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拿最近在清华大学进行的另外一项应用为例,这项应用和工研院合作的很密切,是用微波加热处理材料。大家所熟悉的微波炉,用的是一个封闭的作用腔,而现在用的扫描式近光学微波加热作用腔是一个光学式作用腔,有如一个聚焦镜,微波射进去后聚焦,就会产生很强的电磁波,用来处理材料。一般处理材料用的微波炉,功率大概是二、三千瓦,但在这个作用腔中,只要几十瓦就可以看到效果了。这是一个新的方法,正在申请专利,希望这个设备能够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一些突破。
这个计划的目的之一是要制造新一代、可扭曲式的电子模块,它既是纺织品又是电子模块,包含一个底层及上面的功能层,所以制造时需要把不同的材料层结合在一起。结合的过程从粉末开始,上层要加热到上千度的高温才能融合在一起,但是底层是另一种材料,具有另一种功能,因此底层的温度不能太高,太高的话就被会烧熔掉。在这样的限制下,把功能不一样的各层结合在一起,必须快速加热。
构思的方法是上层用吸波快的粉末,因为吸波快,可以立刻热到一千多度,很快就完成了致密的融合,而底层还在五、六百度的熔点之下。做这样的工作不能用一般的高温炉,因为在一般的高温炉中温度都一样,没办法达到这样的效果,放在封闭的微波炉中恐怕也不行,因为还不够快。在我们设计的「扫描式近光学微波加热作用腔」中,就可以很快地完成,可是只能在一个小聚焦点上完成,如果需要的产品是一块布料那么大的,就要放在一个移动式机械平台上,进行二维扫描,连续地处理。
微波除了用在通讯、雷达及材料处理之外,还可用在加速器。加速器的核心是一个高频共振腔,电子或离子在里面被电场加速。***有一个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加速器,这个加速器位在新竹科学园区的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内有加速环及储存环各一个,用的是500 MHz的微波。
加速环把电子加速到1.3 GeV,速度已经是0.999999的光速,送到储存环里面转七、八个钟头,在转弯时,会辐射出很强、频率接近X射线的光。储存环外的周围,摆了各种的仪器进行科学或工业应用研究,在每一个转弯处都引出3道光,可做3组实验,一圈共可做18组实验,这是同步辐射研究中心的大概情况。
电子在加速环里转的时候,每经过一次高频共振腔,就被踢一脚,加速一点,从慢速度变成非常高的速度。送到储存环之后,在旋转时会辐射出光,耗损能量,储存环里头也有两个高频共振腔,每经过一次就补充能量,好像加油站一样。
电子在储存环里头,每秒钟走3百万圈,要走8个钟头不碰到墙,可见这个技术需要相当精确的计算。比如说光速是3×1010 cm/sec,对不对?这个数据不是很好,因为在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如果把光速当成3×1010 cm/sec,这个1亿美金的设备就要泡汤了。在那里光速要用2.9979×1010 cm/sec,这其实还不是精确的光速,光速的精确值在后面还有好多个位数,只是加速器计算的精确度到小数第4位即可。
加速环里的高频共振腔,就是加速的地方,可是加速不是唯一的需求,里头还有各式各样的磁铁,可以让电子转弯,并自动修正轨道的偏差。电子要在储存环里面转那么久而不碰到东西,里面的真空度必须非常高,所以到处都是真空泵,另外还有电源供应器等等,这就是加速器大致的构造。
电子在储存环辐射出来的光,要做各式各样的处理,因此需用到很多的设备,也就构成一个庞大的实验站。在同步辐射研究中心里,这样的实验站一圈下来将近有20个左右,但还是有很多人排队等着做实验。这个光源,全***很多学校都在用,大约有几十个机构、一两百个研究小组,有些还来自国外。
加速器除了产生辐射之外,我们还可以用里头的高能粒子发掘宇宙的奥秘。比如原子核里面是什么?原子核里面的质子又是什么?固然有一些奥秘是理论可推论的,但必须用实验证明后大家才相信。实验时,把一个带电粒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并用它来把另一个粒子打散掉,以产生各式各样的其它粒子,比如产生夸克等。科学家就可以说我们看到了理论预测到的,或者看到了理论没有预测到的。
丁肇中先生在二、三十年前看到一个理论预测到的粒子,得到诺贝尔奖,用的就是加速器。但这种应用需要的粒子能量极大(例如1 TeV),需要的加速器可以长达几十公里,有千百个高频共振腔,可见现代的加速器有多复杂。光是从粒子加速器这个应用,大家就可以想象微波对科学研究有多大的重要性。
