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全球大尺寸面板需求大幅降低,渐渐接近天花板效应,同时随着a-Si TFT技术愈发成熟,面板价格长期处于成本边缘,降无可降,厂商利润也从早年的30%以上,一路下降到现在只有个位数,甚至一不留神就亏损,因此全球大厂无不紧缩甚至停止大尺寸面板投入,但中国大陆却例外。
拓墣产业研究所表示,大陆因其特有国情与政策支持,在2009~2011年大力投建多条a-Si TFT面板产线,如今到了收获季节,受外资止步与大陆产能大量开出影响,大陆面板市占率持续大幅提升,从2011年的6%到2012年的9.9%,预料2013年将超越日本达13.2%,2014年更有望逼近20%。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两条8.5代线。而今年6月华星光电良率已达92.8%,比华星8.5代线早三个月开工的京东方8.5代线也持续提速,目前两业者的电视面板单月出货均已超越100万片规模,不仅受大陆当地品牌厂欢迎,也获双韩品牌青睐。然而大陆面板市占提升的同时,获利能力却未等同提升,拓墣产业研究所上海子公司研究员林麟分析指出,除了市况不佳、面板售价长期低迷等客观因素外,主观方面,大陆面板厂产品单一、定位低阶,也是阻碍其获利的重要原因。
2011~2014中国大陆面板供应市占率(依地区及中国大陆厂商区分)
Source:拓墣产业研究所,2012/10
叫好不叫座 大陆面板获利难
中国大陆高世代面板线受技术限制,目前有超过7成的产能用于32吋液晶电视。除产品自身的技术成熟、规模效应带来的价格下降外,大陆面板厂为了博取市占率而甘愿牺牲利润,又进一步阻碍32吋面板的售价反弹,同时加速整机售价的下滑。目前大陆市场上销售的国产32吋LED液晶电视,售价多在1,399~1,599人民币之间,而外资品牌也不过在1,799人民币左右(高阶除外)。可见业者已无任何利润可图。
拓墣表示,虽然大陆面板厂不断开发大尺寸产品,如46、48、55吋等,以期重新打开获利之门,但由于这片市场早已被日、韩、台厂相继耕耘过,大陆业者的抢入只会将其变成下一片红海,厂商应积极寻找自己可能突破的新技术才是未来发展的合理方向。
新型显示潜力大 日韩领衔、中台紧随
与大尺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尺寸市场,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相机与其它应用产品,均往高规格、高性能趋势发展,其中AMOLED、In/On-Cell、高分辨率、广视角等新型显示技术功不可没,鉴于消费市场对于显示面板规格要求提升,面板尺寸须放大并具备上述功能中的一或多种,而其平均销售价格也得以提高,为品牌大厂与终端组装厂维持获利空间提供了条件。拓墣指出,2013年日、韩、台系面板大厂将持续积极投入新型显示技术的开发及量产,大陆厂商为求生存,也必须积极跟进。
中国大陆在AMOLED领域发展态度积极,现已有维信诺、天马微电子、京东方、彩虹、TCL等相继抛出布局计划,并展示其样品。但就发展进度而言,可用缓慢来形容,尤其在量产线的技术与设备定案上,迟迟无法决断致使量产进程一推再推。拓墣表示,大陆厂商自主技术能力不足,每一步都在模仿,而其模仿对象韩厂又将自身专利保护有加,因此,每模仿一步都得花大量时间进行理解和验证,甚至还要不断纠正错误步伐才行。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