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工智能,普通人害怕被AI抢了饭碗,传统企业担心“现在看不上,以后追不上”,新兴AI企业则焦虑“收入搞不上去,故事讲不下去”。作为行业观察者,今天想为大家分享三个身边的故事——还没被时代抛弃,有些人却提前炒掉了自己。
风光一时的打字员,走进围城
严格意义上讲,欧阳芸不算是我的朋友,她比我大10岁,是我的堂姐。
在我的老家江西偏远的农村,女孩子读完初中后,南下深圳打工至今仍是主流。堂姐1997年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读高中,她花了半年时间在萍乡市的一家培训机构学习电脑打字。1998年春节后,她南下去了深圳。
和南下打工的同龄人相比,半年的电脑打字培训,使堂姐在找工作时具备了不少优势。20年前的1998年,老家的学生被灌输了两句口号,一句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另外一句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三大技能:电脑、汽车、英语”。虽然堂姐只是会打字,但毕竟和电脑有关,也算是“21世纪人才”了。
堂姐进入了一家有1000人的鞋厂,做的是打字员的工作。当时,在深圳和东莞接壤的区域,这样的鞋厂到处都是,大多数和堂姐同龄的人,都在生产线上工作。鞋厂的生产线,20个左右的人成组,各自负责一双鞋的一小部分,采取计件算工资。加班加点下来,有时候在生产线上工作,收入还算不错。
但堂姐并不羡慕这种计件工作的活,因为实在太累;虽然打字员的收入是固定的,也并不高,但相对清闲,相比嘈杂的生产线,办公室的工作环境更好。堂姐每天做的事情是,把领导交代下来的各种手写的材料打成电子版,把会议中的领导讲话打成电子版,然后打印、下发或存档。中午食堂吃饭时,绝大多数人穿的是蓝色工服,堂姐穿的是白色衬衣,堂姐很喜欢这份坐办公室的“白领”工作。
堂姐平时在办公室坐在电脑旁边,但工厂的电脑是不联网的。堂姐下班后,会去附近的网吧上网;堂姐在1999年就开始聊OICQ(后来改名QQ),并且拥有5位数的号码,是重度用户。这款叫OICQ的软件,其总部也在深圳,堂姐所在的工厂和它的物理距离只有几十公里;对堂姐来说,电脑和互联网就是“打字+聊QQ”。
2003年,堂姐所在的工厂从深圳搬到了北边的惠州,深圳开始转型升级;堂姐虽然喜欢深圳,但不愿放弃“白领”的工作,跟着工厂搬到了惠州。在工厂工作了五年后,堂姐的职位由打字专员变成了主管,薪资由1500元涨到了3000元(当时不算少)。堂姐的工作体面,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我的榜样。
但是,工厂需要的打字量越来越少,新的、更年轻的管理人员都不再用笔写材料,而是直接用电脑。堂姐隐隐约约感觉到,对于公司来说,她的工作价值在下降;工厂的打字员,在1998年时有四五人,现在只剩她一个。2004年时,堂姐所在的工厂上线了网站,堂姐被调到维护网站内容的工作。但是,工厂的网站,除了放公司的新产品信息外,几乎不需要更新,能做的事情不多。
2004年底,堂姐辞去了工作回到老家结婚,之后她和老公在老家的镇上开了个小网吧;2008年,网吧整顿的时候,她的网吧被关闭了。之后,堂姐在镇上开了个打印店,生意很一般,小镇上有打印需求的人不多,但堂姐的打印店直到现在还一直开着。堂姐说,其它的事情她也不会,打印店是她极少数能做、并且喜欢做的。
今年春节回家的时候,我问堂姐是否听过AI语音识别,很多会议,都不再用速记员了,用AI语音识别软件就可以。堂姐吃惊地回答:真的吗?
曾经体面的英语导游,炒掉自己
2006年高中毕业后,我关系最好的同学宋建,考到了西安的一所大学,专业是旅游方向的英语。
高中时,宋建英语不太好,但他记得这句口号“21世纪人才必备的三大技能:电脑、汽车、英语”。高考时,宋建的英语不到90分,其它科目成绩也不理想。这并不妨碍他学习英语的志向。宋建的大学,是外语类院校,他还是很满足的。
但学校是民办高校,学费较贵,宋建家里并不富裕,他需要兼职工作赚钱。好在西安是一座旅游城市,每年很多游客来游玩,外国游客也不少。宋建学的是英文,虽然不算太好,但可以派上用场。大一时,他经常跑到古城墙、兵马俑等老外多的地方去搭讪,一是练胆量+练英语,二是有时候可以兼职做做“野导”,赚些生活费。
2009大三那年,宋建考取了英语导游证,挂靠在西安当地的一家旅行社,告别了“野导”身份成为了正规导游。很多旅行社的生意模式是“卖团”,也就是旅行社低价吸引游客,然后旅行团游客给到某导游,导游必须先交钱给旅行社,之后导游得靠游客购物获取提成把钱赚回来;有时候,游客不购物或购物少,导游甚至会亏损。
宋建不喜欢这种买团、带游客购物、然后收提成的做法;他自己去国外类似Lonely Planet的网站上注册、上传自己的信息,然后获取散客。很多国外年轻的游客,不喜欢旅行社的常规路线安排,一是价格高,二是不自由。但由于不懂中文,又需要当地的人接应,所以类似宋建这样的“当地人”的价值就出来了。
宋建通过互联网渠道,寻找要来西安旅游的外国顾客,使他摆脱了“买团”这种方式;无论人多人少,宋建收取一天200元的劳务费。虽然赚钱可能比带大团要少一些,但自由自在;宋建也和很多外国游客建立了不错的友谊。2010年毕业后,宋建全职地干起了导游工作,顾客主要是那些来西安旅游、但又不懂中文的外国散客。
宋建有想过找人搭建一个英文旅游网站,把事情做大一些。导游工作是个体力活,长久来看没有太大成长性。但不懂互联网技术,西安也缺少这方面的朋友,宋建折腾了一段时间无果,就放弃了。90年代初,一个英语导游的年收入可以上百万,而且社会地位都很高,令人羡慕。20年后的2010年,一是英语导游很难年收入过百万了,二是导游的社会地位下滑厉害,已经没法给人受尊敬的感觉。
