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未来会不会被AI取代?人工智能可能复制人类思考模式吗?机器学习有什么用?上海科技大学的汪军教授的研究,是让机器像人一样可以学习,最终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研究AI,也能颠覆我们对人类智能的认知。请听他在@一刻talks《了不起的好奇心|科学侠》中的分享。
为什么要研究人工智能
我们本身有个好奇心,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对整个自然界的认知。其中对自己的认知,如果更确切点,就是对人的一个智能的,他和动物之间的差别的这个,自己的智能的认知是怎么样产生的?从这个研究角度来讲,我们通过人工智能Aritificial Intelligence的一些研究,可以对人的智能的产生过程有更多的了解。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现状
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算法,都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很多别人提出来的算法相似。但为什么现在我们大家觉得那么火,感觉好像好多问题都解决了,是因为两个重要的推动因素:第一个是计算力推动因素,咱们会发现通过GPU的计算,通过分布式计算,我们以前没法计算的东西现在可以计算了,可以大量地计算。
第二是数据量,我们可以采集到各种各样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都变得可以获得 (available)。我之前讲了我们这互联网广告以前做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数据,那么现在数据是通过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存起来了,大家可以共享。
数据量多也导致了大家学习的时候能看到,机器学习的时候,能够看到不同的结果成果。所以这是两个外界的因素。那么还有一个就是工业界进入到学术研究,这跟以前完全是不一样,以前可能就是工业界做一些比较偏实践的(practical)、学术界做一些比较理论性的(theoretical)。
现在的结合特别特别紧,工业界有一些很大的数据,它可能有些更多的洞察(insight),他们也有科研的需求,我讲科研需求,它当然是商业驱动的这些科研的需求,那么跟学校会很好地结合,对整个就AI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九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包括英国,大家就开始这个方面的研究。在九十年代之前,你如果是说我是神经科学家,我要研究意识,那么别人认为你这个疯了,你怎么会研究意识?第一你是没法研究,第二你是没法发表文章,因为你做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科学,大家都不承认。但是九十年代以后,出现了几个科学家去推动这个方面。
其中一个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种大脑影像,通过脑电波,可以对人脑的工作方式做一些研究。所以那个方面就是有一些突破,然后使得对人意识的研究往前走了很多步,然后对这个人的意识有很多很多的了解。
我感觉现在咱们人工智能这个地方的研究,这些算法都是没有意识的,它不是主动的。因为意识是什么?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说,你是有主观的感受,比如说你看一幅名画,个人有个人的解释,你可以有你的解释。别人觉得这是一个旷世之作,你可能觉得是一个垃圾,个人有不同的主观感受。
那么机器有没有主观感受,没有。其他动物有没有主观感受,至少哺乳动物是有主观感受的。所以目前来讲就把咱们人和机器,或者说哺乳动物和机器之间是分开了。那么机器以后有没有主观感受,或者机器以后会不会产生主观感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科学问题。
人工智能的意义与成果
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这个科学问题有两个大的意义:第一个是从科学来讲,我们是想了解一下人作为一个智能体,他的智能(Intelligence)是怎么样产生的。我们通过对机器的一些,现有的我们目前的一些硬件设备,能不能产生跟人一样的智慧,这是一个科学的问题。第二个是从应用角度来讲,我们通过人工智能以后产生一些好的这些算法,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我们的工业界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们现在不是在讲人工智能+,其实在各个行业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够对这个行业有不断的提高。比如说咱们刚才讲的互联网,比如说个性化推荐搜索,这些都是需要人工智能的技术,给人带来很大的这个方便。
那么工业界比如说机器人,怎么样设计一个比较好的机器人,能够生产自动化。那么我们讲无人车,这些都是一个很好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几乎涉及到所有各个的行业。只要有比如说数据,不管是大数据还是小数据,甚至是说对两大人类智能的一个高峰,比如说艺术的创造,科学研究本身,大家都是在探讨咱们人工智能是不是也可以攻克这两座大山。
本来只有人才可以干的事情,是不是人工智能也可以。比如说人工智能帮助设计,对产品的设计,对广告创意的设计,比如说我们现在有生成模型,我们怎么样生成这个图像,甚至已经达到一个以假乱真的地步,科学研究是不是人工智能它可以自己去做一些研究,这些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说有些科研发现,是通过对过去的研究论文(paper)的机器的阅读,机器的分析,其实能够得到更新的一个知识,可以显示出人工智能其实也可以做一些科学研究。
我感觉第一当然就是生活上的方便了,第二就是改变我们的认知,比如说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
我们会通过人工智能,一个更好的手段,能够对自然进行一些改造,能够把我们的技术往上再去提高一点。那么同时对其他交叉学科,对比如说neuroscience,就是脑科学,我们人工智能去研究。但人工智能主要是机器方面,那么还有对人的大脑的研究,其实有很多互动的东西,那么通过这个方面对这科学研究也有很多的促进作用。
刚才我讲了对科学研究,比如说Google,美国的谷歌公司。他们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去研究怎么样对新能源的产生,有没有帮助。我们通过人工学习方法,学习一个比较好的这种参数,能够产生一个更好的生产能源的一个方式,人工智能可以用到各个样的科研领域里。
我们最早的研究也是从生物学里面,生物学里面有一个洛特卡-沃尔泰拉模型(Lotka-Volterra Model)。两种不同的动物,两个不同的群体,这个群体之间互成这种关系,然后就导致它的群体的数量会随着时间变化。你就会发现它们不是个静态变化,而是个动态变化。
就是说当兔子很多的时候,这时候兔子会慢慢下来,而狐狸种群的数量会慢慢上去。然后等兔子少了以后,狐狸种群它又下来,因为它没有食物了,就下来了,下来以后兔子群体又上来了,所以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这个很有意思,这两个不同的这个群体之间的互动,就是在生物学里面。然后我们做了一个仿真,就是用一个捕食者(predator),一个猎物(prey),然后它们之间捕食关系。然后我们给它们加人工智能,给它们加一些智能(Intelligence)之后应该怎么躲,怎么去捕食。
它们刚开始都不知道怎么去捕食,捕食的意义是什么,但它们发现吃了这个对手以后,其实可以活得更长,血更多之类的。我们在模拟(simulate)的环境情况下,要用深度学习去驱动(drive)他们的行为,结果发现我们学习到一样的现象,就是它们种群的数量是动态的关系,然后成因果关系。所以这个就发现,其实生物界的一些现象,我们可以用人造(artificial)情况下,把它浮现出来,真正显示了这俩之间有很强的一些关系在里面。
科学与创新
我们在求异当中,发现其实最关键的是发现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多种多样,总归是能够找到一个不一定完全解决它,但是你如果是第一个,我一直跟学生讲,说我们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什么意思?就是你要有这个能力去把这个问题找对。
你找对问题,比别人给你一个问题,你去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还重要。因为找对问题以后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是数学表达式表现(formulate)出来,然后去解决它。这个是一个非常有益的(rewarding)过程,为什么?是你第一个发现了这个方面,往往第一个去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有很大的提高。第二个问题只是在你第一个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一个往上的走的修补过程。
所以相对来说创新性并不是那么大,所以一定要就是说从问题角度着手,这是很重要的。同时你通过问题着手,这会给你最大的一个奖励(reward)。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