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光片荧光显微镜技术的新突破

MEMS 来源:麦姆斯咨询 作者:麦姆斯咨询 2021-05-06 09:08 次阅读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项目可能会对动物行为带来新的认知。

光片神经探针植入杆状物的光学显微镜图像(间距为141微米),纳米光子光栅在杆状物上发光形成光片(图片来源:加州理工学院)

光片荧光显微镜(LSFM)通过薄平面照明方式,限制射向脆弱生物组织样本的光强度。

这种方式通常是通过聚焦元件,直接由外部激光束产生激发光光片,但涉及到的光学元件可能无法对较大的活体样本或对自然非透明的动物成像。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微型发光元件是提高光片荧光显微镜适用性的关键因素,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Caltech)领导的研究团队现已开发出了小型神经探针,可以植入动物的大脑中并产生适合用于荧光成像的激发光。这项研究发表在Neurophotonics期刊上。

该研究团队在其论文中指出:“通过在大脑任意深处植入元件来产生光片,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组织移位,并保持与普通光片成像系统的兼容性,这仍然是一项未克服的艰巨挑战。我们使用晶圆级纳米光子技术突破了这项挑战,实现了无需额外微光学元件的可植入硅基光片光子神经探针。”

该探针使用纳米光子光栅耦合器组,周期性的蚀刻结构已经用于包括硅光子学在内的应用,在某些方向上衍射耦合光波,以创建一系列光波导。

根据论文描述,加州理工学院将其光栅耦合器集成到3毫米长、50到92微米厚的可植入的薄硅杆上,其锥度从82到60微米,逐渐变细,并且末端有尖锐的尖端。探针的设计适合在标准晶圆代工厂制造,以实现最终的扩展及大批量生产。

光片荧光显微镜技术的新突破

在实验中,这种探针首先被用于成像悬浮在琼脂中的荧光珠,然后是体外组织样本,最后是体内脑组织。对于体内脑组织,使用了团队最后设计的模型,光片神经探针插入的最大深度为200微米,并形成一定角度,使光片大致平行于大脑表面。

“这些探针具有5至10个可寻址的薄片,薄片平均厚度低于16微米,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距离可达300微米。”论文中描述,“脑组织中的成像区域高达240 x 490微米。”

该探针的形状和照明的几何形状最终应可以与梯度折射率(GRIN)透镜内窥镜和微型显微镜集成,从而有可能使光片荧光显微镜探测到比当前项目已验证深度更深的大脑组织。

它们也可以很容易地与目前正在开发的一种新型植入式神经探针兼容,该探针包含光电探测器阵列,其中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和片上转换器可以将成像架构集成到单个CMOS集成电路中。

“这种可在大脑内产生光片的新型可植入光子神经探针技术,克服了许多在神经系统科学实验中使用光片荧光成像的限制。”加州理工学院的Wesley Sacher说,“我们预测,这项技术将带来光片显微镜的新突破,用于自由活动动物的大脑深部成像和行为实验。”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成像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17

    浏览量

    30313
  • 荧光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7

    浏览量

    16515
  • 成像系统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81

    浏览量

    13829

原文标题:新型植入式探针助力实现活体大脑光片显微成像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共聚焦、光学显微镜与测量显微镜的区分

    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光学显微镜,也可以被称为测量显微镜。在它用于精确测量样品的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或其他物理特性时,能够提供非常精确的三维形貌图像,这使得它成为测量样品表面特征的强大工具。共聚
    发表于 05-14 10:43 3次下载

    显微成像与精密测量:共聚焦、光学显微镜与测量显微镜的区分

    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光学显微镜,也可以被称为测量显微镜。能够进行二维和三维成像,是光学显微镜技术中较为先进的一种;因其高精度的三维成像能力,也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1:38 396次阅读
    <b class='flag-5'>显微</b>成像与精密测量:共聚焦、光学<b class='flag-5'>显微镜</b>与测量<b class='flag-5'>显微镜</b>的区分

    共聚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区别详解

    两者在细节和特性上存在差异。1、原理上的差别:共聚焦显微镜基于共焦原理的显微镜技术,是一种使用了透镜系统将样品的不同焦深处的光聚焦到同一焦点上。这种聚焦方式能够减少背景噪音,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发表于 04-16 10:40 0次下载

    Argolight荧光显微镜校准载玻片简介

    昊量光电新推出法国ARGOLIGHT公司生产的耐用型荧光显微镜校准载玻片,用于荧光显微镜的标定和光路对准。独创的显微镜标定技术和光路对准得益于将亚纳米级三维/二维图案嵌入到载玻片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08:18 200次阅读
    Argolight<b class='flag-5'>荧光显微镜</b>校准载玻片简介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分为哪三个部分

    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它通过对物体的光线进行放大和调节,使我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小细节。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为了更好地理解显微镜的结构
    的头像 发表于 01-25 14:19 1428次阅读

    【应用案例】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

    (或远场)光学显微镜理论分辨率的阿贝衍射极限,将光学分辨率提高了几十甚至上百倍。且纵向分辨率优于横向分辨率,能够得到清晰的三维图像,以及局域荧光、偏振、折射率、光吸收率、光谱等信息。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的特点 与普通光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4:19 435次阅读

    荧光显微镜细胞图像检测实战

    该图像数据集是 U2OS 细胞高通量化学筛选的一部分,其中包含 200 种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示例。治疗效果最初是使用细胞绘画测定(荧光显微镜)成像的。该数据集仅包括每种化合物的单个视场的 DNA 通道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5:44 352次阅读
    <b class='flag-5'>荧光显微镜</b>细胞图像检测实战

    一文了解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差异

    如今,不仅有能放大几千倍的光学显微镜,也有能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让我们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普通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绝大部分都是利用显微镜来完成的,因此显微镜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5:23 1082次阅读

    红外被动近场显微镜的实验原理及其应用

    本文将围绕扫描噪声显微镜(SNoiM)技术的实验原理及其应用,详细介绍如何通过自主研制的红外被动近场显微镜突破红外热成像的衍射极限限制,实现纳米级红外温度成像。
    发表于 09-22 10:16 489次阅读
    红外被动近场<b class='flag-5'>显微镜</b>的实验原理及其应用

    显微镜下锡膏回温时候的视频

    锡膏显微镜
    jf_17722107
    发布于 :2023年09月21日 13:49:39

    为什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质量更好?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理是由LED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一个多孔盘和物镜后,聚焦到样品表面。之后光束经样品表面反射回测量系统。再次通过MPD上的针孔时,反射将只保留聚焦的点。最后,光束经分光
    发表于 08-22 15:19

    结构深、角度大、反射差?用共聚焦显微镜就对啦!

    和共聚焦3D显微形貌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涉足超精密加工领域的三维形貌检测与表面质量检测方案。其中,VT6000系列共聚焦显微镜,在结构复杂且反射率低的表面3D微观形貌重构与检测方面具有不俗的表现。 一
    发表于 08-04 16:12

    用于光学显微镜的新型波长选择器技术

    许多光学显微镜应用,特别是涉及荧光成像的应用,需要波长辨别,要么过滤宽带照明源,要么过滤到达相机的图像。虹科柔性波长选择器(FWS)是一种新型波长滤波设备,提供了波长和带宽双调节,极具灵活性和高精度,为照明和图像滤波提供了优势的组合,可以作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8-03 10:17 419次阅读
    用于光学<b class='flag-5'>显微镜</b>的新型波长选择器<b class='flag-5'>技术</b>

    #硬声创作季 显微镜下看看华为和苹果屏幕的区别

    显微镜
    jf_27932003
    发布于 :2023年07月22日 17:08:52