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小米“AI+IoT”战略的野心所在:一方面尽可能多地连接智能设备实现小爱同学无处不在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无处不在的优势和用户语音交互习惯的养成,成为内容与服务的最终整合与呈现者,最终完善硬件+互联网服务的商业模式构建。
2014年,一个WiFi连接模组的价格是60多元人民币;2018年,WiFi连接模组的价格被小米做到了9.9元人民币。
作为一个缩影,这种硬件成本的大幅缩减往往意味着,IoT行业正在从拓荒期进入成长期,从小规模的摸索尝试转向大规模的经验复制。在这一阶段,单位时间内的扩张范围和扩张速度成为业内玩家们比拼的核心指标。对于小米而言,建立更大规模连接与让AI无处不在将帮助其赢得这场比拼。
构建一个完整的“三环”布局,是小米更快地建立更大规模连接的需要。这个模型的最内环包括了手机、电视、盒子、路由器和智能音箱等小米的核心产品;中间一环则是小米通过投资孵化构建的IoT生态链体系;最外环将是接入小米IoT系统的第三方厂商。其优势在于,可以将内环和中间环快速培育出的IoT生态能力,向最外环进行最广泛的输出。
在“三环”布局基础上,凭借不断增加的连接设备能够帮助小米实现AI语音助手的无处不在,并借助这种优势整合内容与服务,实现小米在互联网服务领域的突破,帮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公司”。甚至,当小米AI语音助手占领用户心智时,这种AI+IoT所具备的势能,将有机会同时让小米在C端和B端两个市场成为底层基础。
这也是小米“AI+IoT”战略的野心所在:一方面尽可能多地连接智能设备实现小爱同学无处不在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无处不在的优势和用户语音交互习惯的养成,成为内容与服务的最终整合与呈现者,最终完善硬件+互联网服务的商业生态构建,打破固有的“硬件公司”成见。
开放生态链,建立更大规模连接
随着手机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IoT这个新的增量市场正在成为手机厂商的新战场。寻找下一个增长点之外,IoT行业中进行的这场遭遇战,对手机厂商而言还有一层更为重要的意义,即手机厂商凭借在IoT硬件领域的天然优势,有机会成为更大规模新连接建立的主导者,从而在AIoT时代拥有更多话语权。
也正因如此,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在“MIDC·2018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上表示,在未来的5到10年内,AI+IoT都将是小米的核心战略。在建立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上,布局较早、生态成熟、也有决心的小米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却也需要突破人们“不加入小米生态链就无法接入小米IoT系统”的误解,展示一个更为开放的小米,将最外层的一环不断做大。
“小米投资只是为了更有效地推动和强化这种合作,这是我今天特别特别要跟大家说明的,小米开放的决心没有变,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一点。”雷军强调道。在他看来,各个巨头都极其看好AIoT的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也要求小米需要比以前更加开放。
在早期探索的基础之上,将小米的经验和生态环境共享给更多第三方厂家,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完成产品的智能化,接入用户更多的IoT系统中,是小米在未来能够主导连接的关键。随着用户需求推动越来越多的硬件厂商开始谋求硬件产品的智能化,生态链的方式显然早已不能满足对速度和规模的追求。
从数据上看,IoT市场上的“圈地运动”才刚刚开始。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7年按连接数量计算,消费级IoT硬件全球市场份额小米占比为1.7%,其后是苹果0.9%,亚马逊0.9%,三星0.7%和谷歌0.6%。尽管小米2018年Q3财报显示,小米IoT消费级物联网连接设备数已经达1.32亿台(不含手机、笔记本电脑),但相比艾瑞咨询预测中在2022年将达到的153亿的IoT设备连接总量而言,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过去一年,小米IoT平台接入了1000多款第三方产品。在开发者大会期间,小米宣布与宜家达成合作。从12月开始,宜家全系的智能照明产品将会接入小米IoT平台,可以被米家和小爱同学控制。在连接技术上,小米不但把WiFi模块做到了9.9元人民币,而且开始支持ZigBee和蓝牙Mesh的连接方式。
在开发者大会现场的一位第三方厂商员工看来,小米比其它厂商更具优势的地方在于带货能力。小米本身拥有大量科技属性很强的用户,乐于尝试IoT设备这类新事物。同时,小米还拥有自己的新零售渠道,有助于帮助新的产品迅速被更多用户认知。“在有品之外的电商渠道上,用户往往会通过直接搜索产品名称,而不是产品类别来找到我们的产品,这与在有品上的众筹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除了给开发者提供了嵌入式的软件方案,联网的智能模组,统一的APP体验和智能联动,可靠的云服务,其实还为开发者提供了孵化自有品牌产品的新零售渠道——小米有品。”小米集团IoT平台部总经理范典口中的这些工具是小米冲出生态链模式走向更多第三方厂商的筹码,也是其在连接协议之争中争得优势的关键。
