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空间数千亿的全新赛道,相比传统手术优势明显
1.1、手术机器人,高端医疗的新形态
手术机器人是将机器人技术与微创外科手术相结合的高端医疗装备,始于 1985 年创建 的 PUMA560。2000 年,Intuitive Surgical Inc.开发的达芬奇手术系统获 FDA 批准,经过 三次迭代升级之后已经广泛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五 官科及小儿外科等外科微创手术,目前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腔镜手术机器人。除腔镜外, 其他术式的手术机器人于 2010 年代开始迅速涌现,如脊柱、关节置换及泛血管手术的 手术机器人。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及 5G 通讯的进步,手术机器人有望扩展 到更多的外科专业并实现更高的手术精准度、灵敏度及智能远程控制。
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空间超百亿美元,中国市场具备极强的向上爆发力。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统计,2020 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为 83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600 亿元,我们认为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空间有望成长至数千亿级别。美国为全球最大的手术 机器人市场,2020 年市场规模为 46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 55.1%,欧盟为第二大市场, 2020 年市场规模为 18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 21.4%。
就国内而言,尽管中国的患者人 数庞大且可能需要使用手术机器人进行的常规微创伤手术数量众多,但 2020 年,国内 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仅为 4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 5.1%,明显低于美国及欧盟市场。 从增速上看,2015-2020 年的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 CAGR 为 22.6%,同期国内的 CAGR 为 35.7%,远超全球市场增速,表明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根据 Frost&Sullivan 统计,预计 2020-2025 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 CAGR 有望达到 44.3%,成长 空间巨大。
重点覆盖五大外科领域,腔镜机器人和骨科机器人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根据临床场景 的不同,手术机器人主要分为腔镜机器人、骨科机器人、穿刺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机器 人、泛血管机器人等五类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为最大细分市场,可用于包括泌尿外 科、妇科、胸外科及普外科手术。此外,骨科手术机器人为第二大细分市场,其需求受 人口老龄化和关节炎患病率对于关节置换需求的增长。其他手术机器人方面,包括泛血 管、经自然腔道及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等,近年来亦已开发,且日益普及。
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20 年全球以及中国腔镜机器人在所有手术机器人中占比分别为 68.2%和 75%,骨科手术机器人全球和国内占比分别为 18.1%和 10%,总体来看,不 论是全球还是国内,腔镜和骨科机器人占手术机器人总体比重均在 80%以上。仅就国内 而言,由于中国引进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时间较美国晚,市场渗透率非常低,腔镜及 骨科手术两大领域普及较快,主要是由于微创伤技术日益成为优先选项以及其在治疗早 期前列腺癌等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一)腔镜机器人:细分领域中商业化成功典范,市场持续腾飞
应用场景具备较强的横纵向拓展性,腔镜手术机器人已成为商业化最为成功的代表。腔 镜手术机器人典型用于各种微创手术,其通常包括外科医生的控制台、患者侧手术车及 影像系统,患者侧手术车涵盖持有腔镜和配套手术器械的机械臂。手术过程中,腔镜将 外科医生的视线延伸至患者体内,而机械臂模拟其双手,并持有及指挥腔镜及手术器械。 相较于传统微创手术(MIS),腔镜机器人能显著提高手术精度、安全性、灵活性、滤抖 等,使外科医生能够以微创伤方法重复进行复杂的开放手术,在泌尿外科、妇科、胸科 及普外手术等方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商业化拓展性强。
