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极一时的穿戴式医疗电子产品,发展力道似乎开始疲弱。究竟穿戴式医疗电子遇到那些问题,导致其成长速度趋缓,甚至不怎么受消费者青睐?而其又该朝哪些方向调整,才能再创市场高峰?
根据前两年一些研究单位针对穿戴式装置所做的预测,许多研究单位皆将穿戴式医疗电子装置视为推动穿戴式装置市场成长的主力。例如,英国市调机构Juniper Research发表的《2014至2019年智慧健康与健身穿戴式装置:装置策略、趋势与预测》(Smart Health & Fitness Wearables: Device Strategies, Trends & Forecasts 2014-2019)报告预测,到2018年,穿戴式装置市场将成长为3倍,从1,900万台的规模,成长到6,000万台。
其中,医疗领域与穿戴式装置可说是「绝配」,医疗电子需要病人,尤其是慢性病人配戴在身上,时时监控生理信息,因此穿戴式医疗装置,也自然被认为是穿戴式装置市场的中流砥柱。
然而,随时间更迭,过去看好穿戴式医疗电子市场的厂商们,如高通(Qualcomm)针对医疗电子领域成立高通生命(Qualcomm Life);最早在2014年就推出Simband的可模块化穿戴式装置参考设计平台的三星(Samsung);以及一些新创公司推出的相关穿戴式医疗电子产品,似乎都未曾大量普及,仍集中于少数特定市场。
另一方面,曾经由传感器、穿戴式装置、无线通信及云端数据平台连手打造的可穿戴式医疗电子获得许多业者的关注。但是,虽着厂商投入市场的数量增加,相似的产品在市场上多如牛毛,加上业者的获利模式混沌不明?等因素,以及涉及专业与人身安全的医疗电子需经过漫长的认证时间与人体试验,在在皆成为阻碍市场成长的一堵高墙。
究竟,穿戴式医疗电子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才能「让高墙倒下」?真正如同市调机构所预言,肩负起带领穿戴式装置市场全力冲刺的任务?
云端发展推波助澜
细数穿戴式装置市场得以大鸣大放的主要原因在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的推助。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模拟、微机电与感测组件应用经理陈建成表示,穿戴式装置向上劲扬的高峰虽然已经过去,但未来穿戴式装置市场仍将稳步成长。而穿戴式装置约可分为三到四类,其中运动与医疗相关穿戴式装置仍有继续成长的空间,举例来说,运动生理监测相关的穿戴式装置,因运动风气正盛,预期2018~2019年每年的年成长率仍可达10%。
穿戴式医疗装置则受惠云端平台的建置越来越完善、老龄化时代来临,以及预防医学意识抬头,可望「渐入佳境」。芯科科技(Silicon Labs)无线微控制器产品部产品营销经理Jesse Masters指出,许多医疗设备制造商正透过将诸如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的无线技术整合至其应用,例如脉搏血氧浓度计、胰岛素帮浦和心电图(ECG)监视器?等,以为未来铺路。而这些生理数据也透过无线技术上传到管理与分析能力越来越完备的云端平台,可提供真正「有效」的讯息给医生及慢性病患。
陈建成补充,现代人由于生活习惯导致许多慢性病的发生,而慢性病需长期治疗与监控病情,若是慢性病人动辄要跑医院就医,不但辛苦,也将造成一种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内建无线通信技术的穿戴式医疗装置,可以依医生所需设定收集生理数据的周期,再传送到云端管理平台,供医生判读或是预防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
英特尔(Intel)则认为,物联网的盛行以及相关装置的陆续问世,让许多穿戴式医疗装置有更多新的机会发挥其效用。例如,病患身上的无线射频辨识(RFID)贴片上的各种信息,可透过物联网网关(Gateway),便利的往云端传送,患者无须进行太多设定,即可第一时间让自己与医生看到生理数据,并进一步透过其他装置获得医嘱,也可以让独居的老人,获得适切的医疗照护。
连接医疗装置到健康照护IT网络的简单架构 (来源:英特尔)
