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趋势世博新能源车将逐级普及燃料电池
5月25日报道:在偌大的世博园,新能源公交车是游客首选的代步工具,它们以舒适、宁静的特点,得到了游客青睐,也同时让环保节能的意识深入民心。
世博园区新能源汽车大规模运行
为了实现世博园区内公共交通“零排放”的目标,上海与科技部合作开展了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1017辆各类新能源车示范运行。这三种车有何异同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在今天下午向记者一一详解。
混合动力汽车是一款烧油为主、电动力为辅的电力汽车。此次投入世博共500辆,其中150辆是公交车。它的优点是比较节油,节油率约在10%―40%不等。可喜的是,随着混合动力技术日趋成熟,混合动力汽车已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将在2至3年内逐步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主流竞争车型。
纯电动汽车则有些类似于电瓶车。此次投入世博共300辆车,120辆是公交客车。它不依赖汽油而十分环保,但由于蓄电池的能量有限,纯电动汽车因而“跑不远”,“充一次电至少5至6个小时,但是可行驶的里程只有100多公里。”世博园区内短驳的电容公交车就属于这一类。因而游客常常看到,公交车在靠站时,车站上方会降下两根“棒子”,为公交车进行“能量补充”。
燃料电池汽车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用燃料电池作为能源转换,其能源来自氢气。目前车内储满氢气后可跑300公里,效率是普通汽油机的1倍多。此次投入世博共196辆,其中那个6辆燃料电池大巴作为园区内公交及短驳线路的补充;100辆燃料电池观光车用于为观光游客提供个性化交通服务。
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可持续方向
汽车是交通领域的油耗大户,也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制造者。燃料电池是氢气和氧气在其内部通过电化学反应进行发电的装置,排放物为纯净水,不产生二氧化碳。就如同一辆车的心脏,燃料电池让汽车活得更加“健康”。因此在众多的新能源汽车中,燃料电池汽车实现了对燃油的完全替代,并因为零排放、效率高、振动噪音小等优势而被认定是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和气候变暖问题最理想的方案之一。
余卓平说,尽管2015年,日本、美国、德国和中国都可以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但这离真正的推广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混合动力汽车已进入商业推广,纯电动汽车还需要3至5年,燃料电池汽车则在5年之后可以在路上看到,而商业化大规模推广则还需要十几至二十年。”成本较高是原因之一,燃料电池中的氢气主要来源于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而其中采用的催化剂是较贵的铂金,但是“随着技术提升,成本必将逐步降低”。
此外,当燃料电池车的能源耗尽时,就需要“加氢”,这也意味着,一旦燃料电池汽车普及,就需要在居民区周围建造加氢站。目前,全国只有3个加氢站,上海2家,北京1家。据安亭加氢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经过技术攻关,我国的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技术设备已经达到了全国产,且两辆移动加氢车每晚可为世博园区内100辆燃料电池车进行能量补给。
有人会问,开着一辆加氢装置的汽车,是否就等同于背了一颗氢弹?对此,余卓平表示,燃料电池的外部被碳纤维包围,爆破压力需要1000多公斤,“如果你对着普通汽车的油箱开枪,就会着火然后爆炸,但是你对着燃料电池开枪,首先碳纤维外表会裂开,但内部随之开始降压,造成氢气外泄,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因而氢气会上升,逐渐离开汽车打火装置。
同时,在补充氢气时,工作人员也会格外小心。记者在安亭加氢站看到,每辆燃料电池车在进行加氢前,先要做一个“身体检查”,工作人员将便携式检测仪放到“加氢口”,检测该辆车是否有氢气泄漏情况。
目前,园区内的燃料电池汽车主要是用锂电池包。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章桐总经理告诉记者,锂电池寿命约在充电1500次后耗尽,但是这也取决于充放电的“深度”,“如果是满充满放,那么锂电池的寿命大约只能充1500次,但如果是浅充浅放,则充电次数可以更多。”目前,当园区内的锂电池“寿终”后,会进行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