渗透率不足 1%,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成长空间巨大。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中国仅已安装 189 台腔镜,腔镜 RAS 渗透率约 0.5%,与之相比,美 国已安装 3727 台腔镜手术机器人,同期腔镜 RAS 渗透率约为 13.3%,国内腔镜机器人 渗透率明显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中国的手术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成长确定性极强,根 据 Frost&Sullivan 预测,到 2026 年底,预计中国安装的腔镜机器人数量有望超过 2000 台,较 2020 年数量增长十倍,预期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将由 2020 年的 3.18 亿美 元增加至 2026 年的 23.15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为 39.2%.考虑到腔镜机器人在泌尿 外科、妇科、胸科及普外手术等多个方向的适用性和中国人口高基数下带来的微创手术 的巨大需求,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成长空间具备较高确定性。
(二)骨科机器人:优势明显,高速发展的又一细分领域
产品定位明确,骨科机器人优势突出。骨科手术机器人是高速发展的另一分支,其核心 功能包括精准、定制三维术前方案、提高手术部位图像清晰度、减少震颤和提高手术精 度、减少对健康骨骼和组织的损伤、减少失血、保护神经、缩短住院时间和加快康复。 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三类手术,即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及骨科创伤手术。其 中,关节置换手术中的膝关节置换手术(TKA)是一种从膝盖关节表面清除受损软骨及 骨骼并用人工植入物加以替代的手术,属于最复杂的机器人手术。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 是基于计算机化术前规划的指引系统,能提高准确度及降低错置螺丝的风险,并降低医 生辐射暴露的风险。
国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骨科手术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截 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中国仅安装 17 台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关节置换 RAS 渗透率约 为 0.1%,对比国外,美国已安装 1060 台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同期渗透率约为 7.6%, 国内骨科机器人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根据 Frost&Sullivan 预测,仅关节置 换手术机器人,到 2026 年底,预计中国安装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 700 台,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3.32 亿美元,预计将辅助手术数量达到约 8 千万例。
(三)其他手术机器人: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用于治疗心脏、脑部或外周血管系统中的血管或相关器官疾病。其工 作原理为:外科医生将穿刺针和穿刺鞘依次插入大血管,将长而细的导管引导至血管, 最终到达心脏、脑部或外周血管系统的目标部位。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全球泛血 管手术数量由 2015 年的 11.3 百万例增加至 2020 年的 14.3 百万例,并预期将以 8.1%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 2026 年的 22.9 百万例。受冠状动脉血管疾病患病率的日益增长带 动血管手术需求增加,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可期。
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通过自然路径进入目标部位,医生通过远程控制进行诊断或手术的机器人。其可应用于支气管镜检查(肺检查)、结肠镜检查(肠道检查)及胃镜检查(胃 检查)。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全球经自然腔道手术数量由 2015 年的 211.3 百万例 增加至 2020 年的 286.5 百万例,并预期将以 8.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 2026 年的 467.3 百万例。预计中国机器人辅助经自然腔道手术数量预计将达至 2026 年的 9456 例,自 2023 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352.6%,于 2026 年达渗透率 0.01%。
