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让软件变得更加民主化,它使得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享受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 01 20世纪90年代
国内大型企业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积极学习欧美先进企业管理方法,并期望通过ERP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此时,各外企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凭借其“一套软件打天下”的策略和咨询、软件、二次开发相结合的实施模式,迅速占据ERP市场的主导地位。
然而,传统ERP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1、用户体验不佳:传统ERP倾向于强调向上管理、向下控制,导致基层员工的操作体验和可用性被忽视,管员工而非解放员工,这种产品基因里的定位决定了将影响员工满意度。
2、高昂的实施成本:由于需要在固定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大量二次开发,实施费用往往远超软硬件本身的费用,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3、收入持续性不足:传统ERP的收入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前重后轻”特点,即后期持续付费相比初期实施费用非常低,这种一次性买断的模式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4、软件模式滞后:技术环境越发达,企业服务软件越需要更加移动、灵活,并注重用户体验,而传统ERP在这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02 到底什么是SaaS?
“SaaS让软件变得更加易于访问和使用,它正在推动全球的商业进步。”——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Airbnb联合创始人)
SaaS应运而生,这种模式来自国外。
SaaS融合了软件与云计算的优势,在这种服务模式下,用户不仅获得了软件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用户拥有数据与隐私权。
那怎么定义SaaS呢?我们尝试从几个维度的特征来描述定义:
1. 采买用订阅: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扩展或缩减服务规模,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采购,提高业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 部署在云端:用户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服务,而软件部署在云端服务器上,用户不用考虑物理环境。
3. 持续维护保障:SaaS提供商为软件的维护、版本更新、安全负责,用户不用操心这些事儿,只要签订合同,一旦出事儿,SaaS提供商按合同赔付,用户可始终享有最新功能和性能优化。因此这也对SaaS提供商提出了功能之外的更高的非功能性业务要求。
4. 多租户架构:采用多租户架构,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份软件实例,但数据和配置是要独立隔离的,旨在确保用户数据隐私和安全性。
5. 数据安全支持:在国家数据安全方面法律法规日渐完善以及企业与个人的数据隐私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选择的SaaS提供商应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和灾难恢复等等,并具备国家相关安全资质。
6. 智能分析服务:许多SaaS平台集成了数据分析和智能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优化业务决策。
“SaaS让软件变得更加亲民,它消除了高昂的初始投资和复杂的维护流程。”——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风投家,Opsware联合创始人)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用服务就完了,软件、硬件、机房、维护、升级等等都不要操心了,由SaaS服务商通盘搞定。
收入留存率是衡量SaaS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收入留存率 = 当年留存客户产生的年费收入 / 前一年留存客户产生的年费收入;客户数量留存率:留存客户数量比率,体现客户留存情况。
03 (2000年-2010年)
起步与探索开启.....
A. SaaS概念引入中国
2000年代初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SaaS作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软件交付模式逐渐进入中国市场。
2005年,Salesforce等国际SaaS巨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中国SaaS行业发展。
B. 早期中国SaaS企业兴起与发展
2007年,中国SaaS企业用友网络推出了国内首个SaaS产品“用友云”,引领了中国SaaS行业的发展方向。
随后,一批新兴的SaaS企业如金蝶云、百度云等相继涌现。
C. 挑战与机遇:市场认知与接受度
一方面,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增长,SaaS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另一方面,由于SaaS模式市场认知度不足,存在着推广难度大的问题。
"最大的风险不是不冒任何风险。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唯一注定失败的策略就是不冒险。" - 马克·扎克伯格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达到了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0%。然而,中国SaaS市场的渗透率仍相对较低。
1 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当时,SaaS市场成长的营商环境相对薄弱。政策对SaaS的支持更多地是零星散点的支持,例如对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等的支持,而对应用生态的形成重视不够,这很正常,政策的反应总是滞后于市场的形成,如果有一天顺序调过来,那可能政策制定人中已经有各种行业专家参与进来了,实现了真正的贤人参与的前瞻政策制定。
2 技术与供给能力:当时中国SaaS市场的供给创新能力较低,数字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很多SaaS企业仍以软件服务商的模式在运作,缺乏为细分领域和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产品的资源和动力。这自然限制SaaS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渗透率的提升。
3 市场需求与认知:如何有效地利用SaaS服务实现提质增效,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模糊的问题。这导致许多企业处于等待观望的状态。
4 企业内部因素: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中小企业IT支出有限,而大型企业往往有内部自建的系统(孤岛林立)。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在那个时期SaaS在企业内部的推广和应用。
04 (2010年-2020年)
发展与挑战并存...
A. SaaS行业快速增长与市场竞争加剧
根据IDC报告,2015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达到了10.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显示出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SaaS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企业管理软件领域的用友云、金蝶云等不断完善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赢得了市场份额和用户认可。
B. 中国SaaS企业国际化进程
一些优秀的中国SaaS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业务。
例如,2018年,中国SaaS企业有道云笔记成功进军海外市场,与国际知名公司展开合作,拓展了海外用户群体。
C. 政策扶持与市场环境变化
例如,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支持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为SaaS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SaaS正在重塑软件行业,它让软件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微软CEO)
当年有三分之一的SaaS企业在创立之初便成功吸引了投资者并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那段时间经常有创业的朋友去路演...
由于经营模式尚不明朗,变现能力备受质疑,加之用户认知存在偏差、付费意愿不高以及版权保护等顽疾难以根治,中国SaaS行业在短暂的高光时刻后迅速陷入低迷。
2016至2018年,跌入寒冬,资本纷纷逃离,企业面临生死抉择,不乏有企业黯然离场。
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周期的草草收场,令人扼腕叹息,却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深刻的教训。那些依靠前期积累方得以幸存的企业,在经历了两年的冰封期后,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和SaaS的本质:中国SaaS究竟该如何摆脱“短视主义”,迈向良性、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2018年左右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SaaS作为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开始逐渐在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局部应用里取代传统ERP软件,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优选方案。
“SaaS的兴起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持续推动商业创新和进步。”——凯文·凯利(Kevin Kelly,《连线》杂志创始主编)
疫情的爆发逼迫线上化开展业务,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
但企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效率问题。首先是交易效率问题,即企业如何寻找并匹配到合适的SaaS厂商;其次是交付效率问题,包括如何快速上线、如何低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以及如何实现多个SaaS系统的互联互通。
面对上述问题,Salesforce通过自建PaaS平台成功解决了交易和交付效率问题,为中国SaaS市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中国,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兴起,如钉钉推出的宜搭和钉钉搭,为企业提供了快速构建和定制应用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交付效率。此外,中国SaaS企业还通过与钉钉、企微、飞书等平台的合作,降低了获客成本,进一步推动了SaaS的普及和应用。
“在SaaS的世界里,用户体验就是一切。”——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联合创始人)
随着企业对于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强,满足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成为SaaS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中国SaaS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功能,努力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借助平台化合作,SaaS企业能够更广泛地触达潜在客户,降低获客成本,进入一个新的平台时代。相关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升级数字化营销的SaaS服务,譬如LTD的营销枢纽,在企业的运营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巧妙地实现多场景表达,让生意内容全面数字化。通过内容的有效管理,SaaS助力企业精准转化客户,让私域流量得以最大化利用。同时,它还能适应不同的媒体平台和场景,提供恰到好处的内容格式,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审核编辑:黄飞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