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介绍
一、项目概述
1.1 引言
近年来,温室大棚种植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的便利,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种植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水位等环境因子对作物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难以达到科学合理种植的要求,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违背了环境保护的主题。目前国内可以实现上述环境因子自动监控的系统还不多见,而引进国外具有多功能的大型连栋温室控制系统价格昂贵,不适合国情。
针对目前大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农业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本项目通过温度传感器DS18B20,湿度传感器DHT11和水压传感器D3B来采集大棚内温度、湿度和水位等信息情况,并用无线透传模块LSDRF4717M04发送到温室大棚主控制台,主控制台通过液晶N5110显示大棚内温度,湿度和水位情况,农户可以通过按键,自己设定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湿度及水位范围,一旦发现温度、湿度及水位超出设定的范围,则通过GPRS模块将大棚内温度、湿度和水位等信息发送到农户手机中。农户根据经验,在很远的地方回复短信给温室大棚主控制台,主控制台根据农户的命令来执行相应的措施。另外,我们基于TCP/IP和WEB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实现网页监测、控制。
1.2 项目背景/选题动机
温室产业及相关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速度很快。如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RAI展览馆每年11月举办一次国际花卉展览会,2003 年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 477 个厂商展示了各自的产品和实力。荷兰、日本、以色列、美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是设施农业十分发达的国家,温室以大型温室为主。这些高水平大型温室的环境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传感器采集室温、叶湿、地湿、室内湿度、土壤含水量、溶液浓度、水位、风速、风向、以及植物作物生长状态等有关参数,结合作物生长所需最佳条件,有效调节有关设备装置,将室内温、湿、光、水、肥、气等诸因素综合协调调节到最佳状态。
国内外温室大棚的对比
1.科技含量低,中国的设施园艺无论是在温室设施本身还是在栽培管理方面,大多数设施结构简单,栽培管理以传统的经验为主,距离数量化和指标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温室市场上目前使用的不少产品,在高品质领域主要以国外产品为主,遮明网的生产上以瑞典、以色列的高品质产品为主,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领域上国内的产品同样与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国内现有的一些科研成果与真正地推广应用之间还有一段差距。
2.环境调控技术与设备落后,缺乏理论基础与量化指标。由于绝大多热园艺设施类型过于简易,因此对环境的调节和控制十分有限。张福墁教授认为,塑料大棚往常在遇到灾害性天气时受损,无法生产。即使在正常天气,大部分塑料大棚所能进行的环境调控手段也仅限于通风和避风。日光温室遇到寒流或连阴(雪)天,光照不足失去热源和光源时,室内光照、温度、湿度都会出现不适台植物生长的逆境,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如从2008年1月10开始的长达1月之久的连续降雪天气),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3.缺乏与我国相适应的温室优化控制软件。目前,我国引进温室的控制系统大多运行费用过高,而自行研制的控制系统又缺乏相应的优化软件,多数仍使用单因子开关量进行环境因子的调节。而实际上温室内的光照、气温、地温、湿度及水位等环境要素是在彼此关联着的环境中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的,而且环境要素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都很复杂,当改变某一环境因子时常会把其他环境因子变到一个不适宜的水平上。因此,结合温室内的物理模型、作物的生长模型和温室生产的经济模型,开发出一套与我国温室生产现状相适应的环境控制优化软件是非常重要和十分迫切的。
4.中国的温室建设上盲目性很大。大量的项目在相应的配套设备、人才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地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盲目地低水平仿制国外产品。温室种植管理上,产品种植前经过市场考察的很少,往往造成产品积压,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相关的种植管理方面的研究距离理论化、科学化、系统化地指导生产实践还有不少差距。温室企业在产品的售后配套服务方面尚不够完善,企业的品牌意识、诚信意识不够相当温室控制软件的研究上与国外企业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技术发展现状:
现代温室中常见的能自动控制的调控机构有:顶部通风窗、侧面通风窗、外遮阳帘幕、内遮阳帘幕、轴流通风机、降温湿帘、人工补光灯、二氧化碳施肥器、加热设备、喷雾系统及熏蒸设备。控制器综合调节各个机构,使系统在运行中节约能源的同时保证室内气候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使用的控制器可以有很多选择,如单片机、工控机、PLC、通用PC机等。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局域网或现场总线进行信息交换。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做了大量的研究。
