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标签 > QLED
QLED是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量子点(Quantum Dots)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粒径不足10纳米的颗粒。本章还详细介绍了oled和qled电视的区别,qled和oled哪个好,QLED和ULED,OLD和QLED电视哪个好等内容。
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的缩写,是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量子点(Quantum Dots)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粒径不足10纳米的颗粒。
通常说来,量子点是由锌、镉、硒和硫原子组合而成。198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首次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却“忘了”给它起名字,数年后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马克·里德将这种半导体微块正式命名为“量子点”并沿用至今。
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的缩写,是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量子点(Quantum Dots)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粒径不足10纳米的颗粒。
通常说来,量子点是由锌、镉、硒和硫原子组合而成。198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首次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却“忘了”给它起名字,数年后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马克·里德将这种半导体微块正式命名为“量子点”并沿用至今。
量子点(Quantum Dots)
量子点(Quantum Dots)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粒径不足10纳米的颗粒。通常说来,量子点是由锌、镉、硒和硫原子组合而成。198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首次对其进行了研究,但却“忘了”给它起名字,数年后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马克·里德将这种半导体微块正式命名为“量子点”并沿用至今。
量子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每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
麻省理工的毕业生于2005年创建QD Vision。联合创始人科尔·苏利文介绍,他的公司已经完全掌握了量子点的光色可控技术,从工作原理上说,量子点与YAG荧光体类似,通过光线刺激让量子点发散出几种颜色的组合,最终让LED灯发散出白色的灯光。
值得注意的是,量子点能够将LED光源发出的蓝光完全转化为白光,而不是像YAG荧光体那样只能吸收一部分,这意味着在同样的灯泡亮度下,量子点LED灯所需的蓝光更少,在电光转化中需要的电力自然更少,更高效的表现令其在节能减排方面更胜一筹。
结构
QLED的结构与OLED技术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QLED的发光中心由量子点(Quantum dots)物质构成。其结构是两侧电子(Electron)和空穴(Hole)在量子点层中汇聚后形成光子(Exciton),并且通过光子的重组发光。
现存问题
QLED的量子点因其容易受热量和水分影响的缺点,无法实现与自发光OLED相同的蒸镀方式,只能研发喷墨印刷制程。目前,QLED技术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可靠性/效率低、蓝色元件寿命不稳定、溶液制程研发困难等制约因素,因此业内认为现阶段离商用化至少需要10年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已上市的“QLED TV”实则是借背光源发光的量子点液晶电视,称不上是真正的QLED 电视(自发光),只是在液晶电视背光源上增加了量子点薄膜提升了色域,仍存在液晶显示产品固有的漏光、对比度低、可视角度差、响应速度慢等画质上的短板和设计上的限制。
QLED与OLED区别
“三星VD业务部正在制定的下一代电视路线图中,计划将跳过OLED直接进入QLED。”这样一则来自韩国媒体的新闻曾在显示行业激起波澜和讨论。
对于三星的策略,不少人质疑QLED即目前市面上已存在的量子点电视,仅仅是LCD领域的一次技术提升,不能与OLED相提并论。还有声音质疑三星之所以选择QLED,是在大屏OLED技术无力追赶LG之后的权宜之计,以技术对抗来分散对OLED的市场关注,对技术进步的推动有限。笔者认为这样的解读也许存在片面,事实上,被三星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方向的QLED,是结合了传统LCD和OLED优点的一项新型显示技术,预计到2019之后才会有QLED电视产品问世。
众所周知,QLED所采用的量子点是一种半导体纳米晶体,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时,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形态得到包括红光到蓝光的高峰值纯色光,在色彩上具有先天性绝对优势。而量子点在显示技术领域上的两大应用方向,却经常被混淆:
一是基于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背光源技术(Quantum Dots-Backlight Unit,即QD-BLU),即目前市面上量子点电视所采用的方案,目的是解决是普通LCD电视背光色彩不够亮白的问题,这种颜色偏差体现在萤幕图像中,用户会觉得画面偏冷或偏暖,达不到最佳视觉体验。采用蓝光LED通过附有红色和绿色量子点的光学材料(QDEF膜片)得到高纯度的白光,这一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同时还原出非常靓丽的色彩,属于量子点技术应用在LCD领域的折中方案。
