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概述
PLC控制系统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记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的远程控制系统。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PLC内部工作方式一般是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在一些大、中型的PLC中增加了中断工作方式。当用户将用户程序调试完成后,通过编程器将其程序写入PLC存储器中,同时将现场的输入信号和被控制的执行元件相应的连接在输入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接着将PLC工作方式选择为运行工作方式,后面的工作就由PLC根据用户程序去完成,右图是PLC执行过程框图。PLC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完成六个模块的处理。
继电器控制概述
继电器控制系统一般由主令电器、接触器、继电器和导线等部分组成,可以把继电器看做电磁开关。给线圈加一个电压,产生一个磁场,该磁场使继电器的触点闭合。触点被看做是开关,它们允许电流流过,从而将主电路闭合。
在继电器控制系统中,要完成一个控制任务,需由导线将各种输入设备(按钮、控制开关、限位开关、传感器等)与若干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继电器等组成的具有一定逻辑的控制电路相连接,然后通过输出设备(接触网、电磁阀等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动作或运行,这种控制系统称做接线控制系统,所实现的逻辑称为布线逻辑,即输入对输出的控制作用是通过“接线程序”来实现的。在这种控制系统中,控制要求的变更或修改必须通过改变控制电路的硬接线来完成。因此,虽然其结构简单易懂,在工业控制领域中被长期广泛使用,但设备体积大、动作速度慢、功能单一、接线复杂、通用性和灵活性差,已愈来愈不能满足现代生产中生产过程及工艺复杂多变的控制要求。
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的区别
PLC的梯形图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非常相似,信号的输入/输出形式及控制功能基本上也是相同的;
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控制逻辑——继电器控制逻辑采用硬接线逻辑,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及时间继电器等组合成控制逻辑,其接线多而复杂、体积大、功耗大、故障率高,灵活性和扩展性很差。而PLC采用存储器逻辑,其控制逻辑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灵活性和扩展性都很好。
(2)工作方式——继电器控制线路中各继电器同时都处于受控状态,属于并行工作方式。而PLC的控制逻辑中,各内部器件都处于周期性循环扫描过程中,各种逻辑、数值输出的结果都是按照在程序中的前后顺序计算得出的,所以属于串行工作方式。
(3)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继电器控制逻辑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触点,连线也多,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差。而PLC采用微电子技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PLC还配有自检和监督功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好。
(4)控制速度——继电器控制逻辑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且机械触点还会出现抖动问题。而PLC是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属于无触点控制,速度极快,且不会出现抖动。
(5)定时控制——继电器控制逻辑利用时间继电器进行时间控制。时间继电器存在定时精度不高,定时范围窄,且易受环境湿度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调整时间困难等问题。PLC使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做定时器时基脉冲由晶振产生,精度相当高,且定时时间不受环境的影响,定时范围广,调整时间方便。
(6)设计和施工——使用继电器控制逻辑完成一项工程,其设计、施工、调试必须依次进行,周期长、而且修改困难。而用PLC完成一项控制工程,在系统设计完成后,现场施工和控制逻辑的设计可以同时进行,周期短,且调试和修改都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