我国温室产业起步比较晚。自70年代末起,我国先后从日本、美国、荷兰和保加利亚等国引进了40套左右的现代化温室成套设备。虽然这些温室技术领先、设备先进,但在我国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较严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引进价格高,运行经济效益差;技术要求过高,要求经营者既要懂农业技术,熟悉英文,还要掌握电脑操作和机械运营和维护;运营模式没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不适合于我国的气候特征。所以,研究开发符合我国国情、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并适用于大范围推广应用的自动控制温室系统己经迫在眉睫。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我国的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高科技温室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温室中温度、湿度、光照等单因子控制技术的研究,并逐步推出既适宜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不同生态气候条件要求的温室控制系统。
二、需求分析
2.1 功能要求
![温室大棚监控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uploads/allimg/171017/2362486-1G01G10421521.png)
图1 系统架构
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手机短信,查询大棚温度、湿度和水位并控制大棚薄膜、排风口、进出水阀、加热器的打开与关闭。主控器将温度、湿度和水位等信息发送至上位机软件或用户手机。也可将温度和水位调整至设定值,实现闭环控制,从而实现了对农业大棚的高效管理、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用户也可以通过网址访问大棚的情况,通过网络来对大棚实施监控。
网络部分我们将使用AT32UC3A0512片内集成的10/100 Mbps的以太网MAC接口来实现网络的监控。初步方案,我们将网络的数据单独用一个单片机来实现,再通过UART来实现个模块间的数据的交互。不过在不影响主控单片机的反应速率和执行效率下,我们会尽量把网络部分和主控部分集成在一块单片机内,以此来降低产品的成本与功耗。
2.2 性能要求
农业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在保温性能方面,该大棚模型加温耗能少,降低能耗,温室大棚透光材料覆盖面积较大,薄膜保温性好。
在耐用性方面,该大棚模型使用寿命比较长,传感器使用寿命长,抗干扰性较强。
在数据传输方面,有数据检验,传输的波特率比较,使数据有效传输。
在能耗方面,该大棚模型使用功耗低的AVR系列中的AT32UC3A0512,在不使用外设时关闭电机驱动芯片的使能脚。
在数据保存方面,该大棚模型可以记录历史数据,方便查询。
在远程操控方面,该大棚模型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来实行远程操控。
在环保方面,该大棚模型能耗低,材料使用塑料棚,铝棒,保鲜薄膜等。
1.1 引言
近年来,温室大棚种植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的便利,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种植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水位等环境因子对作物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难以达到科学合理种植的要求,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违背了环境保护的主题。目前国内可以实现上述环境因子自动监控的系统还不多见,而引进国外具有多功能的大型连栋温室控制系统价格昂贵,不适合国情。
针对目前大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农业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本项目通过温度传感器DS18B20,湿度传感器DHT11和水压传感器D3B来采集大棚内温度、湿度和水位等信息情况,并用无线透传模块LSDRF4717M04发送到温室大棚主控制台,主控制台通过液晶N5110显示大棚内温度,湿度和水位情况,农户可以通过按键,自己设定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湿度及水位范围,一旦发现温度、湿度及水位超出设定的范围,则通过GPRS模块将大棚内温度、湿度和水位等信息发送到农户手机中。农户根据经验,在很远的地方回复短信给温室大棚主控制台,主控制台根据农户的命令来执行相应的措施。另外,我们基于TCP/IP和WEB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实现网页监测、控制。
1.2 项目背景/选题动机
温室产业及相关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速度很快。如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RAI展览馆每年11月举办一次国际花卉展览会,2003 年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 477 个厂商展示了各自的产品和实力。荷兰、日本、以色列、美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加拿大等国是设施农业十分发达的国家,温室以大型温室为主。这些高水平大型温室的环境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传感器采集室温、叶湿、地湿、室内湿度、土壤含水量、溶液浓度、水位、风速、风向、以及植物作物生长状态等有关参数,结合作物生长所需最佳条件,有效调节有关设备装置,将室内温、湿、光、水、肥、气等诸因素综合协调调节到最佳状态。
