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工智能的话题很火,无论是硅谷的创业公司、大学及科研机构,还是世界科技巨头谷歌、微软及百度都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前瞻性的研究,而科技媒体也不断将人工智能话题放在头条位置,很显然当前一股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热潮正扑面而来。
事实上人工智能是一个古老而沉闷的计算机学科,自诞生起到今天至少有超过50年的历史。很奇怪,人工智能沉寂了多年,现在为什么又突然热门起来了呢?大量事实证明,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今天硬件复兴了,也带动了人工智能的复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关键技术的大发展大突破,这个星球上的一切硬件都在面临着被智能化,而人类对智能化的终极追求就是实现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既然人类都在不遗余力的追求人工智能,那么怎样才算人工智能?人们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这是两个很有意思而又十分关键的问题,因为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为此争论了半个世纪都没有统一的结果。
抛开纷繁复杂的定义讨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顾名思义是人造的智能,也就是让机器具备人类一样的行为能力及思维意识。那么这样化繁为简的理解正确吗?很幸运这个意思可以通过众多业内顶尖专家的言论佐证。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说“人工智能是关于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另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很显然,以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要让机器具备人类一样的行为能力不会太难,但是要让机器具备人类一样的思维意识还是一项巨大挑战。既然人工智能包括人类的行为能力及思维意识两个部分,那么我们让机器实现人工智能的路径是不是可以分成行为能力及思维意识两个阶段呢?如果一谈到人工智能就直奔如何让机器学会像人一样思考这样宏大的主题,容易误入歧途,倒不如不要那么好高骛远,先谈谈怎么让机器具备人类一样的行为能力吧。
既然人工智能是要让机器具备人类一样的行为能力及思维意识,那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多人包括很顶尖的科学家都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让人类实现永生,因此全球很多顶尖的企业及机构都在苦苦探寻人类大脑的奥秘,不遗余力地模仿复制及模拟人类大脑。毫无疑问,要让机器人具备人类的思维意识,无疑于要让人类代替上帝思考,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事实上,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数据及案例能证明,让人类实现永生是人工智能的终极追求。也许,当我们把人工智能的期望降低一点,那么很快就发现人工智能未必能让人类实现永生,但是可以对人类有无尽的帮助。实际上,人工智能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解放人类劳动,让人类生活得更好。比如汽车的出现代替了人类双腿走路,计算机的出现代替了手工抄写材料,洗衣机的出现代替了人工搓洗衣服,将人类从低效率的苦活、累活、及脏活等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未来的人工智能毫无疑问可以比现在做的更好。
对机器人威胁的担忧暂时是多余的
即使目前看来要让机器学会像人类一样思考比拥抱上帝还要困难,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具备人类一样的行为能力,也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及生活中。那么问题来了,机器人的大量出现会不会威胁到人类安全啊?一不小心造成人类毁灭那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很显然,以目前可以预估到的科技水平看,不是机器人不会威胁人类,而是远远还没有到需要担忧的阶段,也许再过二三十年就可以认真思考和争论一下这个问题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人工智能帮助人类生活得更好。
越来越多的事实可以证明,在简单重复的高强度劳动中,更多的应用机器人会提升效率,可以将人类从低效率的苦活、累活、及脏活等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也许很多人马上就跳出来说,这样岂不是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从而造成社会动荡、经济下滑?这个担忧就像汽车的出现会让很多马夫失业、让很多养马产业破产是一样的。
假如未来某天人工智能大发展之后,也许人类一周只需要工作三天就够了,但是社会经济的总产出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因为机器人效率的提高而实现成倍增长,人类的生活消费水平从而大幅提升。当人类通过机器人为我们劳动而让我们实现丰衣足食,即使不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劳动不是我们的目的,而只是目前获得生存的一种手段,人类不会因为缺乏劳动而死亡,而缺少食物则会。
机器代理人会是人工智能的突破口吗?