三星目前致力于研发的QLED,是指量子点第二类应用:基于电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光二极体显示技术(Quantum Dots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即QLED),这属于量子点在显示技术领域的更高级应用。它不再是蓝光通过一层量子点材料产生白光照亮液晶萤幕,而是通过电驱动,使量子点本身发光并通过混色产生图像,不再需要液晶、彩膜,也省去了背光单元。这就使得QLED与OLED在显示方式上具有相似的原理。
同时相对于OLED,QLED还具有几大优势:
1. 由于OLED采用有机材料,三种发光材料寿命不同是自身不可逾越的致命伤。而量子点晶体为非有机物,所以工作状态更稳定,寿命更长,成本也更低。
2. 因为工艺复杂,生产良率过低一直是大屏OLED难以克服的问题,而QLED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在大规模量产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3. QLED色彩表现更加完美,色域可轻易达到最严苛的色彩标准BT2020 90%以上,而OLED电视色域虽然远超传统LCD电视,但在BT2020标准下,大概为70%左右。
4. 在同等画质下,QLED的节能性有望达到OLED屏的2倍。
成本,生产、色彩、能耗,四大差异横亘在QLED和OLED之间。如此对比来看,QLED比OLED,似乎不只是多了“一点”。相对于LG在大屏OLED上的步履维艰,叫好不叫座的状况,三星在QLED上看似大胆的决定,细细想来,也许是下了胸有成竹的一步好棋。
当然,QLED仍在技术研发阶段,自身必定有一些不易克服的难题,而且预计三年之后才可能有产品问世。在这期间,OLED技术是否会有飞跃式的发展克服自身缺陷,QLED技术是否会在发展中遭遇瓶颈而胎死腹中,着实难以预料。然而,在消费者日渐回归电视本质,追求画面品质的当下,谁是下一代显示技术也许并不那么重要,能够以经济有效的形式提供最佳的显示效果才是竞争的核心。QLED和OLED两大各具优势的技术之争,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未来显示形态的想像空间,这才是最让人心动的部分。
QLED认识误区
随着量子点电视的深入发展,今后QLED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可目前却普遍存在着认识误区。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量子点,量子点是半导体纳米材料,它是由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组成。量子点材料能用在显示领域是因为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在受到光或电的刺激时会发出有色光线,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了光线的颜色。
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形态可以得到纯色光
目前主流的液晶电视都是通过蓝光LED光激发黄色荧光粉,量子点电视则是通过蓝色LED照射量子点材料来激发红光及绿光,同时产生液晶显示屏所需要的白色背光。由于量子点颗粒的大小及分布可以精准控制,量子点所发出光的颜色和纯度也更为精细,从而使液晶电视的色域覆盖率、色彩精确性大幅提升。
而这只是量子点显示技术的一种,说到底只是对液晶电视背光系统的改进,目前运用已经较为成熟,另外一种量子点显示技术要从QLED的概念说起。
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的缩写,指的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它与OLED一样拥有自发光的特性,不需要额外的光源,发光原理及结构更为简单,与OLED在显示方式上有着相似的原理。
量子点电视的两种不同显示结构
通过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实际应用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基于光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背光源技术,实质上还是液晶电视,所以称之为QD-LCD,之后是基于电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也就是QLED,不过这项技术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据行业相关人士预测它的商用至少还需要3-5年。
所以如果把市面上的量子点电视称之为QLED电视是不准确的,目前百度百科对于量子点电视的解释虽然不够深入但也较为准确,“量子点电视是应用了量子点技术背光源的电视,是液晶电视的一种。它与传统液晶电视的不同主要在于采用了不同的背光源,从而带来性能上的诸多不同,比传统LED背光的传统液晶电视在画面质量与节能环保上更具优势,已成为业内液晶电视新的发展方向”。
三星今年发布QLED光质量子点电视
三星今年的旗舰电视新品命名为QLED,而它的实质依然还是量子点背光源液晶电视,注意它下面那行字,“光质量子点电视”,虽然称之为QLED,但并非电致发光技术,TCL、海信等企业推出的量子点电视同样是基于光致量子点技术。
最后,即使目前有些宣传表述中常常用QLED经常被提及,我们对QLED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短期内看到真正的QLED电视应该是不可能了。当下OLED电视发展势头凶猛,同样具有自发光特性的QLED电视有实力与它一决高下,那时候的量子点技术甚至还将实现印刷显示、柔性显示,可以向印报纸一样制造显示器,期待它的早点到来。
简单来说,QLED电视是LED电视(不要与OLED电视相混淆)的一种,它们使用量子点技术来提高关键图像的显示质量。能够提供更好的亮度和更广的色谱。这是因...
QLED和LED的区别 一、引言 LED和QLED是两种不同的显示技术,它们在显示原理、性能和应用领域上存在显著差异。LED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多...
量子点的发光原理主要与电子和空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当量子点受到外来能量(例如光子)的激发时,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然后在导带上...
