还得为自己生产的电额外上交1250元钱。 “我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发展绿色电力,到头来还要倒贴钱,还弄得电网部门不高兴,这让人十分不解。”赵春江如是说。
赵春江的遭遇可谓光伏发电在国内发展所遇困境的一个缩影,类似的遭遇已成为普遍现象。中国证券报此前曾报道过,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大型光伏企业2010年曾建起当地第一个示范性的屋顶光伏电站,但运行至今,每天所发电量被电网要求“不得超过企业单月平均用电量的30%”,否则不予并网。如今,“30%发电量上限”已成为众多有志于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企业的“魔咒”。
过去几年,西部大型电站及中东部“金太阳”示范工程成为国内光伏发电发展的主要形式,但到2011年底300万千瓦装机中大部分在“并网”问题上卡了壳。据中国证券报笔者调查了解,西部电站在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固定上网电价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一股装机潮,但“车(电站)多路(并网通道)少”的现实下,很多电站建成后都不能如期拿到电网部门的并网许可证。一时间,“并网许可证”奇货可居,不少企业甚至出高价四处求购。
而在“金太阳”工程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在金太阳工程批复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并网的106个项目中,实质被国家电网认可和许可情况下进入电网系统发电的项目不超过10个,90%甚至更多的项目如今都躺在屋顶上“晒太阳”。
按照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白建华的解释,太阳能同风能一样,由于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弊端,并入电网后将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此前酒泉风电大面积脱网事故已引起电网警惕,因此在吸纳风电和光伏发电方面电网更加谨慎。
对于此说法,上海太阳能学会理事洪崇恩对中国证券报笔者表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集中大规模并网可能确实存在对电网安全运行的不利因素,但化整为零且在用户侧并网的分布式发电则完全可规避这一问题。
“目前国内家庭光伏电站发出的直流电,经过逆变器转化为220V、50HZ的电流,正负不超过0.5Hz,稳定性甚至超过大电网正负1HZ的不稳定偏离值,怎么会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技术上不成问题,从运行经验上来看,欧美国家已给我们提供了镜鉴。到目前,德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已占光伏发电总装机的90%以上,美国甚至达到95%,却未听说出现多大问题。为什么国内就不行?”洪崇恩对笔者抛出一连串反问。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告诉中国证券报笔者,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一直不能大规模启动的根源在于“并网难”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实质则在于“用电户每多自发自用一度电,则意味着电网减少一度电的收入,这显然触及电网的核心利益。”这是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