众所周知,人类大脑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是一个由约14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繁复的神经网络。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目前人类大脑只使用了3%,或者最多不超过10%,也就是说人类大脑90%以上都是处于休眠状态。目前已知的全球运行最快速的高性能计算机人工大脑,其智力水平大约与3岁小孩相当,可想而知要达到一个成年人的智力水平,我们还需要多大的研发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对大脑的研究我们聪明的计算机专家爱莫能助。
因为要想模拟大脑,总得先摸清楚大脑的运作原理吧?很遗憾,模拟大脑主要是计算机科学,但是了解大脑运作则属于生命科学,已经超出了聪明的计算机科学家的擅长领域,不是说生命科学家没有计算机专家聪明,而是生命科学没有摩尔定律,很少看到生命科学领域有计算机领域这样实现指数式的技术突破。因此,过去几十年,生命科学的发展是远远跟不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速度的,造成了人工智能相当于是一条腿在走路。
要判断一台机器是否真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目前来说还有不少难度,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其进行“图灵测试”。计算机科学家阿兰图灵在1950年发表的论文《机器能思考吗》中,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并且图灵预言,到2000年将有足够聪明的机器通过该项测试。
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的64年中全球还没有一台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直到2014年6月英国雷丁大学一台超级计算机巧合通过了该项测试,从而成为有史以来首台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而这个时间比图灵原先预言的时间足足晚了15年,可见对于一日千里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
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的“蓝色大脑”计划,是由瑞士科学家设想的一个复制人类大脑的人工智能工程,从2005年启动至今已经近十年过去了,尽管该项目科学家在2009年声称有望在2020年左右制造出科学史上第一台会“思考”的机器,可是这个可能性有多大今天大家心知肚明。
很显然,要让机器具备人类的思维意识,学会像人类一样思考,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实现人工智能呢?毕竟人工智能未必就是要让机器模仿复制一个人类大脑出来,模拟大脑只是其中一种路径,科学家应该寻找更多路径来实现人工智能。这方面也许好莱坞科幻大片“未来战警”又名“机器代理人”可以给我们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带来一些启发。
正如“机器代理人”电影描述的那样,人类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远程控制一个仿生机器人实现自己的行为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及触角的同步。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实现瞬间的空间地理位置转移,你可以随时出现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是在火星上,只要那里有可以与你实现连接的机器人即可。更进一步,在实现机器代理人的基础上,只需要实现人类的记忆迁移与延续即可实现永生了。因为肉体是无所谓的,肉体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克隆一个出来甚至是用仿生机器人都行,从目前的克隆技术看这块不会存在太多障碍,总比要克隆一个大脑容易的多。
目前要搞清楚的是一部机器通过远程的人类控制而具备人类的大部分的行为能力,是否也属于一种间接的人工智能呢?正如微软Hololens全息眼镜一样,不是通过传统光的干涉和衍射去实现全息投影,而是通过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去实现,目的就是让人感觉到三维全息影像这个视觉效果,至于是通过什么手段去实现其实并不重要。很显然,实现人工智能未必要死抱着模拟人类大脑不放,不妨试试其他更容易的路径。
毫无疑问,机器代理人式的人工智能要比单纯的依靠机器自我具备人类思维意识的人工智能更容易实现,而且也同样可以为人类从事各种复杂劳动提供极大帮助,比如从事消防救火及深海探险等工作,或者是远在数万公里之外的医学专家也可以足不出户在其他国家成功完成一台高难度的手术。总之,不管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去实现的人工智能,本质上再先进的技术都是为人类服务的,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才是技术进步的源动力。
发展人工智能经济意义分析
2017年7 月 20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规划》。明确提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目标,要求到 2020 年人工 智能技術与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到 2025 年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 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到 2030 年,中国成为世界主要 人工智能的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一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约10万亿元。对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我国已经提到了国家政策面的高度。
一、人工智能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以通過三种方式激发经济增長潜力。
