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压力倍增
“从来没有遇到过投资人问我们团队里有多少专家,都是直接问营收”
“AI还是靠技术驱动的。”熊伟铭告诉 记者。
“假设这个公司没有应用,只是一个算法公司,它必须要有技术领军人物;但如果有应用,我会把它定义为‘深度学习辅助应用公司’,这样的公司更考验运营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AI公司的商业计划书,都在一开始花费大量篇幅介绍公司创始人团队的技术背景。
不过,跨入2018年,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熊伟铭认为,2017年很难再有纯技术的AI公司出来了。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能够引领行业方向的顶级AI人才能下海的基本都下海了;二是投资人开始看落地能力了。“更看好绑着应用出来,比如教育、医疗、金融等。”
资本带来机会,但资本本性逐利。人民币基金的投资周期为5年左右,美元基金稍长,为8年,大多数投资人会在一个项目18个月后判断是否具备继续增长的能力,如果不能,就会选择放弃。
几乎所有已经到B轮的AI公司受访者均表示,商业主导技术,技术和产品为商业服务。
“所有的AI公司都有很大的商业化压力。”一位通过国家“***”回国创业的AI视觉识别创业者对 记者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投资人问我们团队里有多少专家,都是直接问营收。”
他所在的公司技术实力雄厚,五个创始人都具备强大的技术背景,其中三位来自谷歌、百度AI创始团队。
不过,因为有了安防这个得天独厚的落地市场,AI视觉识别创业公司的变现之路已经相对平坦。早于视觉识别三年就技术初步成熟的语音智能赛道上的创业公司则没有这么幸运。
人工智能公司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2012年回国创业,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前Google总部科学家,在技术领域,他是世界级自然语言处理及人工智能专家,世界主流机器翻译开源软件Joshua主要开发者。
这样的背景,让李志飞回国创立一个AI公司顺理成章。出门问问一度被认为是一家语音交互人工智能公司,但从去年开始,李志飞开始改口说,出门问问是一家拥有AI技术的消费电子产品公司。
出门问问的变现路径确立在硬件产品上。“这个行业光靠技术活不下去。”李志飞对 记者说,“把AI的能力落地到消费产品中去,商业化,才能活下去。”
两年来,出门问问陆续推出了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并开始涉足汽车语音交互后视镜市场。李志飞的竞争对手不再是AI公司,而是上述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其他赛手。
AI是出门问问闯荡消费电子江湖的技术壁垒。但智能消费电子产品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成熟期漫长,风险也大。
智能消费电子产品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成熟期漫长,风险也大。
市场调研的数据显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智能耳机为代表的智能消费电子产品目前在全球只有5%市场份额。今天的世界依然属于智能手机。
李志飞赌的是,5年后这个市场可以增长到30%,他对 记者说,“如果增长趋势是这么一个方向,就可以活下来,并且有机会活得很好。”
目前,李志飞将公司30%的资源放在AI技术开发,70%的资源用于商业化落地。他告诉 记者,这一年多来,他正在学习如何管理供应链。
好处是,出门问问其实躲开了BAT的直接竞争。
“这样是不是相对安全了?” 记者问道。
“也不安全,都是赌博。”李志飞回答。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商汤科技预计在2019年-2020年IPO,其他公司也在最新轮的融资方案中初步制定了在这个时期上市的目标。但不少AI头部公司的大额融资款项来自BAT,BAT从一开始就渗透了这个市场。
“图像四小龙”还需要远虑的一个问题是,2017年很难出现一个类似安防领域的大市场供AI技术公司落地,赛道在变窄。
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对AI视觉识别类技术公司的落地市场有一个大致的估算。主要聚焦在三大市场:安防、金融和移动互联网。
该机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安防市场规模为30亿元,未来五年将保持90%增速,到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近400亿元;金融领域2016年的市场规模为4.5亿元,未来五年将保持40%增速,到 2020年市场规模达20亿元,不过,这个数字和安防市场的400亿元相去甚远。
视觉识别的第三大落地市场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智能手机。这个市场2016年市场规模约为1.8亿元,未来五年增速约 71%,到了2020年达到约15.2亿元的市场规模。这个规模与金融行业盘子相当。
这三个领域中,尤其属AI安防市场的盘子最大,增速最快。就算他们进一步渗透到金融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图像四小龙”这样的盛况,可能很难出现在2018年。
人才和商业化天平失衡
“学术界被挖得千疮百孔,需求有明显的炒作痕迹,谁都知道这个溢价不可能长久,赶紧趁热把自己卖一笔,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杜克大学华人教授陈怡然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AI毕竟是一个高技术门槛行业,AI公司能获得高估值,与AI人才的稀缺密不可分。在全球AI技术精英圈子里,华人大约占据了三分之一。这也是中国能够快速在AI领域与美国形成全球两极的重要原因。
熊伟铭告诉 记者,华创会将AI人才按层分类,例如,名校出身,能够在国际AI会议上发表论文,并且得过国际知名比赛冠军的顶级AI技术人才,一个就值500万美元。
其余各层次技术人才总合约为30万人,其中高校领域约10万人,产业界约20万人,而市场需求在百万量级,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记者发现,中国第一批受到投资人关注的AI公司,几乎都是处在AI人才金字塔不同级别的人才所创立的。
商汤科技的优势就在于拥有一个超过200名科学家的技术研发团队。
而且,商汤科技的创始人汤晓鸥就是符合投资人心中高端人才标准的典型代表,汤晓鸥拥有MIT人脸识别算法方向的博士学位,曾获得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CVPR 2009最佳论文奖,并担任CVPR的主席,同时也是IEEE杂志的编委。
这种能够引领AI发展的顶级人才,环顾全球尚不足千人。
一位中科院前副教授2016年开始创业,在AI语音识别方向研究超过10年间,他曾获得多项重大奖项,但是作为一位40岁的父亲,这份看起来很光鲜的工作很难支撑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
“研究院太苦了,没钱,院里还有各种束缚。”他告诉 记者,他的同行不少加入了大公司,也有不少自己创业的,“现在AI人才确实贵了,出来能赚到钱。”
有人指出,在AI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时,大量人才被高薪吸引,离开学术界,可能会对这一行业产生影响。
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杜克进化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陈怡然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学术界被挖的千疮百孔,现在连写个项目申请都找不到合适的PI来组队……这个需求有明显的炒作痕迹,而且是学术界的人自己炒自己:谁都知道这个溢价不可能长久,赶紧趁热把自己卖一笔,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这一轮的AI浪潮主要是由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引领,但AI产业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需要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科研人才飞涨的身价,资本的源源流入,让企业变成了研究院,但这究竟能够让技术与商业更加紧密的结合,还是会阻碍学术研究的发展?这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中,目前没有答案。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