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主要为收集组织样本作诊断用途的程序,如检测早期肺癌、乳腺癌 及前列腺癌。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在活检程序中应用磁力共振(MRI)、超声波及 CT 等 成像技术将目解剖结构定位,并使用影像反馈引导针头到达目标解剖结构,使病理检查 更为精准。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在清除肾结石、肾造口碎石术等方面也有良好的应用。 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全球经皮穿刺手术数量由 2015 年的 5.7 百万例增加至 2020 年的 8.3 百万例,并预期将以 6.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 2026 年的 12.1 百万例;中国 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手术数量将达至 2026 年的 246501 例,自 2020 年起的复合年增长 率为 48.9%,于 2026 年达渗透率 9.5%。
1.2、突破生理局限,手术机器人可辅助医生进行复杂手术
相比开放外科手术和 MIS 优势明显,RAS 能够有效提高微创手术精度。就手术机器人优 点而言,其能够帮助外科医生克服生理限制,消除传统手术及介入工具、技术方面的障 碍,减少外科医生的负担,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结果。与传统的微创手术相比(即 MIS), 机器人辅助的 MIS 可实现更高的成功率、更小的伤口、更低的出血量及更短的术后恢复 周期。机器人辅助手术(即 RIS)作为传统手术的尖端科技的补充日益融入临床实践中, 并在愈来愈多情况下取代传统手术,可实现更精准的手术操作、更低的出血量以及更短 的术后恢复周期。凭借精准、灵活、滤抖、易操控等优势,手术机器人极大地提升了外 科医生的手术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微创手术面临的各种问题。
机械机构上看,灵活的机械臂与高度复杂的手术兼容。手术机器人通常配备一个或多个 高自由度的机械臂,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其被动臂有 4 个灵活自由度,制动臂有 6 个灵活自由度,通过计算机算法处理,机械臂将外科医生双手的活动复制成为人体内 相应的仪器细微运动,帮助外科医生在较小的手术部位内流畅及精准地移动手术器械, 这种高精度的位移在高难度手术中不可或缺。
具备三维高清图像,手术机器人具备较强精准性及稳定性。与传统微创伤手术的二维图 像不同,由手术机器人提供的三维高清图像使手术部位有自然视觉景深,数字变焦功能 亦使外科医生能够流畅地放大视野,精准地识别组织及区分组织层次。RAS 在患者端减少失血、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优势显著。与开放手术 的大切口相比,病人在机器人辅助的微创伤手术中一般仅有一个或几个小切口,用来放 入手术器械。因此,手术能以精准及微创伤的方式完成。这亦大幅减少失血及术后并发 症的风险,例如感染及黏连,使得病人更快康复。
减少外科医生体力消耗及缩短学习曲线。凭借手术机器人震颤过滤、三维高清图像及高 灵活性的特点,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时更为方便及可减少体力消耗。与在传统微创伤手术 中手眼协调受到影响相比,机器人辅助的微创伤手术允许外科医生直观地操作器械。该 等功能亦缩短外科医生的学习曲线,即使是在开放手术或传统微创伤手术方面经验有限 的外科医生亦可轻易使用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亦降低了外科医生 因长期不适及疲惫而出现职业病的可能性。
1.3、国内市场严格调控,政策端有宽松趋势
高端医疗器械为国内重点发展方向,政策加码促进手术机器人市场持续受益。高端医疗 器械是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手术机器人市场受到严格管控,根据当前生效的 2018 年配置证目录,内窥镜(包括腔镜)手术机器人属于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因此也在配置 证清单当中。骨科、泛血管、经皮穿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等虽未纳入配置证目录 清单,但若其首次配置的单台(套)价格在 1000—3000 万元人民币,也将被视作乙类 大型医疗设备,实行配置许可证制度。
国内市场严格调控,宏观支持与微观调控并进规范手术机器人市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 规划由国家卫健委制定,经国务院批准后发布,现行的为《2018-2020 年大型医用设备 配置规划》:2018—2020 年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规划 12768 台,其中甲类大型医用设备 配置规划 281 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 12487 台(其中内窥镜手术机器人 225 台)。规划中,甲类设备配置证额度下发至行政区划,医疗机构需向国家卫健申请配证; 乙类设备配置证额度下发至各省,当地医疗机构可向省卫健委申请配置证。其中,手术 机器人配置证规划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合计占配置规划比例的 35.1%。
二、设备&耗材&服务并举的商业模式,中期收入滚雪球式增长
2.1、商业模式极佳,具备宽广护城河