而安谋国际(ARM)也看好物联网时代将带动穿戴式医疗电子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该公司处理器暨多媒体处理器事业部总经理James McNiven表示,物联网世界逐渐成形,使各装置或装置到云端平台更易于连接的各项技术也越来越精进,相关控制与处理芯片也日新月异,让许多装置得以更加智能。其中包括穿戴式医疗电子装置、运动手环?等,更聪明与更精准的穿戴式医疗设备,加上云端平台的助力,穿戴式医疗电子装置市场将可望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当这些具备无线技术的穿戴式医疗装置,再搭配云端信息管理平台,被认为越来越「有用」后,自然使用者的接受度也会随之增加。因此,虽然穿戴式医疗装置市场蓬勃发展情况仍尚未发生,但在未来几年内,众多穿戴式应用类型市场动能将可望显著增强。
无线感测贴片市场可期
先前穿戴式医疗电子装置不太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之一为——会影响日常生活作息的便利性。举例来说,过去侦测心跳是否正常的装置,可能需要受检者「背」着装置24小时,在这期间,贴片与机器都不能碰水,否则可能会脱落或失效。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类似的装置体积得以越做越小,但是还是会影响日常的行动,或是让使用者一直觉得有个东西在身上;要不,就是为了传输生理信息而必须在身上装几条传输线?在在都令人觉得不便。
也因此无线感测贴片即将成为相关厂商关注的焦点。Masters表示,临床和非临床等级的医疗贴片在未来5年内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成为规模达数10亿美元的产业。原因在于,贴片比其他穿戴式装置更小、更容易穿戴,这意味着其可获得使用者更高的适应性和接受度,也可为医疗保健供应业者降低成本。
意法半导体则是与HMicro合作,推出临床级一次性智慧感测贴片和生物传感器单芯片解决方案,抢攻年使用量达50亿个的有线贴片市场。陈建成表示,感测贴片主要是收集心率、血氧和呼吸监测生理信息为主,为了满足长时间使用、不让传输线干扰病患生活、高精准度、舒适度?等条件,该贴片除了内建射频(RF)相关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外,还有两颗低功耗微控制器(MCU)。
具备无线技术的医疗贴片,可说是目前业者相当看重的穿戴式医疗装置商机之一 (来源:意法半导体)
除了无线贴片之外,手环式的穿戴式医疗装置,例如医院挂号、病人身分辨识手环也将搭载蓝牙信标(Bluetooth Beacon)、全球定位系统(GPS)、行动通讯?等无线技术,且未来将可望看到类似Bluetooth beaconing的应用做为养老院进行老年患者追踪之用。
侵入式医疗装置有商机?
穿戴式医疗电子装置有许多种型态,但功能不外乎以侦测生理信息为主,如血糖、血压、心跳、血脂、心电图?等。其中,为了让使用者不觉得在身上穿戴了有重量的医疗器材,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再者,医疗界看好侵入式医疗电子装置,如心律调节器(cardiac pacemaker)、植入型心脏去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和植入型神经刺激器(neurostimulators)?等,多年来在心脏专科为相关病患带来的医疗成果,因此医界也开始研究侵入式医疗电子装置能否有其他功能,以为慢性病患治疗如高血压、癫痫、震颤(tremor)?等其他病症。
有鉴于此,业者也开始跨足侵入式医疗电子装置组件的研发。ARM近期即推出新的MCU核心,以因应未来健康照护及专业医疗领域对于穿戴式或侵入式医疗电子装置的需求。McNiven说明,透过穿戴式或侵入式医疗装置,搭配其他医疗器材,可以实现更先进、完善且更有质量的医疗照护与治疗行为。
陈建成指出,去年意法半导体针对侵入式医疗电子产品推出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第三级植入式医疗应用的医疗级专用超低功耗3轴加速度计,可协助用户将活动监控及姿势感测(posture sensing)等功能整合到各种医疗应用。
