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TE FDD 900MHz:应作为4G主力底层覆盖网络,实现连续覆盖
目前来看,5G全新空口将优先会在高频上部署,低频LTE FDD空口会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
未来LTE FDD 900MHz网络宏站覆盖要达到或超过2G网络宏站覆盖水平,具备全面承载2G语音业务的能力,弥补TD-LTE在广覆盖和深度覆盖的短板。
2)LTE FDD 1800MHz:频率资源丰富,作为热点区域的容量补充手段,按需建设
提升上行能力:在大型集会、演唱会、体育赛事等热点场景,弥补TD-LTE上行网络容量不足的问题。
热点地区容量补充:在高铁、地铁、高校等高流量场景, TD-LTE网络容量不足, LTE FDD 1800MHz的终端成熟, 可部署LTE FDD 1800MHz用于容量补充。
3)室内覆盖:以TD-LTE E频段为主, LTE FDD 1800MHz作为补充
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到位的情况下,LTE FDD低频的优势并不明显
E频段为室内专用频段,室内外异频组网易于干扰控制, 且E频段50MHz频率资源丰富
在室内外隔离较好、TD-LTE容量不足场景和存在室分改造简单合路造成室内TD-LTE弱覆盖的场景,可采用LTE FDD 1800MHz作为补充覆盖手段。
2、总体规划原则
借助蜂窝物联网商用建设的契机, 为统筹考虑网络演进与升级, 并有效保护投资, 需同步考虑LTE FDD 目标网规划方案。本次目标网规划针对LTE FDD 900M网络, 坚持“以终为始、 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 的建设思路, 在获得LTE FDD牌照后能够实现LTE FDD网络快速部署。
1) LTE FDD 900MHz目标网方案实现全国所有城市的主城区、 一般城区、 县城城区、 乡镇镇区的连续覆盖。
2) FDD网络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VoLTE业务覆盖能力达到或超过GSM语音业务覆盖能力。
3) LTE FDD 900MHz目标网仅考虑宏基站, 室分和小微站后续按需建设。
4) 考虑到LTE系统同频组网特性, 须重视网络结构及网络布局合理性, 站址选择上应将中国移动现网2/3/4G全部物理站址纳入考虑。
5) 所有城市主城区、 一般城区均需进行室外宏站仿真规划, 县城、 乡镇根据GSM网络覆盖情况合理规划LTE FDD 900M宏站数量。
6) 考虑工程建设难度, 在达到FDD规划指标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FDD基站规模, 严格控制新址站规模,降低建设成本。
3、FDD网络规划指标
1)业务指标:是指在LTE FDD 2*20MHz带宽下用户的边缘速率,综合考虑业务需求、对标国内外运营商、建设成本等因素,LTE FDD 900MHz上下行边缘用户速率取定为1Mbps/4Mbps。
2) 网络规划指标:
根据理论分析, 业务指标( 上下行边缘速率) 与规划指标( RSRP/SINR) 存在对应关系。
下行边缘速率4Mbps要求SINR ≥ -3dB
上行边缘速率1Mbps要求RSRP ≥ -102dBm, 考虑穿透损耗后, 不同场景道路RSRP指标要求如下
4、频率规划
1) LTE FDD 900MHz频率使用方案
为保障GSM网络话音质量, 基于GSM网络退频能力, FDD频段使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GSM腾频5MHz ( 945.8MHz, 950.8MHz) 用于LTE FDD, FDD中心频点为948.3MHz;
第二阶段:GSM腾频10MHz ( 943.3MHz, 953.3MHz) , LTE FDD带宽增至10MHZ, 中心频点保持不变为948.3MHz;
第三阶段, GSM腾频15MHz, LTE FDD采用10MHz+5MHz, 10MHz中心频点不变为948.3MHz , 5MHz中心频点为941.1MHz;
第四阶段, GSM腾频20MHz, LTE FDD采用10MHz+10MHz, 中心频点分别为948.3和939MHz ;
目前B8标准化最大支持10MHz带宽, 所以第三阶段为10MHz+5MHz, 第四阶段为10MHz+10MHz
2) 组网方式:全网使用同一频点/带宽部署LTE FDD, 可有效提升频谱效率, 降低区域间网优协同难度
3) 本次LTE FDD 900MHz目 标网规划仿真采用2*20M组网, 上行起始频点889-909MHz, 下行起始频点935-954MHz
5、站址规划原则
1) 以现网2/3/4G全部物理站址作为基础站址开展选点规划
根据仿真及测试结果分析, 若完全基于GSM站址升级的RSRP/SINR性能难以达到最佳;建议以现网2/3/4G全部物理站址作为基础站址开展选点规划, 可获得更加理想的网络性能
2) 站址规划应尽量保证理想的蜂窝结构, 杜绝结构不合理站点入网, 注重四超审核( 超高50米、 超低10米、 超近200米、 超远)
站间距及站址偏离距离:在合理的站间距区间内设站, 控制站间距偏移距离不多不少;既不存在弱覆盖也不带来过多的重叠覆盖
基站站址在目标覆盖区内尽可能平均分布, 尽量符合蜂窝网络结构的要求, 一般要求基站站址分布与标准蜂窝结构的偏差应小于站间距的1/4;避免出现超近站和超远站
通过考察小区平均站间距、 站间距分布曲线来确定站址设置合理性及站间距均衡程度
站高:避免高站带来的重叠覆盖
建议室外宏基站挂高控制在25~35m, 大于50m的站点原则上不得入网
方向角:主要通过设置主瓣方向、 同一基站不同扇区之间保持合理的夹角来实现合理的小区覆盖
小区天线主瓣方向应尽量覆盖业务需求区域
同一基站不同扇区之间保持合理的夹角, 实现小区间完美镶嵌, 减少重叠, 消除黑洞
下倾角:在站高确定的情况下, 通过调整下倾角合理地控制小区覆盖范围
当可能产生越区覆盖时, 优先通过降低站高收缩覆盖范围, 并计算此时应满足的最小天线倾角
完全继承GSM天馈参数可能导致无法达到目标网性能最优, 需考察此时目标网性能的下降程度
发射功率:合理设置发射功率值, 控制小区范围
审核编辑:汤梓红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