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39名大学生被起诉的事情一直占据热搜榜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校园贷平台上面借款未还被校园贷起诉了,被要求偿还本金以及四倍银行利率罚息。那么问题来了,校园贷这种超前消费是绣球还是伪需求呢?这种超前消费值得提倡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39名大学生被诉——借贷未还被起诉
前几天,北京青年报刚刚发布了,在北京读大学的大学生们,有30%的每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要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其实贵在房价和房租,物价还是非常接地气的,而大学生们的住宿费解决了,每个月还有超过1600的花销,其实并不少。除了吃饭,大部分人的开支都在穿衣和社交娱乐上,而这些人里面,如果父母是按照每月给他们打钱的模式,很多人都会选择借贷,这就不得不提到校园贷了,也是长沙39名大学生被诉的原因。
被起诉的39人中,在借贷时都是在校大学生,以大三、大四学生居多。其中,男性32人,女性7人,年龄最小的是1997年出生的。他们申请贷款的理由多以微商创业为主,所借金额在2000至5000元之间,按12个月还清本息,利息按当年银行年利率计算。
相比,大部分学生都会遇到相关的信息。有可能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校园代理。那么,校园贷究竟是什么?中公金融小编带你来一探究竟。简单地说,就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的信用贷款。
39名大学生被诉——校园贷是需求还是伪需求?
作为95后、00后的大学生,观念前卫,消费意识强。尤其是以电子数码、服饰为代表炫耀性消费需求强烈。而大学生又是普遍无经济能力的群体,基本上一切花费要靠父母提供。以往在初中、高中时,由于还在父母身边,父母可以大包大揽地对孩子进行管理。而上了大学,远离父母的管控之后,一直被压抑的消费心理自然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尤其是看到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和身边那些家境不错的同学玩电子产品,自然心痒难耐。但是,父母给的学费生活费也就那么点,而数码产品动辄数千元的价格又不是他们能承受得起的,因此就有了贷款买东西的需求。而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没有收到过家里关于理财和财务管理这方面的教育,因此胆子大,敢借钱,不计较后果,也不知道什么后果。
而他们这一需求,自然被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消费贷提供方看上了。毕竟,大学生这个群体虽然没有固定收入,但却有父母家庭在背后作为隐性担保。真要是到最后还不起钱,闹到家里,那些家长也最终只能硬着头皮选择买单。因此,针对校园的各种短期贷款和小额贷款层出不穷,大学生中招也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因为很多学生自己本身没有收入来源,基本都是靠父母或直接在外面做一些兼职,但每个月可支配的收入是有限的,面对利滚利的借款,很多学生就不知所措,再加上贷款机构的催收,很多大学生身不由己,这时候要么以各种借口向父母要钱,要么就直接向另一个贷款机构借钱。
39名大学生被诉——超前消费值得深思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除开相应的监管主体应负有的监管责任,以及对网贷平台操控者的非法集资行为的惩处,大学生也必须为自己掉落校园网贷骗局买单。如果说其他的网贷受骗者还尚具经济实力,因此有零余资本可以参与借贷,那么对基本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则极有可能是其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在作祟。
其实,以一个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素质来说,“零利息、零首付、只需身份证认证,3分钟快速借贷到账”明显存在一定的欺骗性,难道大学生从未对这些机构、行为产生任何怀疑?然而实际上,不管是否存疑,推动大学生参与其中的,也排除不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奢侈消费”“从众消费”“超前消费”等心理。
这种心理必须得到重视和矫正,否则会引发更多的畸形心理和错误行为,一步步走向更深的骗局圈套。而最终“背黑锅”的也只能是其父母。谨慎借贷,理智消费,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攀比不盲从,合理地、有限度地消费,自觉抵制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心理。
同时,在借贷前,不妨考虑有信用的、正规的平台,警惕虚假不规范的借贷平台,通过查询相关资质条件和新闻报道,学会鉴别借贷平台的可靠性,以及加强对金融知识的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