直觉外科于产品上市后第5年实现扭亏为盈。直觉外科从 1990年开始研发手术机器人, 经过 10 年的研发与技术积累,第一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最终于 2000 年获 FDA 批准上 市。通过 4 年的市场培育,直觉外科于 2005 年实现扭亏为盈,此时达芬奇全球累计装 机量为 286 台。直觉外科的成长路径可为国产手术机器人提供重要参考。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保持 3-5 年的迭代频率,现已更新至第四代产品。直觉外科通过系列 产品开发与持续创新,成为了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龙头,在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占据全球 垄断地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保持着约 3-5 年一次的产品迭代速度,目前已经研发至第 四代:第一代达芬奇于 2000 年获得 FDA 批准上市;第二代达芬奇 S 机器人手臂活动范 围更大,允许医生在不离开控制台的情况下实现多图观察;
第三代达芬奇 Si 增加了双控 制台、模拟控制器、术中荧光显影技术等功能,2011 年在国内获批上市,是目前国内主 流的腔镜手术机器人;达芬奇第四代产品共有 3 款,第一款达芬奇 Xi 于 2014 年推出, 在灵活度、精准度、成像清晰度等方面有了质的提高,同时还搭载远程观察和指导系统, 2018 年在国内获批上市;第二款达芬奇 X 则是在达芬奇 Xi 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主要针 对价格敏感的市场;第三款达芬奇 SP 系统更是补充了达芬奇 Xi 和 X 外科系统的使用场 景,使外科医生能够进入狭窄的工作空间。
厚积而薄发,商业化开启后销量快速增长。截止至 2021 年末,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 了全球 1347 台系统安装,较 2020 年增长了 43.91%,2001-2021 年 CAGR 为 18%;全 球累计安装达 6730 台,其中美国仍是主要市场。由于全球对此产品的安装增加,用达芬 奇手术机器人进行辅助手术的例数也持续增长,2021 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量已 达 159.4 万例。
“系统+耗材+服务费”销售模式,商业后期耗材与服务费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达芬奇手 术机器人收入主要由系统收入、耗材收入和服务收入构成。系统收入:商业初期,主要 通过系统销售作为收入来源,系统的售价一般在 50 万美元至 250 万美元之间,取决于 型号、配置和地域。耗材收入:通常每个手术可获得 600 美元至 3500 美元的耗材收入, 主要取决于所实施的具体手术的类型和复杂性以及所使用的仪器的数量和类型。服务费: 通常在出售或租赁系统时会签订服务合同,年费在 80000 美元至 190000 美元之间,取 决于基础系统的配置和合同所提供的服务构成。
在装机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耗材+服务 费会成为手术机器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复盘直觉外科收入结构,早期以系统收入为主, 2009 年耗材+服务费收入占比首次超过系统收入,彼时其累计装机量为 1395。如今,直 觉外科的耗材+服务费收入占比已达 73%,远超系统收入。优质的商业模式使得直觉外 科毛利率自进入商业化中后期以来始终维持在 65%以上。耗材为厂商定制产品,达一定使用次数后须强制更换,形成稳定耗材收入。直觉外科提 供丰富种类的耗材供不同机型和手术类型使用。以适用于达芬奇 X/Xi 的 8mm EndoWrist 耗材为例,其中单极烧灼器械有三类,使用 10 次后均须更换;双术烧灼器械有六类,使 用 12-14 次后须更换。
2.2、长坡厚雪赛道,国内市场有望培育出核心资产
中国腔镜 RAS 渗透率远低于美国,国内市场具备极大成长空间。根据 Frost&Sullivan 数 据,2020 年中国进行的腔镜 RAS(机器人辅助手术)为 47,379 例,渗透率仅为 0.5%; 而同年美国进行的腔镜 RAS 为 90 万例,渗透率达 13.3%,是中国 RAS 渗透率的 26.6 倍。同时,中国市场正处于导入期,装机量较少导致手术机器人行业收入结构与美国差 异较大。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20 年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中系统销售占比为 56%,耗材及服务费收入占比为 44%,而同年美国市场系统收入仅占 25%,耗材及服务 费收入占比为 75%。未来随着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不断扩大并走向成熟,装机量达到一 定水平后,也将切换到以耗材与服务收入为主的销售模式。
