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的特性
1.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指标有两种: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和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Ics作为一个特性参数,并非只简单考虑断路器的分断能力,而是作为一种分断指标,即分断几次短路故障后,还能保证其正常工作。
2.限流分断能力:断路器发生短路时、触头快速打开产生电弧,相当于在线路中串入1个迅速增加的电弧电阻,从而限制了故障电流的增加。断路器断开时间越少,Ics就越接近Icu,限流效果就越好,也可大大降低短路电流引起的电磁效应、电动效应和热效应对断路器和用电设备的不良影响,延长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3.短路保护:短路保护就是短路瞬时跳闸。要注意在负荷变化后及时调整保护的整定值,防止整定值过小频繁跳闸影响供电质量,或整定值过大使线路和设备得不到有效保护。
4.过载延时保护:过载延时保护是指负荷电流超过设备的限定范围有烧毁设备的危险,保护装置能在一定时间内切断电源。过载有个热量积累的过程,保护动作不需要过于迅速。对于短时过电流,保护不应该动作。
5.隔离功能:隔离功能就是要求断路器断开后的泄漏电流不致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危害。多次短路跳闸后开关性能下降,泄漏电流会增大。对人体而言30mA以下为安全漏电电流,而在恶劣的环境中,超过300mA的泄漏电流持续2小时以上,就可能使绝缘损坏发生相地短路进而引发火灾。
塑壳断路器内部结构图
断路器是用于合断电源,同时具有瞬时过电流保护及延时过电流保护(有些品种还具有欠电压保护)的开关元件。其瞬时过电流保护又被称为短路保护;延时过电流保护又被称为过载或过热保护。这种开关又常被称为“空气开关”。
较常用的断路器为塑料壳式,现用的国产品种型号为DZ10和DZ20,DZ5型在较小电流的场合还有应用。均具有瞬时过电流保护(或称为短路保护)及延时过电流保护(或称为过载保护),图4-6为DZ5和DZ20型的外形图,DZ10和DZ20型的结构如图4-7~图4-9所示。一般的品种,要调节过电流保护值,须将其盖打开方可进行。
图4-6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图4-7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结构剖面图(一)
1-底座;2-盖;3-灭弧室;4-手柄(扳把);5-扣板;6-双金属片
(热保护元件);7-延时保护(过载热保护)调节螺钉(顶杆);8-瞬时保
护调节旋钮;9-下母线(接负载端);10-发热元件;11-主轴;12-软
连接线;13-动触点;14-静触点;15-上母线(接电源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