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计划新能源研发传喜报
记者昨天从科技部了解到,以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国家“973”计划自启动以来,在探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取得突破,提升了我国能源的供给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据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相关人员介绍,“973”计划资助的大面积低价长寿命太阳电池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的基础研究项目,在新型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上取得显著进展。这两类太阳电池的材料、设备、关键工艺技术和器件制备完全实现国产化,我国已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备和电池制造技术,并进行了两种电池中试技术研究和生产线建设,为进一步推动低成本太阳电池在我国的规模化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型高功率与高能量绿色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基础研究项目在“973”计划资助下,研究出一系列高性能电极材料,为构建高能量绿色二次电池新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技术途径。该成果显示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创新能力,其中表面定向纳米电极材料合成新方法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
甲烷中C-H键的选择“活化和定向转化”被称为催化领域乃至化学研究的“圣杯”,其中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研究对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973”计划资助的甲烷无氧芳构化项目,在催化剂组成、催化反应活性中心结构和催化过程机理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性结果。项目组发明了高性能Mo/MCM-22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活化直接制备苯等重要化工产品,使芳烃的产率由6%提高到12%,这项研究成果为最终工业化提供了前期基础。
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2008年底生产出中国第一块5.7m2双结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2009年6月通过TUV国际产品认证,成为亚洲第一家获得TUV认证的超大型双结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证明了其产品的优越性能,取得了通往欧洲的通行证。
5.7m2太阳能电池板是普通电池板的四倍,在大型电站应用中能够大幅降低制造和安装成本,其广泛应用对于太阳能的普及具有重要推动意义。但大尺寸要在户外经受起日晒风吹及各种极端气候的考验是一个新的挑战。新奥光伏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并严把产品质量关,生产出优质的产品。除5.7m2太阳能电池板外,新奥光伏生产的2.2m×1.3m、1.1m×2.6m、1.1m×1.3m尺寸双结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全部通过测试,获得TUV InterCert证书。
TUV InterCert建立于2003年,是从事检验、实验、质量保证和认证的国际性检验认证机构。在世界的第三方检验机构中具有很高权威性。TUV 认证成为多种产品进入欧美等地区的主要“通行证”。
新奥光伏以高起点、快切入进入太阳能领域,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完成了从建厂到设备安装调试、产品下线的全过程,并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断提高产品转化率,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薄膜产品和服务。
此外,由华东理工大学等承担的大规模高效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创建了高效洁净煤利用创新体系。该项目完成了大规模气流床煤气化系统设计的软件包,支撑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和两段分级气化技术的工业应用。其中,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已在国内多家企业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向美国Valero能源公司实施了技术转让,这是我国大型煤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发达国家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