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天线,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在无线技术非常普及的现代社会,天线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其中最常见的,当然是我们移动通信网络所使用的基站天线。
基站天线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它,我们的手机就没有信号,我们也就无法愉快地网购、追剧和吃鸡。
如果大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不同设备的天线,有着不同的外型和尺寸。
没错!从理论上来说,天线的理想长度通常是电磁波波长的 1/4。
所以,我们会看到,模拟电视拉杆天线长度一般是 0.175~0.5 米、FM 收音机的天线长度是 0.675~0.85 米。
而我们的移动通信网络,工作频率主要在 700M~3500MHz 之间,所以天线的尺寸要小得多。
小得都已经看不见了(藏到了手机里)
但是,无线信号的工作频率更高、波长更短,导致了一个不好的结果——它的抗干扰能力和绕射能力明显减弱了。尤其在城市复杂环境下,信号质量更容易受影响。
因此,工程师们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用于提升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覆盖。
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的关键一环,自然而然成为工程师们大开脑洞的首要对象。
接下来,我们就来康康,咱们的基站天线到底玩了哪些神操作。
在移动通信最早期的 1G 时代,基站所使用的几乎都是全向天线。当时的用户数量很少,传输的速率也比较低。
到了 2G 时代,天线逐渐演变成了定向天线,比如天线覆盖角度为 120°,一个小区会有三个扇区,演变为蜂窝通信。
3G 时代,智能天线诞生,单一的天线发展成多天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多天线技术。
MIMO 增加了天线个数,也就增加了信号传输的通道数量。
那么,该怎样利用多出来的通道数量呢?
最开始的时候,工程师们想到的是把它用于增强覆盖。
他们基于 MIMO,提出了一种新的传输模式,叫做“传输分集”。简单来说,就是“把相同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天线发送出去”。
“传输分集”:分散发射、集中处理
这种模式,可以缓解信道质量不稳定带来的性能下降,从而增强覆盖。
后来,MIMO 又发展出另一种模式,叫做“空间复用”。
空间复用是将要传送的数据分成几个数据流,然后在不同的天线上进行传输,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提升小区容量。
在实际应用中,同一部分天线不可能既用于传输分集,又用于空间复用。所以,MIMO 天线需要在上述两种模式中进行权衡。权衡的结果,直接影响到频率资源的利用率。
到了5G时代,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在 4G 到 5G 演进的过程中,随着频率的增加,天线尺寸进一步缩小,天线数量进一步增加。
英国发烧友拍摄的沃达丰设备。可以看出,5G 的天线尺寸更加紧凑。
于是,MIMO 就变成了Massive MIMO,也就是“大规模 MIMO”。传统的 MIMO 通常有 2 天线、4 天线、8 天线,Massive MIMO 的天线数量可以超过 100 个。
比如,当前 5G 主流选择之一的 64T64R 天线,即 64 通道 Massive MIMO 天线,就是由 192 个天线振子组成。
Massive MIMO 的出现,让传输模式又有了新的玩法。
Massive MIMO 系统可以控制每一个天线单元发射(或接收)信号的相位和信号幅度,通过对多个天线单元进行调节,产生具有指向性的波束。
这样一来,可以使无线信号能量在手机位置形成电磁波的叠加,从而提高接收信号强度。
这种技术,就是传说中的波束赋型。
波束赋型让波束的能量向指定的方向集中,不仅可以增强覆盖距离,还可以降低相邻波束间的干扰,让更多的用户可以同时通信,提升小区容量。
也就是说,它将分集和复用的优点集于一身。
值得一提的是,波束赋型的效果取决于天线的数量,还有算法的质量。算法是根据手机的位置和状态信息,进行实时计算,通过天线形成理想的波束。
相比之下,分集和复用的工作方式比较宽松,当手机信息不充分的时候(例如手机移动太快),还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除了增强覆盖和提升容量之外,Massive MIMO 还有一个秘技——当天线振子数量足够多时,Massive MIMO 能够打破空间的限制。
16T16R 以下的 Massive MIMO 天线阵列,只能提供水平维度的 2D 波束赋型。32T32R 和 64T64R 的 Massive MIMO 天线阵列,可以实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 3D 波束赋型,进而有效增强对高层住宅的覆盖。
由此可见,Massive MIMO 将多天线技术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度。Massive MIMO 和波束赋型这对史上最强 CP,让天线更智能、更强大,被称为 5G 关键技术是名至实归。
“Massive MIMO+波束赋型”强大能量的背后,是对厂商软硬件研发能力的严峻考验。
在研发的过程中,天线系统的滤波特性、增益作用、抗干扰效果,都是工程师们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而且天线数量和手机终端数量越多,天线的复杂度就越高,对算法和芯片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高。
只有强大的算法,才能让波束赋型产生像舞台追光一样的理想效果。
目前,只有少部分厂商具备高阶(64T64R 及以上)Massive MIMO 天线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而华为,就是其中之一。从华为公布的 5G天线发展趋势来看,高集成度的 Massive MIMO 是 5G 关键技术,具备超强的波束赋型能力,为 5G 带来可观的性能提升。
责任编辑;zl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