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国,同时也是抗生素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重灾区。抗生素滥用,特别是畜牧业领域尤其严重。目前畜牧业养殖户普遍将饲用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当做保健品来促生长。而这导致的“超级细菌”风险、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正在挑战国人健康底线。
什么是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superbug)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它的准确称呼应该是“多重耐药性细菌”。这类细菌能对抗生素有强大的抵抗作用,能逃避被杀灭的危险。目前引起特别关注的超级细菌主要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多药肺炎链球菌(MDRSP)、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性结核杆菌(MDR-T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以及最新发现的携带有NDM-1基因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由于大部分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超级细菌对人类健康已造成极大的危害。
基因突变是产生超级细菌的根本原因。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上广泛应用抗生素的结果,而抗生素的滥用则加速了这一过程。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抗菌药物和细菌耐药之间的矛盾被破坏,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也通过不断的进化与变异,获得针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强化,细菌逐步从单一耐药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最终成为耐药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的危害
超级细菌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患者最多种药物无效,导致治疗困难,甚至无法医治。
想要扭转超级耐药性细菌肆虐的局面,必须控制抗生素滥用现象,合理、科学地使用抗生素。虽然“超超级细菌”传播渠道还未完全盖棺定论,但控制抗生素滥用确是必然,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必然毫无疑问是抗击“超超级细菌”大举进攻的首要工作。
“药当饭吃”,抗生素成动物保健品
数据显示,全国2013年使用的16.2万吨抗生素中,兽用52%,人用48%,一年超过5万吨抗生素排放进水土环境中。
2014年以来,抗生素使用量仍在上升,其中绝大部分是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不是治疗疾病使用。我国已经连续多次在各种食用肉制品、乳制品甚至动物源生化药品中检出抗生素残留。
兽用抗生素分为药用和饲用(饲料添加)两种。“很多养殖户将饲用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当做保健品来促生长。要警惕这类‘把药当饭吃’的行为。”湖南省畜牧水产局质量安全与兽药管理处调研员杨建武说。
一名龟鳖养殖户告诉记者,原本龟鳖的自然生长周期是3到5年,一些养殖户通过使用饲用抗生素,可以将时间缩短到1年。
一名区县兽药经营者也表示,前几年,还没实行处方制时,兽用抗生素基本上“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仅一种叫枝原净的抗生素,一年就能卖出100多公斤。
西部某省一个养殖户说,他养了近百头猪,一些猪仔出现痢疾、瘦弱、咳嗽等病症,就给它们打针、灌药,药量小了根本不起作用,就使劲灌药,经常打针。
“目前农业部已将硫酸粘杆菌素等4种饲料用抗生素列为禁用目录,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被禁用。但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远未达到规模化程度,滥用情况改善还需要时间。”杨建武说。
警惕“超级细菌”频生,无抗生素可用
抗生素滥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除污染环境、威胁人体健康外,因产生耐药性而出现的“超级细菌”,是目前最令人担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开发一个新药一般需要10年左右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往往只需要两年。抗生素滥用情况加重,最终会导致“超级细菌”横行。“按照目前耐药情况的发展趋势,我国很有可能成为最先陷入‘超级细菌’频生、最终无抗生素可用境地的国家之一。”北京市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中心主管医师李珉说。
“因为细菌变异速度太快,一些国家不得不通过政府出资来推动解决这一问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吴安华表示。
中科院广州地化研究所研究员应光国说,尽管地表水中抗生素的浓度比医用剂量低得多,但长期不间断地排放,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进而污染食物。人和动物置身其中,很可能感染耐药菌。
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人,占耳聋儿童总数的30%~40%,而一些发达国家却只占0.9%。
云南中医学院校长熊磊说,农村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不论是养殖业,还是医疗用药,都普遍存在盲目使用抗生素的问题。滥用抗生素会损伤肝肾,产生不良反应,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
养殖户亏不起,动物就死不起
与10年前相比,我国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监测成本高、基层人手不足等问题。
“一个样品的监测成本就要千元以上。”湖南省畜牧水产局质量安全与兽药管理处副处长吴微波介绍,目前对抗生素的抽检基本上都是由农业部或省里“下任务、派指标”。“比如专门针对肉蛋类的‘监抗’专项行动,全国一年的抽样任务是1.3万个,湖南260个。”吴微波说,“批次太少,起不到震慑作用,且反映不出真实情况。”
专业监管人员太少。据记者了解,由于人手太少,目前的“监抗”实际上难成体系。许多省一级监管处室只有两三人,搞专项行动的时候都是临时抽调,不少还是身兼数职的聘用人员。此外,农业部要求采用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但目前湖南省的持证兽医师是2000多人,全国总共才11万人左右。
保险补贴政策滞后加剧兽用抗生素滥用。太平洋保险湖南益阳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朱立军指出,目前针对水产家禽等特色养殖的保险体系还不健全,有的险种需要养殖户承担60%以上的保费,有的险种没有省级财政支持,市县一级便无法开展。
“养殖户亏不起,动物就死不起,得了病使劲治,没病也要预防性吃药,用药量自然就大了。”一位养殖户这样总结。
“因为无知,所以滥用”
通过“替抗”“低抗”手段遏制滥用,已是未来农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建国介绍,2017年10月,科技部将“中兽药现代化与绿色养殖技术研究”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的就是要从中药和植物提取物中找出替代饲用抗生素的最好路径。“我认为在未来3~5年,将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他说。
实际上,抗生素都是“因为无知,所以滥用”。国家应尽快启动有关养殖业禁止健康时用药的立法,将此作为一条不可触碰的底线牢固树立起来。从欧洲实践来看,控制抗生素滥用并不会导致养殖产量大规模下降。对养殖从业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用药指引和培训也十分必要,让他们明白“营养平衡的饲料就是最好的兽药”。
云南省农业厅畜牧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需以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县为重点,严格落实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加强养殖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严格核查用药记录,严肃查处使用原料药、假劣兽药、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兽药等行为。
应光国介绍,目前至少有2000家企业在生产市面上流通的各种抗生素类药物。国家应提高抗生素生产门槛,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范围,也更有利于监管。
国家还应该对自来水和地表水中的抗生素进行长期监测,将抗生素纳入国家水质标准监控之中。同时,全社会“慎用抗生素”的理念亟须建立。
滥用抗生素的四大危害
第一重: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第二重: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第三重:二重感染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第四重:耐药
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耐药性严重性不容低估
抗生素的出现奇迹般地帮人类解决了无数问题,使人类在与众多疾病的战斗中能够占主导地位。然而,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孙静表示,近几年,抗生素的错误及过度使用让以前无法抵御抗生素的病菌获得了耐药性,并对医疗体系造成严重威胁。
与会专家介绍说,原来的抗菌药现在被统称为抗微生物药物。此类药物包含抗生素,但比抗生素更为广谱。
在临床上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可导致疾病病程延长。此外,对同样的病状进行治疗时,相较于二三十年前,要数倍于以前的抗生素剂量才管用。
与会专家表示,解决抗微生物药耐药性问题迫在眉睫。在世界范围内,它被认为是针对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新兴威胁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此次研讨会,正是想探讨如何提高全社会对抗微生物药耐药性的认知,做好抗生素过度使用危害的宣传教育,降低过量和错误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带来的威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