原因是,90年代初时,懂英语的人不多,大多数干英语导游的,本身就相对精英,也很稀缺。到了2010年时,懂点英语的人到处都是,英语导游这个工作不可避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宋建算是有先见之明的,从一开始就通过互联网获取客户;身边很多英语导游慢慢被迫转型去干别的工作时,宋建的客源相对稳定,收入上也很体面。
到了2016年时,宋建隐隐约约感到了危机,一是年龄接近30岁、也成家有小孩了,没法像以前那么有精力跑;曾经带过的外国游客,当他们介绍新的朋友(游客)给宋建时,他不放心交给别人来接待;几次试图让一些年轻的导游来替自己,反馈不好。二是,宋建发现,一些年轻的外国游客,来西安时已经不需要当地导游,他们带着翻译设备,一些手机也自带了所谓的AI翻译功能。
到了2017年底,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取代的焦虑感越来越强;干了近10年英语导游的宋建,终于放弃了这份工作,用自己的积累在西安古城墙内开了一家小的民宿。
叱咤风云的电商老兵,开始反思
胡风是我2011年就认识的一位创业者,当时我在一家商业杂志当记者,做一个“垂直电商”的选题,胡风在一家电商公司做高管,我采访了他。
胡总少年老成,1981年出生,但看起来年纪要大不少,可能和长期干电商行业有关。2005年时,胡总就开始在淘宝网上开店;卖的是化妆品,享受了淘宝网的早期红利,到2007年就已经做到了4000万销售额。但化妆品生意,正品不正品、真货还是假货,这个很难说清楚,进货渠道很杂,像胡总这样的化妆品卖家不少;2008年,淘宝商城(天猫前身)出来后,胡总隐隐约约觉得做C2C的化妆品品类没有前途。
2008年底,胡总转型做了一个母婴产品的B2C网站;到2010年底时,也做到了5000多万的年销售额,但再想往上拔,就遇到了天花板。当时,团购模式火了起来,卖的大多是服务类商品;在自己平台尝试母婴产品的团购也不见效后,胡总把公司交给了妻子,自己在2011年初加入了一家获得了知名VC机构投资的团购网站,担任副总裁。
2011年,是“千团大战”和垂直电商蓬勃发展的一年。胡总所在的团购网站,最开始排在第一梯队,老板为了冲击2011年底前实现上市,不惜一切代价,到处挖人、收购小团队、花钱做广告,为的是做大收入。现在已经是巨头的美团,当时实力还比不上胡总所在的公司。2011年下半年,资本市场转冷,胡总所在的公司没有顺利实现上市;2012年底,胡总从该团购网站离开。
胡总再次主动联系我的时候,是在2017年初。这次,胡总做了一个新零售的项目。胡总反思,一直以来他就是用自己的钱做生意,一直没有真正拿VC的钱创过业。胡总联系我,希望我帮他介绍一些投资人,他的新项目想找VC融资。因为在亿欧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和很多VC打交道。按我的理解,胡总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也带过几百人的团队,做的也是他擅长的领域,应该拿融资不难。
和胡总见面聊时,我发现了问题的所在。胡总的经验和人脉都停留在电商时代,他不认识现在做VC投资的人,现在做VC投资的人也没听过他。他虽然精通电商运营,但对新技术(如AI)不懂。他和投资人见面时,还是过多强调他的传统电商从业经验,但对新技术、新政策、新理念缺少认知。他的核心团队,也都是前几次和他一起创业的“古典电商人”,都很接地气,草根气息比较浓。
胡总的团队和项目,都不够性感。很多融了资的项目,都是结合最新的AI技术在做各行各业的升级,目前AI驱动已经是基础配置;同时,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各个项目无论从品牌形象、创始人形象还是商品及服务本身来说,已经比十年前要求高很多了。
我本身不算是一个创业者,只是和创业者及投资人接触比较多;但我还是斗胆帮胡总修改了一下BP,调得更加性感;也给了一些建议,招进懂新媒体运营的市场负责人、懂AI的技术负责人。并且很“残酷”地告诉胡总,他需要去拓展新的人脉圈,不要仅仅停留在过去的电商经理人圈子。2017年6月,胡总的项目在变得性感一些后,终于获得了天使融资。我知道,胡总的项目能融资,跟我没多大关系,是他本身具备融资的实力。
AI浪潮呼啸而过,希望你我不会站在原地茫然无措
看到“时代抛弃你,连一声再见都不说”刷屏,看到“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引起热议,我也会吐槽这些论调不过是在贩卖焦虑。但是,身边的人真要被“时代抛弃”时,我不得不感叹:时代真的在快速变化,或许我们终将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但是,我们至少要尽量捕捉到一些变化,才不至于在时代浪潮呼啸而过后,停在原地茫然无措。
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也看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茫然无措的不只是普通的个体,我所观察的企业同样迷茫——面对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都会头疼。传统企业在犹豫,要不要重视AI?也担心“现在看不上,以后追不上”;AI企业在焦虑,想成为独角兽,想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但是担心“收入搞不上去,故事讲不下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个人和企业都渴望对未来有认知。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