与 LCD 和 OLED 的断面结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从理论上说微型 LED 的结构更简单。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产品实现量产后,其结构可能会在一些方面得到提升。
面板类型咱们在之前的推送中提到过不少了,最近是个换机的好时机,小伙伴们在寻找心仪的显示器时,可能会注意到一个没提过的面板技术QLED(量子点LED)。它...
目前,Nanoco已经获得了一大笔资金来与三星抗争。两家公司此前曾合作开发量子点,但是三星最终终止了合作关系。Nanoco雇用了一个非常大的美国诉讼财务...
为实现高分辨率的全彩色显示器(包括柔性显示器),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最大的难点在于可穿戴式和/或便携式电子设备,与柔性显示器相结合,需要高分辨率和全色...
什么是QLED和量子点?QLED技术有什么特点?QLED和OLED对比如何?
在彩电市场中,QLED电视在索尼、三星、海信这些传统企业的竞争下变得越来越激烈,在LCD技术达到瓶颈后,不少厂商会开始研发自己的新显示技术。OLED技术...
在未来的电子产品中,所有的设备组件将被无线连接到作为信息输入和/或输出端口的显示器上。因此,消费者对下一代消费电子产品信息输入/输出功能的需求,导致了对...
近日,三星电子在1月6日正式对外发布了其备受瞩目的Samsung Vision AI技术。这一创新技术旨在为用户提供由先进人工智能驱动的个人屏幕体验,开...
小星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展示一下!AWE2024艾普兰颁奖典礼上三星家电又双叒叕凭借实力,斩获多项大奖~
三星电子近日宣布,根据公司与市场调研机构Omdia的数据,2023年三星电子再次荣登全球电视市场市占率第一的宝座,这也是该公司连续第18年保持这一地位。
纳晶科技携多款全球首发量子点产品亮相第四届国际半导体显示博览会
近日,2023第四届国际半导体显示博览会(UDE 2023)在深圳隆重开幕,本次展会汇聚1000余家展商,聚焦Mini/Micro LED、OLED、Q...
今年底前Mini LED芯片及商显产品批量出货,康佳定下新目标
据高工LED调研了解,目前康佳已建成了 MLED 芯片量产线,自主研发的 4 吋Mini LED 芯片和Micro LED 芯片等高端芯片实现产业化,芯...
超强新品诞生!TCL P12G量子点电视,色彩满级同价位无对手
对于务实派白领而言,电视的价格是否足够低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电视体验感是否足够好,并且这份体验感又能否“值回票价”更重要。针对务实派白领的需求,近期TC...
编辑推荐厂商产品技术软件/工具OS/语言教程专题
电机控制 | DSP | 氮化镓 | 功率放大器 | ChatGPT | 自动驾驶 | TI | 瑞萨电子 |
BLDC | PLC | 碳化硅 | 二极管 | OpenAI | 元宇宙 | 安森美 | ADI |
无刷电机 | FOC | IGBT | 逆变器 | 文心一言 | 5G | 英飞凌 | 罗姆 |
直流电机 | PID | MOSFET | 传感器 | 人工智能 | 物联网 | NXP | 赛灵思 |
步进电机 | SPWM | 充电桩 | IPM | 机器视觉 | 无人机 | 三菱电机 | ST |
伺服电机 | SVPWM | 光伏发电 | UPS | AR | 智能电网 | 国民技术 | Microchip |
开关电源 | 步进电机 | 无线充电 | LabVIEW | EMC | PLC | OLED | 单片机 |
5G | m2m | DSP | MCU | ASIC | CPU | ROM | DRAM |
NB-IoT | LoRa | Zigbee | NFC | 蓝牙 | RFID | Wi-Fi | SIGFOX |
Type-C | USB | 以太网 | 仿真器 | RISC | RAM | 寄存器 | GPU |
语音识别 | 万用表 | CPLD | 耦合 | 电路仿真 | 电容滤波 | 保护电路 | 看门狗 |
CAN | CSI | DSI | DVI | Ethernet | HDMI | I2C | RS-485 |
SDI | nas | DMA | HomeKit | 阈值电压 | UART | 机器学习 | TensorFlow |
Arduino | BeagleBone | 树莓派 | STM32 | MSP430 | EFM32 | ARM mbed | EDA |
示波器 | LPC | imx8 | PSoC | Altium Designer | Allegro | Mentor | Pads |
OrCAD | Cadence | AutoCAD | 华秋DFM | Keil | MATLAB | MPLAB | Quartus |
C++ | Java | Python | JavaScript | node.js | RISC-V | verilog | Tensorflow |
Android | iOS | linux | RTOS | FreeRTOS | LiteOS | RT-THread | uCOS |
DuerOS | Brillo | Windows11 | Harmony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