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林:风电成为最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技术
2009年9月,胡***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表示,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2009年11月,***总理又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今年的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据统计,我国电力工业排放占全国排放的50%。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这其中,风电在中国的发展尤为迅速,前景十分广阔。
日前,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宗林专门就中国风电的开发利用,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风电成为最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技术
记者:风电,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从全球角度来看,它的发展前景如何?
马宗林:风电,是通过风力的清洁和安全发电方式,不消耗化石燃料以及用于冷却的珍贵淡水资源,并且不排放温室气体或有害的空气污染物,贡献清洁和安全的电力。随着国际上风电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目前技术最为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
进入新世纪,世界风力发电得到了飞速发展,全球风电装机规模2005年为5900万千瓦,2008年为1.2亿千瓦,3年翻一番,年均增长27%。世界风能协会预计,到2020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31亿千瓦,年发电量相当于届时世界电力需求的12%。风力发电已不再是无足轻重的补充能源,而是最具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兴能源产业。
记者:目前,我国风电的开发利用情况怎
马宗林:我国幅员辽阔,风能资源丰富,据《中国风能资源评价报告》测算,我国可开发的陆地风能资源大约为2.5亿千瓦,可利用的海洋风能资源大约为7.5亿千瓦,共计约10亿千瓦。“十一五”以来,我国风电发展迅速。2005年至2009年5年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由126万千瓦增长到1700万千瓦,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成为全球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其中,2009年华北电网风电装机容量达708万千瓦,同比增长152.8%,并有12.5亿千瓦时风电输送到首都北京,相当于节约4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1万吨,有力支持了绿色北京的发展。
风电发展最大障碍在于电源结构不合理
记者:中国风电的发展虽然很快,但风电的利用远远跟不上风电的开发,风电在电网中的比例也偏低,你认为原因何在?
马宗林:中国发展风电的最大障碍在于电源结构的不合理。由于风力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必须有调节能力强的水电机组或燃气机组与之配合。而我国风电资源丰富地区缺水、缺天然气,绝大部分机组是调节能力较差的煤电机组。目前,全国的火电装机比例为75%,风力充沛的华北更是高达97%。
一般来说,电网中的水电、燃气机组所占比例越高,对风电接入比例就越高。反之,火电机组比例越高,风电接入比例就越低。按照目前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源装机将达到16.4亿千瓦,其中调节能力(调节容量和调节速度)较差的煤电机组10.6亿千瓦,核电5600万千瓦;调节能力较强的水电装机3.46亿千瓦,抽水蓄能3200万千瓦,燃气电厂2800万千瓦,仅占总装机比例的24.7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德国、丹麦和西班牙等风电强国的水电、燃气电厂的比例远高于50%。电源结构的极度不平衡性是我国风电发展与欧洲传统风电强国的最大不同,也是我国风电接入比例的最大制约因素。
然而,改变现有电网的电源结构,增加电网调节的灵活性,需要时间和技术的准备。风电替代现有能源的步伐不能过快,必须在加强负荷管理、引进储能技术、发展智能电网、不断总结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风电的接入规模。
从发展特高压电网着手打造“宽带网络”
记者:根据中国电网的实际情况,如何独辟蹊径,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风电发展之路?
马宗林:我国能源资源和生产力发展布局不平衡,就风电开发应用而言,有两大劣势。首先,风电基地所在地区负荷不高、消纳能力不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吉林和江苏沿岸沿海,而内蒙古、新疆、甘肃、吉林等地区用电负荷不高,无法就地消纳大量风电。其中,内蒙古的蒙西风电装机已达430万千瓦,预计到今年底将达到700万千瓦,但蒙西电网目前只能消纳180万千瓦,送出通道饱和,市场也无法接纳。
其次,风电基地所在电网调节能力有限、安全裕度不够。根据风电的运行特性,电网在接入风电时,必须有足够的快速调节能力予以支持。但我国风电基地的电源结构大都以煤电为主,特别是内蒙古和河北地区,燃煤机组比例高达98%。而现有燃煤机组电源调节容量不足,调节速度慢,无法满足风电大规模并网要求。
要改变这一状况,发展特高压电网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选择。所谓特高压电网,是指相对于500千伏为主网架的传统电网而言,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特高压电网的建成,将形成电力“宽带网络”,促进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实现电力的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
记者:我国建设特高压电网的进展如何?有什么样的远景?
马宗林:经过4年多的努力,我国已建成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自2009年1月投运以来一直保持安全运行,累计输送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在大范围配置能源资源、缓解华中地区电力供需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也已实现800千伏全线带电,并将于今年6月底前建成投运。根据规划,2012年前后全国将建成特高压“两纵两横”骨干网架,届时将有力推动西部北部风电能源基地建设,满足大规模风电的并网要求,对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