再回头来说高频共振腔,就是刚刚所谓的电子加油站。把电磁波送进高频共振腔里,就会激发共振膜产生电场,电子进来的时候会被电场加速。这里用的频率是500 MHz,也就是每秒中振动5亿次、改变方向5亿次,在改变方向以后,再进来的电子,不但不加速反而还减速,因此在加速器里面,电子一定是一团一团的,中间有一减速时段是没有电子的,时间算好了,电子一来就被加速。500 MHz是微波的低频边缘,属于UHF频段。
高频共振腔和很多其它附带器件构成一个高频系统,其中有一个速调管,这是电视台所用的微波源,产生60千瓦的功率,其它还有冷却系统、微波循环器、控制系统、同轴传输线等。60千瓦那么高的功率相当于三、四十台冷气机,到处都会留下热,所以高频系统的各个地方都需要冷却,要是不冷却,马上就烧掉。因此只要有哪个地方不对,控制系统就会在百万分之一秒内下令自动停机。
微波循环器是用来保护速调管的,高功率微波射出后万一反射回来,绝不能让它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就好像一门大炮射出炮弹,如果反射回到炮口,是会吃不消的。当然炮弹发生这种情况的机会并不存在,但是微波发生的机会就多了,通路一有不对,马上就沿原路回来,循环器能让它回来时走另一条路,被吸波材料吸收,这时候就不会造成伤害了。
微波加热的原理
最后介绍微波炉。微波炉是大家最熟悉的,和我们的关系也很密切。也许大家还没想到,跟各位关系最密切的不是微波炉里的微波,而是自己身上射出的微波。由我们体温所放射出的热,就是电磁波,其中微波的成分还蛮高的。微波炉的主体是一个作用腔,是个用金属封闭的箱,微波射进去加热食物。箱上有一个可看进去的窗口,可是微波漏不出来。其它还有磁控管、高压电源、风扇、波导管等,这是整个微波炉的机械结构。
磁控管是微波炉里面最主要的器件,它是一个微波发射器。因为磁控管可应用在家用的微波炉中,产量动不动就是几百万个,这里面的商机就很多,而最尖端雷达所使用的磁控管通常赚不了钱,因为需要量常常只是一两个,所以微波炉才是商家真正在追逐的利基产品。加速器也是一样,要找人做还得四处拜托,因为量太少没利润。现在为了竞争,磁控管可以做到一个不到10元美金,量产能使价格便宜到这种程度,相当不可思议,而太空侦测用的微波管可能一个要价百万美金,简直不成比例。
微波加热是利用什么原理?这就得谈到水。水是一个很奇特的分子,前面讲到水在吸收电磁波时,竟然在可见光频段有那么一个大峡谷。同样神奇的是,水一直冷缩到摄氏4度,然后在摄氏4度以下开始膨胀,这又是少有的。假如水在摄氏4度以下继续冷缩,水面结成的冰就会沈到水底,明年夏天来时,因为隔了那么深的一层水,水底的冰无法融掉,然后冬天来了,又有一堆冰沈下去,大概几十年后整个湖都是冰,即使夏天也一样。生物是从水里发展出来的,如果水没有这个特性,可能就不会有生物,也没有人类。
为什么水和微波炉的关系这么密切?因为水分子另外还有一个特性:它天生就有电偶极。在水中,水分子的电偶极通常排列很紊乱,微波炉作用时,作用腔内就有电场产生,水分子在电场中受到力矩作用,电偶极就会朝着电场方向排列,电场方向不断改变时,水分子的方向也就一直跟着改变,不断地打转。
是否每打一个转就增加一点能量呢?这倒不见得。例如船在水波上面,每来一个波峰,船就上升一点,波峰过后船又下降,下一个波峰来了,又做相同的动作,一再重复相同的动作,船的能量并没有一直增加。这个道理运用到水分子的转动上也是一样,能量不会一直增加,所以并没有加热。要加热,水分子周围必须要有东西,这样才能在转动的同时,因彼此之间碰撞而加热。
比如一块肉,电磁波让里面的水分子转动,去挤动旁边肉的组成分子,这时就能加热。如果全是一杯水也可以,只要水分子之间互相挤动就会变成热能。我们都清楚,热能就是乱无次序的动能,在空气里头的热能就是如此。风的动能就不叫热能,因为风是往同一个方向吹,是有序的动。水分子在电场里一起有序的动,也不是热能,能量还可以再回传给电场。可是当水分子和其它分子挤在一起动的时候,相互擦撞,这时大家的方向就乱了,变成了热能,这就是微波炉的加热原理。
微波加热不但要使微波能进到食物里面,还要能被吸收。频率太低,大部分都穿透过食物,频率太高,在食物表面上就被吸收,进不到里面,微波加热的频率(大都是2.45 GHz)就是在这个条件下所选择的,这是微波炉专用的频率,所以不会干扰通讯。由于微波能进到食物里面,同时加热各处,所以加热速度快。此外,金属作用腔壁吸热慢,温度不高,散热少,这种加热方法效率高达50%左右,比传统烤箱加热效率(约10%)大得多,所以也省电。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