打通三个大环,AI无处不在
更多连接的建立,在为小米赢得IoT连接协议主导权的同时,也为小米向更多用户推广自己的AI语音助手服务提供了基础。在小米对“AI+IoT战略”的解释中,开放合作是一个关键词,让更多设备接入到小米的IoT系统中,完善“三环”布局;核心能力也是一个关键词,即实现三个环的通联,共同完成让小爱同学的AI能力无处不在的目标。
“我相信AI+IoT这样的控制技术将来会嵌入到每一个设备里面,可能没有一个专门的设备叫智能音箱,或者智能音箱成为一个很小众的设备,这项技术嵌到了每一个设备里。”雷军表示,三五年内,可能每一个智能设备都带了AIoT的控制模块,使整个交互会变得非常有趣。
这种有趣之处在于,智能语音助手将成为一个强大的AI能力系统,既是开放平台,也是强大的生态。这个系统的一端会连接各种智能硬件,另外一端则会连接内容与服务,中间则需要一个良好运行的技能开发者生态,为这个系统开发不同的能力,将硬件与内容、服务有效地连接起来。在硬件全面连接的基础上,语音助手将成为硬件、内容、服务和AI技术的最终整合者。
“小米在手机和IoT两个领域都有非常深厚的布局,正是基于这些小米在端上的优势,基于现在比较成熟的AI优势,我们才觉得小米今天站在了一个更大的风口上。”小米集团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副总裁崔宝秋表示。
为了把握住这个风口,小米一方面通过单独发布小爱同学App+蓝牙设备的方式,为小爱同学提供了在其它品牌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上运行的机会。另一方面,小米试图借助小爱同学对内容和功能进行整合,打散固有App之间的界限,将用户的习惯培养成通过小爱同学直接召唤内容或服务。
在崔宝秋的介绍中,能够支持小爱同学控制的智能设备现在一共有200余款,23个大的品类,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周三四家(款)的速度增长。同时,小爱同学还支持召唤微软小冰,而小米IoT系统也支持与谷歌Assistant和亚马逊Alexa进行连接。
IoT系统与AI能力的同步开放,提升了小米在IoT硬件建立连接时的速度,扩大了小爱同学的覆盖范围,也加速了小米整合硬件、产品、内容和服务的步伐。
“我们不仅要对接智能设备厂家,也要对接互联网厂家,我们要对接软件、硬件的APP开发者,还有技能开发者,我们要接入AI技术公司,希望各种公司帮我们提供服务,我们抱团打天下。最终服务上层的绿色的所有的用户,我们小米的用户也是大家的用户,我们一起的用户。”崔宝秋说。
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在手机和智能化的硬件设备上实现某一具体功能的唤醒和执行,而这种功能背后则是一个个能力开发者,这些能力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自己的能力是由APP、小程序、轻应用哪种方式承载。通过连接场景和服务,AI语音助手已经呈现出了成为新的前置入口的可能性,为小米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脚踏实地,向往星空
在更大范围连接建立的基础上,小米将有能力构建一个包含硬件、内容、服务的体系:即小米以IoT硬件为载体,通过向外输出自身的硬件生态链能力,向更多硬件产品植入自身AI能力;然后以无处不在的AI语音助手作为新的入口,在生态里包容更多内容和服务,实现硬件、内容、服务的整合。甚至,在这个体系基础上,走出一条自下而上的智慧城市建设之路。
保持手机业务在存量时代的竞争中不落伍,依托用户和生态基础保持自身在IoT市场中的优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在AI方面的技术能力,让小爱同学真正实现无处不在,是小米需要在C端市场踏住的实地,和成为方案整合者的根基。
这种尝试如果能够成功,也就意味着,在C端市场,将有相当大的用户会选择使用小米系的智能硬件产品,通过小爱同学实现语音交互,同时会借助小爱同学积累大量的用户数据和能力开发者。而这种积累对于B端用户而言也同样重要,这将为小米从C端市场向B端市场进军提供可能。
小米与全季酒店达成的合作,展现出了从C端向B端扩展的可能性。目前,通过这个合作,小米将小爱音箱、智能照明等场景搬到了即将开业的全季上海虹桥中心酒店,顾客可以在旅游或出差时,在酒店里体验小米智能家居,起到一个样板间的作用。当IoT设备和小爱同学的用户达到一定数量,且对语音交互越来越依赖后,酒店安装承载小爱同学的智能家居或许将成为一种必然被满足的用户需求。
这将是一种由单个用户需求的变化累积引发的B端的变革,当小爱同学实现无处不在时,同时掌握硬件、用户、内容与服务的小米IoT系统,也将能够向产业链的纵深延伸,承担更多B端用户的服务和管理需求。
“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智能设备,已经有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先从这个点开始,我们把它从一个个人的用户,扩展到一个家庭,然后把它扩展到整个楼宇,再扩展到社区,最后通过这个平台,逐渐把一个真正的智慧城市做出来。”金山云CEO王育林表示。
无论是To C 还是To B,小米都迫切需要冲出生态链的格局,构建出完整的“三环”,在大规模硬件设备连接的基础上,借助AI+IoT的势能完成自身生态的建设,为即将到来的AIoT时代做好准备。
因为,AIoT时代的竞争注定是一场不同生态之间的比拼,小米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生态作为最终角逐的入场券。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