RAS 纳入医保或为大趋势,上海、北京率先展开试点,为行业重大利好。从政策端看,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限制了手术机器人的购买数量,同时 RAS(机器人辅助手术) 颇高的治疗费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需求。从各地医保条件来看,北京、上海等城 市已逐步将 RAS 纳入医保范围,虽在报销比例上有严格划分,但总体上降低了患者选择 RAS 的成本。 上海将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2021 年 4 月 6 日,上海医保 局发布《关于部分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 将“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即腔镜手术机器人)等 28 个新项目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 险支付范围。限定支付范围为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四类手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 除术;子宫全切术;直肠癌根治术,报销比例为 80%,仅限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北京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纳入医保:2021 年 8 月 30 日,北京市医保局、北京市卫健 委以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调整物理治疗类等医疗服务 价格项目的通知》,增加了一批新的基本医疗项目,其中“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作为辅 助操作亦取得北京医保支付资格,从 2021 年 10 月 23 日起,将与“一次性机器人专用 器械”共同纳入北京医保支付目录。医保报销范围同时全面覆盖了脊柱、创伤、关节这 三大类骨科手术,手术费用定价 8000 元,可全额报销;而与手术配套使用的耗材器械则 归于北京乙类医保支付类别,报销比例为 70%。
湖南省明确 RAS 收费标准,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应用手术机器人。2022 年 9 月 23 日, 湖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规范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使用和收费行为的通知》,明确机 器人辅助手术收费及医保支付政策,规范收费行为,该通知所称“手术机器人”包括各 类冠以类似名义的辅助操作设备、平台、系统或工具。该通知明确,医疗机构使用“手 术机器人”辅助骨科、头颈外科、胸外科、心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妇 科手术操作,统一作为手术价格项目的“加收项”进行收费,按照手术项目的基准价格 进行一定比例加收,加收标准包含导航定位工具包以及“手术机器人”使用过程中消耗的其他耗 材费用。根据“手术机器人”实际发挥的功能,实行分类加收。加收费用暂不纳入医保 基金支付范围。湖南省此举将有助于推动手术机器人行业健康发展。
国产品牌陆续获批,商业化开启在即。2021 年以来中国陆续获批了多款国产手术机器人, 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已有图迈等四款产品获批上市,与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同 台竞技;骨科-关节转换手术机器人在 2022 年陆续批准上市了鸿鹄等四款国产产品,其 竞争对手为史塞克的 RIO 手术机器人;骨科-脊柱手术机器人在 2021-2022 年前上市了 3 款新产品,其中 ORTHBOT、佐航-300 均为国产品牌;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目前只有 Robio EX 与 MAXIO V2 等产品在国内上市。我们认为国产手术机器人除具备性价比优势 外,还具备本土化的市场推广与供应链优势,有望快速提升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 10 倍赛道,有望孕育出核心资产。2021-2022 年间获批上市的国产手术机器 人由于疫情影响推广受限,全面放开的 2023 年将是其商业化的重要元年。同时《2018- 2020 年大型医疗配置规划》发布至今,国家卫健委仍未更新新版配置证规划,若新版配 置证规划发布则将形成行业重要催化。因此我们预计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有望迈入快速 发展阶段。根据我们的测算,2022-2032 年,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空间有望从 35 亿元增长至 282 亿元,手术机器人整体市场空间有望从 46 亿元增长至 470 亿元,10 年 10 倍空间,有望走出“国产的直觉外科”。
为测算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空间,做出如 下假设: 1)腔镜手术数量: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20 年中国腔镜手术数量为 948 万例, 假设 2021 年疫情影响下医疗资源释放受限,腔镜手术数量维持不变。2022 年开始由 1042 万例逐渐增长至 2032 年的 2465 万例。2)腔镜 RAS 渗透率: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20 年中国腔镜 RAS 渗透率为 0.5%, 并于 2032 年提升至 2.4%(美国 2020 年腔镜 RAS 渗透率已达 13.3%)。同时,2018- 2020 年三年间中国单台腔镜手术机器人年平均手术量为 299 例,美国同期为 240 例, 假设随着国内市场逐步扩大,单台平均手术量可于 2032 年降至 280 例。