监控病患活动及姿势感测功能的嵌入式加速度计,对于大多数医疗应用来说,能够管控植入式装置产生的刺激反应,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病患的生活质量。且透过先进的芯片制造封装技术,侵入式的产品可以做得更薄,使其在血管中可「通行无阻」,这也是侵入式医疗电子产品受到青睐的原因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侵入式医疗电子设备需通过严格的FDA认证与长时间的人体实验,并非一般中小企业或新创公司能够「负担」得起的领域,因此市场商机不会是立即性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侵入式医疗电子装置未来势必在穿戴式医疗电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未来市场上也会出现更多通过FDA或其他医疗相关认证的传感器组件或侵入式医疗电子装置问世,目前仍将以健康照顾相关的外部穿戴式医疗电子商机较显著。
陈建成解释,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导致的慢性病患持续增加,且慢性病需持续的治疗将花上许多时间,因此与之相关的健康照护应用的衍生相对也较多。再加上日常健康照护所使用的穿戴式医疗电子装置属性较偏向消费性电子,技术可共享,穿戴式医疗电子相关制造商应有机会让产品「百花齐放」,并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如此一来,将直接带动穿戴式医疗电子市场的成长。
成长关键:消费者是否愿意使用
事实上,无论穿戴式医疗电子装置拥有多么「炫」的功能,但仍无法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试想,独居的老人家需要使用穿戴式电子装置监测生理信息时,与其给老人家功能很多的产品,却得花上很多时间教导老人家各项功能该如何设定或使用,老人家可能在无法一次学习到位的状态下,可能会抗拒使用,甚至可能会因为不熟悉操作而造成传出错误信息,造成「虚惊」。陈建成认为,一开始穿戴式医疗电子产品会如同智能型手机一般追求以功能多元为主要发展方向,但是,若是功能多量测数值却不准确或是需要繁复的设定程序,这样的商品无法被消费者所接受。此外,成本也将是穿戴式医疗电子业者在产品设计初期须考虑的因素。
慢性病人日常健康照护将推动穿戴式医疗装置的市场成长 (来源:Silicon Labs)
Masters则归纳影响穿戴式电子产品不被接受的原因:
· 无论年纪大小,病患都需要易于操作和理解的穿戴式医疗电子装置。
· 需要促使医生理解穿戴式医疗电子收集的数据价值,并学会将此纳入其治疗计划。
· 需要让保险业者了解穿戴式医疗电子技术的价值,以及医疗设备如何透过确保治疗的适应性和排除额外的、非必要性的就医次数,来节省病患的医疗费用。
· 安全性将是穿戴式医疗电子装置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由于黑客漏洞威胁,而导致远程胰岛素帮浦被取消使用。此外,患者对隐私权的重视,也会希望其个人健康数据数据是安全且受到保护的。
综上所述,穿戴式医疗电子装置须符合消费者对装置高易用性、高安全性、高准确性?等需求,才能「卖得好」,进而推动整体穿戴式医疗电子市场的成长。若要协助穿戴式医疗电子系统整合厂商达到上述的要求,组件厂商与软件业者将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包括英特尔、意法半导体、Silicon Labs、高通、亚德诺(ADI)与ARM?等业者,除了持续发布新的半导体组件,也与第三方第三方致力构筑穿戴式医疗电子完整的产业链。
未来,穿戴式医疗电子也将着重朝几个方向发展,以提高市场接受度。首先,内建无线短距技术,如蓝牙低功耗;第二,具备超低功耗特性,延长电池使用时间至以天或周计算,而非小时;第三,与流行产业如Apple HealthKit和Google Fit成功整合,而电子健康记录则交由医院、医生持续监控;最后则是,无须追求多元功能于一身,戮力提高准确性与易用性。
***业者应破除保守心态
观察***厂商在穿戴式医疗电子的发展,厂商大多认为,***业者有技术能力也有优势与机会朝这领域发展,但心态过于保守。陈建成认为,相较于欧美与中国大陆的厂商,***业者企图心显得比较不足,以至于可能会错过商机,或是成为跟随者,抑或者仍是为大厂代工。
若是***厂商能改变心态,先期投入研发,并以原型产品试水温,寻求市场商机,再依市场反应随时调整产品走向,***业者在穿戴式医疗电子领域应是「有利可图」。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