国内外温室大棚的对比
1.科技含量低,中国的设施园艺无论是在温室设施本身还是在栽培管理方面,大多数设施结构简单,栽培管理以传统的经验为主,距离数量化和指标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温室市场上目前使用的不少产品,在高品质领域主要以国外产品为主,遮明网的生产上以瑞典、以色列的高品质产品为主,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领域上国内的产品同样与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国内现有的一些科研成果与真正地推广应用之间还有一段差距。
2.环境调控技术与设备落后,缺乏理论基础与量化指标。由于绝大多热园艺设施类型过于简易,因此对环境的调节和控制十分有限。张福墁教授认为,塑料大棚往常在遇到灾害性天气时受损,无法生产。即使在正常天气,大部分塑料大棚所能进行的环境调控手段也仅限于通风和避风。日光温室遇到寒流或连阴(雪)天,光照不足失去热源和光源时,室内光照、温度、湿度都会出现不适台植物生长的逆境,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如从2008年1月10开始的长达1月之久的连续降雪天气),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3.缺乏与我国相适应的温室优化控制软件。目前,我国引进温室的控制系统大多运行费用过高,而自行研制的控制系统又缺乏相应的优化软件,多数仍使用单因子开关量进行环境因子的调节。而实际上温室内的光照、气温、地温、湿度及水位等环境要素是在彼此关联着的环境中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的,而且环境要素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都很复杂,当改变某一环境因子时常会把其他环境因子变到一个不适宜的水平上。因此,结合温室内的物理模型、作物的生长模型和温室生产的经济模型,开发出一套与我国温室生产现状相适应的环境控制优化软件是非常重要和十分迫切的。
4.中国的温室建设上盲目性很大。大量的项目在相应的配套设备、人才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地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盲目地低水平仿制国外产品。温室种植管理上,产品种植前经过市场考察的很少,往往造成产品积压,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相关的种植管理方面的研究距离理论化、科学化、系统化地指导生产实践还有不少差距。温室企业在产品的售后配套服务方面尚不够完善,企业的品牌意识、诚信意识不够相当温室控制软件的研究上与国外企业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技术发展现状:
现代温室中常见的能自动控制的调控机构有:顶部通风窗、侧面通风窗、外遮阳帘幕、内遮阳帘幕、轴流通风机、降温湿帘、人工补光灯、二氧化碳施肥器、加热设备、喷雾系统及熏蒸设备。控制器综合调节各个机构,使系统在运行中节约能源的同时保证室内气候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使用的控制器可以有很多选择,如单片机、工控机、PLC、通用PC机等。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局域网或现场总线进行信息交换。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做了大量的研究。
我国温室产业起步比较晚。自70年代末起,我国先后从日本、美国、荷兰和保加利亚等国引进了40套左右的现代化温室成套设备。虽然这些温室技术领先、设备先进,但在我国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较严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引进价格高,运行经济效益差;技术要求过高,要求经营者既要懂农业技术,熟悉英文,还要掌握电脑操作和机械运营和维护;运营模式没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不适合于我国的气候特征。所以,研究开发符合我国国情、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并适用于大范围推广应用的自动控制温室系统己经迫在眉睫。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我国的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高科技温室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温室中温度、湿度、光照等单因子控制技术的研究,并逐步推出既适宜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不同生态气候条件要求的温室控制系统。
二、需求分析
2.1 功能要求
![温室大棚监控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uploads/allimg/171017/2362486-1G01G10421521.png)
图1 系统架构
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手机短信,查询大棚温度、湿度和水位并控制大棚薄膜、排风口、进出水阀、加热器的打开与关闭。主控器将温度、湿度和水位等信息发送至上位机软件或用户手机。也可将温度和水位调整至设定值,实现闭环控制,从而实现了对农业大棚的高效管理、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用户也可以通过网址访问大棚的情况,通过网络来对大棚实施监控。
网络部分我们将使用AT32UC3A0512片内集成的10/100 Mbps的以太网MAC接口来实现网络的监控。初步方案,我们将网络的数据单独用一个单片机来实现,再通过UART来实现个模块间的数据的交互。不过在不影响主控单片机的反应速率和执行效率下,我们会尽量把网络部分和主控部分集成在一块单片机内,以此来降低产品的成本与功耗。