3)系统价格: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价格在 2000-3000 万元之间,假设 2021 年延续价格, 2022 年开始由于竞品出现,年降 1%。 4)整体市场空间: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在整体手术机器人市场中占比逐渐下降,由 2015 年的 86%下降至 2020 年的 75%。假设 2022 年开始延续 该趋势,2023 年占比降至 60%。
三、重点企业分析,2023年或为手术机器人国产化元年
3.1、微创机器人:全面布局的稀缺标的
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拥有五大手术专科产品组合的标的。微创机器人是微创医疗科技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医疗”)旗下子集团,2014 年启动研发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作 为集团的内部孵化项目),并于 2015 年成立公司开始公司化运营,同时启动研发鸿鹄骨 科手术机器人。如今公司已在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 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五大领域实现深入布局,是全球唯一一家 覆盖五大主流手术机器人市场的公司。三款旗舰产品已获批上市,大规模商业化渐行渐近。2021-2022 两年间,公司三款旗舰 产品——图迈、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及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陆续获国家药监局批 准上市,即将开始商业化推广。
腔镜手术机器人:核心产品“图迈”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同台竞技,有望利用本土化优 势打破达芬奇垄断。直觉外科的达芬奇 Xi/Si 是目前处于全球垄断地位的腔镜手术机器 人,其中达芬奇 Si 于 2011 年在国内上市,至今仍占据绝对份额,主要用于泌尿外科手 术。图迈是公司为广泛的外科手术设计和开发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其一代产品应用于泌 尿外科手术适应症已获批,二代已完成应用于普外科、胸外科和妇科等多科室内窥镜操 作手术的注册临床试验,预计于 2023 年上半年获得多科室拓展应用上市批准。图迈在 临床试验中的表现不逊于达芬奇 Si,在中国市场推广也将享有本土化优势,有望打破达 芬奇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骨科手术机器人:“鸿鹄”三证拿齐,剑指全球市场。鸿鹄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 器人,主要针对关节转换手术,于 2022 年 4 月获中国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并在 2022 年 12 月前陆续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及欧洲 CE 认证,是目前 唯一获得该三项认证的手术机器人。 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打破国际进口腔镜品牌长期垄断的市场格局。蜻蜓眼是由 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可广泛应用于检查腹部、胸腔、盆腔等器官,是首批由中国企业开发的商业化三维电子腹腔镜之一,打破了国际进口腔镜品牌长期占 据中国三维腹腔镜市场的局面。
除已获批上市的产品外,公司的在研管线进展顺利:自主研发的经支气管手术机器人注 册临床试验稳步推进中,该产品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以无体表创伤的方式进入难以触 及的狭窄病灶空间,目前已完成国内首例国产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的人体临床试验。同 时,公司合作项目 R-ONE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Mona Lisa 前列腺穿刺活检系统均已 完成注册临床试验入组,预计于 2023 年获得上市批准。
微创医疗为实际控制人,充分的股权激励保障发展动力。根据公司招股书,IPO 后微创 医疗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微创投资为微创医疗全资子公司,微创医疗通过孙公司上海默化间接持有公司 50.75%的股权。公司股权激励充分,上海擎祯、上海擎敏、上海擎 赫、上海擎兴均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其中上海擎祯与上海默化为一致行动人。充分的 股权激励有助于提升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保障公司长期发展。
管理团队资历深厚,大部分董事、高管均在医疗器械行业深耕多年。何超博士于 2017 年 10 月获委任为董事,于 2021 年 6 月调任为执行董事,兼任公司总裁,负责研发与日常 管理及战略发展。何超博士在手术机器人方面拥有逾 14 年经验,加入本集团前曾担任中 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器设计和制造商)系统工程师,2014 年至 2015 年担任上海微 创资深总监。孙洪斌先生于 2021 年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监督本集团的管理及 运营,其在医疗器械行业已拥有 20 年经验。整体看,公司管理团队是一支专业背景极 强、经验丰富的队伍,有望带领公司迅速成长。