1, 人工智能通過过转变工作方式,帮助企业更有效利用实践,进而大 幅提升现有的劳动生产率。
2,人工智能甚至可以替代大部分劳动力,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
3,人工智能的普及能帶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推动更多相关行业的创新。开拓生产、服务、医药等行业经济发展的全新济源。
根据普华永道6月27日发表的《抓住机遇--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报告》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到15.7万亿美元,中国与北美有望成为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总获益相当于10.7万亿美元。到 2035 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產率提高 27%,人工智 能到 2035 年拉动中国经济年增涨,從 6.3%提速至 7.9%。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
自从人工智能自诞生以來,亦开始与各类行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支点。 目前人工智能已經在 GPU、人脸识别和无人驾驶等各个领域 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在制造业方面,未来汽车行业的研发设计、 供应链运输、驾驶技术的提供以及交通的解決方案等將有人工智 能的参与。
有统计表明,无人驾驶汽车比传统人力驾驶安全系数更高, 驾驶时间更长,並且可以減少 80%的交通事故。 服务业也同样广泛应用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发展应用。相信未来,人工 智能技术将能广泛应用于智能城市的建设,大幅提高政府的治理 效率。 医疗保健行业是受益於人工智能的另一主要服务业。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全球医疗保健开销占全世界 GDP 的 10%,而其中至 少 10%(约千亿美元)用于如癌症检测和 X 光片检查等的医疗手段诊断。乃至通过机械手臂做一些高难度的手术,例如上海的中山医院的心脏外科就有叫“达芬奇”的机械手臂为病人做手术。相较于人力而言,人工智能技术更加精确安全,成功率更高!相信在不远的未來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提升基层医院的诊断速度,准确程度和治疗精度。
三、人工智能冲击劳动力市场
在社会享受著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生活品质提高的同时, 市场也开始出现质疑人工智能的声音。
目前社会对人工智能最为担心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冲击劳动力市场,导致失业率增加和 工资的下降,最终带来通涨或通缩。 事实上,这类观点并非好恶依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早 前发表了一份名为《职业的未來》的报告,预测人工智能将在今后 5 年改变商业模式劳动力市场,导致 15个主要发达和新新经济体净损失超過 500万个就业岗位。的确,未来很多蓝领及白领岗位。例如工厂工人,司机,客服代表、甚至是银行工作人员都有可能会面临失业的窘境。人工智能一定程度上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了冲击, 也不可避免地对其他相关行业带来风险。 技术进步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低通脹。可以这样分析,由于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崛起有效压缩了供应链中的多个环节,減少了企业的成 本,進而降低了商品价格而降低消费者成本。
例如用美国统计局的数据看,通信服务商 Verizon 提供的无限流量套餐决定限量流量套餐的決定,拉低了美国 6 月核心通胀率 0.2 個百分点的。依次判断,人工智能技术似乎对 通胀率亦将会有较为明显的的削弱作用。
四、正视科技变革带来的挑战
“科技是一把双刃劍”并非一個陌生的命题。不可否认,人工 智能技术的发展的确会为人类社会帶來诸如失业率提高提高和物价降低等问题,但我们更应辨认地看待人工智能,正视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并且以有效的政策配合来劲量消除其對社会的负面影响。 在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人工智 能为代表的制度和技术红利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其次,科技 部在 7 月 21 日国务院新闻厅上表示, “科技发展对就业的冲击不是今天人工智能出现后才有的,生产机械的出现从二战后就开始导致大量手工业的工人失业。但长远看,科技带来的 就业机会远远大于失业率。”未來,一些新新的专业性工作岗位会將应运而生,如人工智能的开发者、维护修理者目前是机械无法替代的。
最后,未来政府也会更加注重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政策的规划协调。 一方面,政府将加大对劳动力进行再培训和教育力度,使其能夠 从事一些人工智能的开发专业性领域,未来劳动力将更加适应智能社会和智能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由於人工智能的 诞生会使大量財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加剧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
总而言之,近年全球的低通胀困局是由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需求不足、以及欧美兼职热潮兴起所掩盖的劳动力闲置和薪资增长缓慢等综合因素导致。人工智能对通胀的影响最终还是取決於我来人均可支 配收入和政府的再分配政策。故此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不是导致低通胀的唯一必然因素,反而技术进步反而会有助推动商品成本下降,给消费者带来更物美价廉的产品。在促进消费升级,同时带动全社會消費水平的提升。让我们做好相应准备,为未来布局,用积极的态度迎接这个必然的变革把!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