2.2 性能要求
农业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在保温性能方面,该大棚模型加温耗能少,降低能耗,温室大棚透光材料覆盖面积较大,薄膜保温性好。
在耐用性方面,该大棚模型使用寿命比较长,传感器使用寿命长,抗干扰性较强。
在数据传输方面,有数据检验,传输的波特率比较,使数据有效传输。
在能耗方面,该大棚模型使用功耗低的AVR系列中的AT32UC3A0512,在不使用外设时关闭电机驱动芯片的使能脚。
在数据保存方面,该大棚模型可以记录历史数据,方便查询。
在远程操控方面,该大棚模型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网络来实行远程操控。
在环保方面,该大棚模型能耗低,材料使用塑料棚,铝棒,保鲜薄膜等。
下载该资料的人也在下载
下载该资料的人还在阅读
更多 >
- 薄膜连栋温室大棚调控系统解决方案 7次下载
- 基于ARM11和WinCE的温室大棚嵌入式监控系统设计
- 基于FPGA芯片的软硬件平台的使用 20次下载
- 温室大棚蔬菜智能管理系统的资料介绍 19次下载
- 智能小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及开发过程 17次下载
- 智能家居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19次下载
- 紫金桥与ZIGBEE实现温室大棚监控系统 10次下载
- 9款变频器设计方案,包含完整软硬件设计-深圳市伊瑞软件技术有限公 31次下载
- 基于UML的嵌入式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160次下载
- 基于DSP的OLED显示器软硬件设计及实现 86次下载
- 基于软硬件协同的AFDX协议片上系统设计
- 基于EDA 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划分方法
- 单片机测控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技术
- 基于EDA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划分方法
- 自动监控系统软硬件的完整解决方案
- KubeCASH:基于软硬件融合的容器管理平台 1375次阅读
- 软硬件融合的概念和内涵 1613次阅读
- 西门子PLC-224XP国产替代详细软硬件方案 2849次阅读
- 在DM642开发评估板上实现双目视觉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 1164次阅读
- 全面解析温室大棚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1909次阅读
- 农业温室大棚中所应用的几种传感器介绍 7570次阅读
- 一文解析智慧大棚方案的构成 7819次阅读
- 基于PC104与C8051F120的水下机器人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2345次阅读
- 基于GSM的太阳能农业大棚多功能智能监控系统模块设计 3457次阅读
- Board从入门到精通(五):软硬件协同设计 2192次阅读
- 基于FPGA的软硬件协同仿真加速技术 5405次阅读
- 基于Qt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7844次阅读
- 一种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方案 4306次阅读
- 基于嵌入式Linux流媒体播放器系统软硬件解决方案 2838次阅读
-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 3460次阅读
下载排行
本周
- 1TC358743XBG评估板参考手册
- 1.36 MB | 330次下载 | 免费
- 2开关电源基础知识
- 5.73 MB | 11次下载 | 免费
- 3100W短波放大电路图
- 0.05 MB | 4次下载 | 3 积分
- 4嵌入式linux-聊天程序设计
- 0.60 MB | 3次下载 | 免费
- 5DIY动手组装LED电子显示屏
- 0.98 MB | 3次下载 | 免费
- 6基于FPGA的C8051F单片机开发板设计
- 0.70 MB | 2次下载 | 免费
- 751单片机PM2.5检测系统程序
- 0.83 MB | 2次下载 | 免费
- 8基于51单片机的RGB调色灯程序仿真
- 0.86 MB | 2次下载 | 免费
本月
- 1OrCAD10.5下载OrCAD10.5中文版软件
- 0.00 MB | 234315次下载 | 免费
- 2555集成电路应用800例(新编版)
- 0.00 MB | 33566次下载 | 免费
- 3接口电路图大全
- 未知 | 30323次下载 | 免费
- 4开关电源设计实例指南
- 未知 | 21549次下载 | 免费
- 5电气工程师手册免费下载(新编第二版pdf电子书)
- 0.00 MB | 15349次下载 | 免费
- 6数字电路基础pdf(下载)
- 未知 | 13750次下载 | 免费
- 7电子制作实例集锦 下载
- 未知 | 8113次下载 | 免费
- 8《LED驱动电路设计》 温德尔著
- 0.00 MB | 6656次下载 | 免费
总榜
- 1matlab软件下载入口
- 未知 | 935054次下载 | 免费
- 2protel99se软件下载(可英文版转中文版)
- 78.1 MB | 537797次下载 | 免费
- 3MATLAB 7.1 下载 (含软件介绍)
- 未知 | 420027次下载 | 免费
- 4OrCAD10.5下载OrCAD10.5中文版软件
- 0.00 MB | 234315次下载 | 免费
- 5Altium DXP2002下载入口
- 未知 | 233046次下载 | 免费
- 6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 10.0免费下载
- 340992 | 191186次下载 | 免费
- 7十天学会AVR单片机与C语言视频教程 下载
- 158M | 183279次下载 | 免费
- 8proe5.0野火版下载(中文版免费下载)
- 未知 | 138040次下载 | 免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