3.2、亿嘉和:参股佗道医疗加码成长赛道
亿嘉和参股公司佗道医疗致力于成为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领导者。佗道医疗打造了手术 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平台,掌握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精密智控等前沿核心科技,战略布 局骨科、腔镜、经皮穿刺、经自然腔道、医学影像设备五大手术机器人相关赛道,深耕 科室/术式应用,在骨科、外科、妇科、泌尿科、呼吸科、影像科等科室都有丰富的手术 机器人产品管线,未来将实现全科化产品覆盖,构建佗道远程智慧医疗中心。2022 年公 司重磅产品佗手骨科手术机器人、C 型臂 X 射线机获批上市,2023 年将有 4 款产品实现 商业化,3 款产品进入注册临床实验阶段。
产品链布局具备前瞻性,佗手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获批上市: 公司产品包括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C 形臂 X 射线机、腔镜手术机器人和穿刺手术机器 人。公司产品线布局齐全,涵盖主要手术机器人赛道,其中于 2022 年最新获批上市的佗 手骨科手术导航机器人主要用于脊柱外科全节段开放或微创手术,该产品首次实现了机 器人与术中影像设备在数据、控制和工作流上的全面融合,形成闭合的机器人系统以自 治完成系统注册工作,不再需要医生付出大量学习成本,简化手术机器人使用流程、提 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效率和一致性;可以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及各类脊柱减压、融 合、强化手术的螺钉内固定操作中,辅助医生精准完成通道建立,机器人已经完成了国 内第一个骨科机器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临床精度、手术效果(螺钉置入优良率)、影像 显示清晰度等均优效于同类对照产品。
3.3、博实股份:参股入局手术机器人
博实股份参股公司思哲睿是国内少有的覆盖多手术科室的综合手术机器人公司,产品矩 阵完善。公司核心产品康多腔镜手术机器人SR1000 是行业内首个在泌尿外科领域进入 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绿色通道)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已于 2022 年 6 月获得第三 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康多也是首个在单家医院开展手术达到 100 台的国产腔镜手术机器 人,国内领先。此外,公司已完成康多机器人 SR1500/SR2000 的产品样机开发,已进入 型式检验阶段,康多机器人多款型号瞄准国内腔镜手术市场,进一步扩大康多在国内市 场的影响力。公司还针对特定专业科室需求布局了经尿道柔性手术机器人、经口腔手术 机器人、人工耳蜗手术机器人、脊柱内镜手术机器人等专科手术机器人,目前均已处于 产品样机开发阶段,未来可期。
康多机器人 SR1000 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康多机器人 SR100 已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上实质性等同。康多机器 人SR1000 于 2022 年 6 月获批用于泌尿外科上尿路腔镜手术操作,同年 8 月向国家药 监局提交用于泌尿外科下尿路领域针对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注册申请,该适应症获批后, 康多机器人SR1000 可适用于全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操作。针对肾部分切除术和前列腺 癌根治术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康多机器人SR1000 与对照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主要 有效性终点成功率均达到 100%。此外,康多机器人SR1000 在这两项临床试验中的 NASA-TLX 任务负荷评估方面的多项指标优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前列腺癌根治切除 术临床试验中的术中操作感受方面明显优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康多机器人SR1000 在 医生使用体验上具有相对优势。
“手术机器人设备+耗材+服务”商业模式优异,商业化团队逐步完善。公司未来的销售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手术机器人的医生控制台、患者手术平台等设备销售产生的收 入;2)有限次数使用的手术器械更换和附件销售产生的收入;3)公司给客户提供的手 术机器人售后服务以及设备维修和保养服务产生的收入。公司早期盈利主要依赖于设备 收入,随着未来公司手术机器人保有量及使用量的增加,耗材和服务的收入将会上升, 推动公司盈利水平较快提升。思哲睿集国内最早从事手术机器人研发之一的团队和资深 的销售等商业化团队于一体,有助于公司提质增效,竞争优势突出。
编辑:黄飞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